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言道:“我此番来拜访苏丞相,是奉了我国大王的密令,不知苏丞相有没有到楚国游历一下的意愿?如果你能去,我国大王愿意待为上宾。”
苏秦“嗯”了一声,他没有即刻回答,心想:“原来自己还想着主动去找景池,却没想到景池带来了楚王的邀请之意,人言相见缘于偶遇,果然如此。”
苏秦想着如何回答景池,他此时的身份是四个国家的国相,太过热切地即刻答应,岂不是显得太不矜持,也让楚国产生了轻视之意。
况且,此时楚王传来的讯息是请自己到楚国游历,而并非是商谈入盟的事情,立刻应承下来,更显得有求于楚国。楚国自西周以来,就自称为王,四、五百年间雄踞南方,妄自尊大惯了的,自己又岂能轻易屈从于他们鹤立鸡群的优越感。
苏秦于是含混地回道:“我听说楚国的山川壮美多姿,幅员千里,内心十分地仰慕,当然很愿意到楚国一游的。”
苏秦的话里话外,也是只字不提楚国加入合纵之盟的事,仿佛只是去楚国游山玩水,赏心悦目一回而已。其实,无论是苏秦,还是景池,他们哪个人不知对方的用意是什么呢?
所谓的到楚国游历,当然暗含着的就是要说服楚国入盟的意味,只不过苏秦与楚王的代表景池谁都不愿先明言。
率先明言者,就表示自己的一方要急于达成合纵,而实际上,楚国明明已看到了合纵的优势,苏秦也猜到了楚国正在犹豫之中。
就在苏秦与景池藏头露尾,绕着圈子说话的工夫,苏秦心里忽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心想:“既然楚国尚处在徘徊之中,自己正好可以先派张仪师弟入楚,去主动接触和游说一番。”
“一来免得自己亮底牌太早,二来也正好给张仪一个机会。张仪一直是后于自己开辟新的国家,所以才至于没争取到一个相位,现在正好现成的一个楚国,等待着他去施展口才。”
想到这里,苏秦于是主动对景池道:“安邑之战刚刚结束不久,我的随从人员尚处在调整之中,恐怕他们不能即刻动身前往楚国。”
景池听到苏秦的话语,觉得他是要婉拒楚王的邀约,他很是着急,因为楚王给他送来了密令,分明是要他邀请到当世大红人苏秦入楚的。
景池不由得皱着眉头,说道:“苏丞相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你的劳累我们是知道的,不过,我们楚国出于一片盛情,还是请苏丞相再考虑考虑。”
苏秦此时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他言道:“我能得到楚王的邀请,自是倍感荣幸,但是即刻动身确实太过仓促,我这里倒是有一个稳妥的办法,不知景大夫愿不愿意听听。”
景池见相邀之事有了转机,连忙问道:“我当然愿闻其详,请苏丞相不吝赐告。”
苏秦于是说道:“虽然我所带领的大队人马不能即刻动身,但是,我可以先派人代表合纵的盟国前去楚国接洽,熟悉一下楚国的情况,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景池一听,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回道:“既然苏丞相不便立即动身入楚,那么采取一下刚才你所提出的变通之法,也是有道理的。只是不知苏丞相心中有没有先期入楚的人选。”
苏秦听到景池答应了自己提出的办法,很是高兴,他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意,说道:“我们所派出之人不会令贵国大王失望。此人正是我的师弟张仪,他也同出鬼谷先生之门,实乃当世难得一见的俊才。”
苏秦隆重向景池推荐自己的师弟张仪,正是要引起对方的重视,一方面可以证明合纵盟国的诚意,而且也为张仪入楚铺平道路。
果不其然,景池听到张仪的名字后,如释重负,他觉得以张仪的声名,打一个先锋也说得过去,所以言道:“张仪先生也是名声在外的当时英杰,他能率先入楚,我们也十分欢迎。”
苏秦见安排张仪师弟率先入楚的事情基本谈妥,心下很是高兴,他又与景池议定了一些细节,两人共同决定三日后,景池回国时,张仪随行同去。
人生的道路在有的时候特别地顺畅,像苏秦如今的状况,可谓想要什么偏偏就有什么,计划入楚,景池就立马出现在眼前。但是,如果没有此前经过千难万险的历练,度过百转千回的惆怅,又怎么会珍惜来之不易的顺境。
人生更艰难的是在困境中的坚持,不惟吃苦受穷,体力和精力的超倍付出,更是难以坚守那一份信念不动摇。
苏秦每当念及当年之苦,对比今日的荣华,颇感慨于成功的不易,更觉悬梁刺股、咬牙坚持时的危殆处境。只要当时稍一放松,他就不过是一个洛阳市井的商人,即便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也不比现而今的富贵荣华与天下影响力。
张仪与苏秦同出云梦山,但鬼使神差的,张仪陪着鬼谷师父到了齐国的临淄,而苏秦却被带到了秦国,开始了传奇的西游证道之旅,尽管以失败告终,但是却磨练了意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都变成了他重新出山后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今,张仪与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差距越来越大,苏秦心知张仪非甘心居于人后,两人在鬼谷先生的座下一同受教和学习,苏秦岂能不知师弟的倔强刚强的性格,尽管外表看起来,他稍显木讷和谦和,但心中照样燃烧着一团不屈的火焰。
苏秦觉得,这次入楚是天赐张仪师弟的一个良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