“听参谋长说,你的几个厂子都要随军迁移,天津这里交通便利,又是北方的第一大商阜,为什么要迁到涞源山区的小县城啊?”
“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的部队要靠这几个厂子吃饭,绝不容有失,我在涞源无法兼顾。二是染厂的问题,日本人开的商社不止一次的找我要买我的印染秘方和工艺。昨天已经开到300万大洋的价格,被我拒绝后,表示以后共给我的坯布要上调价格。日本人看来是志在必得。厂子放在天津,我无法安心。”
“又是小日本。”一提到日本人商震一脸激愤之色。刚刚发生不久的济南惨案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很愤慨,更不要说商震这样的军人。
看着商震和刘培的表情,宋哲武心想,这个时代的军人不论哪个党派,大多还是有血性的。
“河北和河南都是棉花产区,为了避免受制于人,我准备在涞源扩建纺织厂。而且,国内化工基础薄弱,哲武对化工稍有研究,还想建一些工厂。”宋哲武继续说道。
“好啊!”一听说宋哲武要在涞源建厂,商震立刻兴奋起来。“文戈啊,自北洋以来,河北战乱不断,百姓受了很多苦。要想让老百姓过得好一点,当务之急一是要兴修水利,稳定农业生产,第二就是要大力发展工商业,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增加税收,税收增加了,我这个省主席就可以给我们河北的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刘培见商震有些跑题,轻轻咳了一声。商震也感觉到这一点,为了掩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文戈,你是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毕业的吧?”“是的。”宋哲武知道商震要转入正题了,回答也小心起来。
商震继续问道:“可你为什么,自建队伍投到张宗昌麾下,而不是加入中央军?以你的留洋背景,在中央军会前途远大的。就是这次你反正加入革命军,在华北也不是仅有晋绥军,而且,即使加入晋绥军也不必舍近求远投到我这里,难道仅仅因为我同盖茨一家有些关系?”
宋哲武知道,商震这是要搞清楚自己对中央的态度,对晋绥军其实就是阎锡山的态度,对商震的态度。这将决定以后商震对自己是打压还是扶持。略一思索宋哲武平静地说:“卑职最初也是想加入中央军,按自己的理念组建一支不输于西方强国的军队,为国防事业做些贡献。可是有两点决定我现在暂时不能加入中央军,一是现在中央军里不是黄埔系的很难得到带兵的机会,非黄埔系也很难有大的发展。二是在中央军里不会给我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是我不能加入中央军的理由。”
商震和刘培专注的听着。宋哲武理了理思绪接着说道:“这次二次北伐,进入河北的有阎锡山的第二集团军,有桂系的第四集团军,有冯玉祥的第三集团军。”
宋哲武在提到阎锡山时没有称阎长官,而是很不恭敬的直呼其名。商震和刘培不由得对视一眼。宋哲武装作没看到,继续说道:“西北军战斗力强,但是太穷。我这样给自己的部队大把花钱的财主在哪里会很尴尬。”说到这里,宋哲武自嘲的笑了笑。“所以,也不能加入第三集团军。”
“第四集团军的两位统帅在军事上很有谋略,对部下也很宽容,应该最适合我。可是桂系以老家广西为根本,于广东同气连枝。进而控两湖,进华北。30多万大军,分布在从南到北数省之地。长此以往,必不为中央所容。加入第四集团军很危险,所以我只能选晋绥军。”
宋哲武关于第四集团军的说法,让两人很震惊。一直没说话的刘培说:“文戈,你这话有些耸人听闻了吧。不要说现在三个集团军都服从中央的命令,即使退一步说,中央真要解决桂系。二四两军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肯定不会帮助中央军打桂系的。桂系以广西为后援,在两湖重兵云集,在华北还有10万大军。真要打起来,谁胜谁负还不好说呢。”
商震微微点头,他也觉得宋哲武有些危言耸听。
宋哲武淡定的一笑,说道:“参作只看到桂系表面风光,其实两湖的桂系人马也不是铁板一块,大派系中还有小派,虽是重兵云集却未必同心同德。再说白崇禧在华北的部队,李品仙和廖磊的两个军都是收编的的原唐生智的人马,都是三湘子弟。白崇禧人在河北还看着西北。这次为应对裁军案,就提出实边方案,要带兵10万去新疆,更是让蒋委员长不放心。一旦有事,只要有中央的支持,只需唐生智登高一呼,桂系在华北的军队就会烟消云散。到时,中央就可以发开手脚,全力对付武汉方面,如果策略得当,也许不用中央动用一兵一卒,就可解决武汉问题,在对付广西偏居一偶的桂系易如反掌。”
宋哲武的一席话,让商震和刘培非常震撼。按照宋哲武的推断,蒋委员长真要对付桂系,貌似强大无比的桂系根本不堪一击,很有可能桂系就此一蹶不振,甚至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虽然感觉上在现今的局面下,这种情形不易出现。可是,理智告诉他们,宋哲武的推断非常有道理,如果南京的蒋委员长真的要支持下野的唐生智出山对付桂系,桂系在华北的势力必将不能存在。
商震震惊之余又十分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