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张孟高>第五十七章 许攸论战

此事传到袁绍耳中,顿令其勃然大怒:“张超竖子,太过猖狂,真当我不敢一战否!”

郭图见状,忙上前劝言:“主公,张超势大,兵多将强,眼下不宜开战。眼下幽州公孙瓒未平,当以此为重。”

“非也,非也,徐州虽兵多将强,然其主公无能,累及三军啊。”许攸此时得了荀彧的好处,并以为荀彧欲弃张超投奔袁绍,遂将郭嘉手书的七胜七败拿出来,讲予袁绍听。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攸窃料之,超有七败,公有七胜,超虽兵强,无能为也。超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一也。

汉末政失于宽,超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二也。

超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三也。

超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四也。

超臣下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五也。

超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六也。

超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七也。公有此七胜,于以败超无难矣。”

这一番七胜七败的言论,乃是原史中官渡之战时,郭嘉讲予曹操对战袁绍的十胜十败。这会被许攸删改一部分后,几乎将袁绍夸到天上。就是沮授、审配、逢纪等人,一时间,也是对许攸钦佩不已。

而郭图被许攸的七胜七败论震得半天回不过神,心中翻来覆去,愣是找不出可驳斥的地方。许攸已将张超贬得一钱不值,若是他为张超辩解,岂非是有通敌之嫌。

“好!子远说得好,有此七胜七败,我必将大胜张超。”袁绍已被夸得飘飘然,越看许攸那是越喜欢,遂下令重赏。这下许攸里外吃香,更是得意不已。

至于许攸为什么会轻信荀彧之言,其首要原因皆出在张超身上。以往张超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似一方霸主所为。闯祸捅娄子,可谓是家常便饭(不懂汉朝礼仪)。对于手下将官,也是亲疏有别(系统忠诚度)。行事莽撞,劳民伤财(建许昌城)。

在许攸眼里,张超纯粹就是个世家大族惯养出来的二世祖。如非手下有典韦、许褚、孙策、华雄等猛将征战四方,根本就不可能坐拥三州之地。而没有郭嘉、荀彧、荀攸、臧洪等名士辅佐,各地早已动乱四起。

眼下张超所取得的成就,如果没有手下这批人效命,那是万万不可能拥有的。而张超根本不懂御下之道,惹得手下频生异心(陈珪、陈登、曹豹、周瑜等),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最早跟在张超身边的荀彧,一直被置于徐州不理不睬,其心生不满,实在太过正常。

而张超也是没有想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系统死忠的效果居然被无限放大。可以说,荀彧就是跑到曹操面前说反叛张超,曹操也是会深信不疑。可见张超在各路诸侯之中的口碑有多么差,连带着各路诸侯手下的将官也是对张超颇为不屑。

张超可谓是成也系统,败也系统。

但总的来说,张超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还是好的。至少在他治下的领地之中,从未出现过民不聊生,易子而食的事情。虽然做这些事的是荀彧、荀攸、臧洪等人,但他们总归都是张超的属下,百姓自然就将恩德记在了张超的头上。

在百姓中有一个好名声,对一些心存仁义的武将、谋士便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这就是张超手下还聚集着另一批非死忠下属的原因。

至于扬州方面。

论家世、论资历、论战功、论才华,周瑜统统在张超之上。而周瑜的所作所为,明显与张超背道而驰。不论是开始打跑刘备,还是后来驱赶刘繇,均与张超奉天子令的主张截然相反,这就让各方诸侯皆以为周瑜有另立之心。

虽然后来张超站出来,为周瑜的行为作过解释,称其乃是被迫为之。但众人也都不是好忽悠的,孰是孰非都看得很清楚。这样的行为,只会让众人认为张超御下不严,众叛亲离。

是以,张超虽然势大,但在袁绍看来,其内部实在太过混乱。兼之许攸洋洋洒洒的一篇七胜七败论,可谓是说到了袁绍心坎里。

“命麹义、文丑继续攻打公孙瓒,其余诸将加紧备战,我必要让那张超知道与我作对的下场,哼!”

天子诏书,会盟讨贼,关东各地诸侯征伐暂歇。

张超在前往洛阳会盟之前,准备返回徐州一趟,安顿好张辽、高顺,及吕布一众家眷。

其实,张超此次返回徐州,还有另一件事,那便是他收到的一封蔡琰传来的家书。

接到书信,张超喜不自胜,便迫不及待展开查看。

这一看之下,原本喜悦的心情荡然信乃蔡琰所写,张超恨不得当场将其撕得粉碎。

原来,当初救回的张邈家眷之中,不乏惹是生非、欺行霸市、胡作非为之人。以往仗着张家的权势,张邈的庇护,就曾把陈留郡闹得乌烟瘴气。此番初来徐州,不过数日光景,便又故态萌发。闹得是四邻不安,百姓怨声载道,张超以往的好名声,顿时被彻底搞臭。

其他的事,张超可以忍,花钱供


状态提示:第五十七章 许攸论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