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帝师>第十六章

弘治十八年农历三月庚子,殿试日。看

有了复试的经验,客栈中的贡士均早早起身,书童也不慌不乱,准备好热水,找店家要几个馒头热饼,以供老爷们充饥。

复试午后便可出宫,殿试却需整整一日,日暮方可离宫。

贡院特地遣人通报,除笔墨和表明身份的腰牌外,他物一律不许带入宫门,馒头点心同样不行。若有被查获,后果可大可小。大到不能参加殿试,也只能自认倒霉。

来人的口气尤其严厉,无人敢等闲视之。

书童端上热饼,杨瓒已净过手面。

匆匆用过半个热饼,一盏温茶,提起腰牌和笔墨便要推门下楼。

“四郎不再多用些?”

巴掌大饼子,四郎竟只用了半个,如何能顶事?

殿试需得一日,也不晓得宫里给不给伙食。临到晌午,万一饿了怎么办?

“足够了。”

杨瓒笑了笑,示意书童不用担心。于他而言,半饱反倒更好,更助于集中精神。

见他如此,书童不好多说,只能目送杨瓒出门。

比起复试当日,杨瓒早起半个时辰,仍比不上半数贡士。

李淳、王忠、程文都在楼下,同另外三两人聚在一处,隐隐形成一个“小团体”。

杨瓒刚下木梯,李淳当即招手,道:“杨贤弟。”

这一幕似曾相识,杨瓒不免轻笑,仅剩不多的紧张情绪也随之消散。

“几位兄长,小弟有礼。”

哪怕之前不熟悉,经过一场复试,又有李淳三人在一旁介绍,杨瓒也能同余下之人寒暄几句。

这几人出身蓟州,通过程文的关系,方才同王、李两人熟识。对杨瓒的态度不见热络,倒也有几分善意。

在场都是胸怀韬略、能说善道之人,杨瓒乐得闭口旁观,非必要绝不插言。

大约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客栈前响起脚步声,是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在清道。

贡院遣人来迎,流程同复试大同小异,只是宫门前的盘查更加严格,除了城门卫,羽林卫,更有数名锦衣卫。

大红的锦衣,金制和银制的腰牌,十分显眼。

候在宫门前,众人早无心交谈。

杨瓒立在队中,前方尚有二三十人,行进略显缓慢,不觉有些走神。

这时,一个不怀好意的声音突然响起:“杨明经沉稳若定,必是有万分把握?”

这谁?

借着黎明前的光亮,杨瓒打量说话之人。

一身蓝色儒衫,头戴四方平定巾,细眉长目,高鼻阔口,倒也符合时下审美。只是面带讥讽,阴阳怪气,怎么看怎么让人不舒服。

斟酌两秒,杨瓒并未直接答言,而是含糊应过,不愿多谈。

万不能在殿试前横生枝节,更不能在宫门前惹事,以致留人话柄。此人底细不明,语气不善,还是视而不见的好。

不待回神,已有殿前卫士行出,查验正身,将人“请”出宫门。

喊冤?

嚎哭?

请求天子隆恩,网开一面?

直接堵嘴,改请为拖。继续执迷不悟,拖就会变成抬。

霎时间,万籁俱寂,渺无声息。

除了金吾卫远去的脚步声,唯有风过衣摆的飒飒声。

少数贡士脸色丕变,双手隐隐发抖。多数尚能镇定,只是额头隐隐冒汗。

刘健等人在上,目光炯炯扫过,众人的表现皆落入眼底。另有中官在一旁默记,待敕书念完,悄无声息的返回殿中,向天子禀报。

殿试前先来一场下马威,实是少有。然有天子示意,刘健等人只能依言行事。

敕书念完,二度行礼之后,数名宦官自殿侧行出,引众贡士入殿拜见天子,依次序落座。

十四名读卷官仍立在原处,看着贡士一一行过,不时点头,不时摇头。

新科明经们被看得头皮发麻,脚底打颤。

这是殿试?不是在菜市场称斤论两、挑肥拣瘦?

轮到杨瓒,虽同众人一般低眉敛、足下无声,底气沉蕴又是不同。得空还能不着痕迹的瞄上两眼。

腹有诗书气自华。

前世的杨瓒多以为是夸张,如今亲眼目睹,不得不承认:古人诚不欺我。哪怕已是长髯垂胸,发鬓斑白,仍是腰背挺直,气质超然,卓尔不群。

十四个老帅哥排排站,杨贡士委实过了一把眼瘾。

马文升捻着胡子,微微颔首,老夫的眼光果真不错!

韩文亦有同感。

龙椅之上,弘治帝得中官禀报,道:“朕有些看不清,宁老伴去安排。”

“奴婢遵命。”

宁瑾躬身退下,少顷,安排座位的中官便得了传话,本该在第六排的杨瓒,直接被提到了第二排,正巧坐闫璟身后。

杨瓒眨眼,再眨眼。

看着笑眯眯的中官,没错?

中官点点头,笑意更深,没错。

“杨明经安坐便是。”

沉默两秒,杨瓒大方落座。

不见受宠若惊,也无傲然恣意。泰然自若,雨打不动,端得沉稳若斯。

天子在上,阁臣在旁,敢在这个时玩阴谋诡计,绝对是狂奔在寻死的大道上。

几位读卷官同时仰头,弘治帝轻轻咳嗽两声,意思很明白,朕老眼昏花,就想看得清楚点。诸位就当没看见,体谅一下?

群臣收回目光,人都坐下了,还能再叫起来不成?

无论如何,天子的面子总是要给的。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