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命的是,他们所说的内容是所有大臣们,甚至是皇帝陛下都不愿提起的一桩旧案。
这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更需要极大的底气。
御史台的底气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但今天他们却说话了。
孙御史当先站出来上奏陛下已经查到一些不久前京师几起命案的线索,然后他将这些死去的朝廷命官例举出来:大理寺寺卿、少卿、御史台左侍郎、监察院大夫……箭雨门飞虎军。
他朗声道:“陛下,微臣将这些命案联合到一起,再根据一些线索,便得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答案。”
皇帝盯着他,道:“讲。”
孙御史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道:“依微臣短见,这些命案的凶手和忠武将军府有关。微臣斗胆断定,这凶手便是武历四年忠武将军府的余孽,他此番回到京师便是想要复仇,想要乱我大唐江山社稷。”
他此话一出,除了少部分人眼神坚定,其余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忠武将军府的余孽?
妈的,孙复光,你岂非活得不耐烦了么?
要知道忠武将军府一事早在神英皇帝当朝时便已定案,这个案件扑朔迷离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丹凤门前聚集了多少为忠武大将军叫冤的民间人士。
到最后这件事虽由箭雨门出面镇压导致不了了之,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背后隐藏着难以猜测的秘辛。
甚至有人怀疑这个冤案产生的原因,完全就是因为神英皇帝年老明衰。哪位皇帝喜欢听到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更何况神英皇帝乃千古一帝功勋卓著百世流芳,这样的人到了老年或许更不喜欢听到否定的声音。
什么谶语不谶语都不重要,谁会相信忠武大将军会叛国?
除了神英皇帝大怒之下假装相信了他们的谶语,从而血洗将军府之外,无论再聪明的人也想不出任何一个比这个合理的原因。
如果是这样,皇家的人就不会再愿意听到有关将军府案件的事情,那样的惨案,那样的错误,早该被人烂在肚子里。
莫忘了当年首提出谶语的就是御史台的人。
皇家导致的一场冤案的‘余孽’回来复仇,杀死了许多朝廷命官。
这样的事情皇帝绝不可能喜欢听到。
最重要的是,余孽?出动全军全衙这样的清洗阵容下,怎么可能会出现余孽?
这样的话说出来,往往会触怒龙颜,引火烧身。
皇帝听到这句话之后眼神明显恍惚了一下,但随即又恢复如初。
而刘不殷的一张脸却变得阴冷苍白,御史台的人接二连三出现冒进的举动,他们想找死?
所有人都在等待皇帝说话,但他却陷入了沉默,他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马球赛上那个令他眼睛微湿的身影,那个身影确实像极了赵叔父。
他的薄唇终于轻微动了动,“你凭什么认为就是他?”
孙御史的呼吸变得急促,因为他若是猜错了皇帝的意思,他便只有凌迟而死的下场。
“陛下请想一想,这些死去的官员都是和当年忠武将军府有关的人士,而且微臣得知,就因为大理寺官员的疏忽,才导致这名余孽逃了出去。文历九年大理寺杀死的兴盛坊附近的那些‘乱民’,便是余孽。只可惜依旧让他跑了,而现在他已回来,这些人都是他杀死的。”他说完之后感觉自己的后背全是冷汗。
皇帝听完笑了笑,“孙爱卿此话虽环环相扣,但你却忽略了一点,大理寺的人怎么知道‘他’就是余孽,怎么证明?况且谁又能证明凶手就是‘他’呢?”
这句话说完,许多的大臣都开始头疼,因为他们无法完全理解领悟陛下的话。
但孙御史一颗心却安定了下来,因为他肯定皇帝确实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否则他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孙御史决定不再和皇帝兜圈子,他厉色道:“启禀陛下,这是微臣的小儿亲自听‘他’说出的,他逃走之后去到南楚刀画山,正巧小儿也在那……小儿亲耳听到他承认自己是将军府的余孽,而小儿也已被他杀死!”
孙御史每次提到他死去的儿子都极为悲痛,但此刻他却变本加厉,竟流出了滚滚的热泪,这样皇帝便无法再‘推辞’了。
皇帝果然沉声道:“此事当真?令儿真被他所杀?”
孙复光直接跪了下去,他厉色道:“这件事情臣可以将以往的书信呈上陛下,而且无数人都可以证明。”
这时苗老虎站了出来,他恭声道:“启禀陛下,孙御史所言千真万确,其犬子果然被他所杀,不信陛下可将刀画山的人宣来盘问!”
皇帝的眼角抽搐了一下,刘不殷也没想到四大家族的人竟将皇帝逼到此等地步。
皇帝淡淡道:“既然如此,朕便亲自审理此事!他人在何处?”
“启明陛下,他如今在金玉宫,是公主殿下的侍卫,化名赵凤。不知为何……”
还没等孙复光说完,皇帝陛下便摆了摆手,沉声道:“来人,将他擒来见朕!”
“是!”一众皇帝亲身护卫领命,杀向金玉宫。
朝堂上一片静寂,所有人都在等待那名凶手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