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梦忆东汉>第四十二回 公主来了

次日,董筱幽惴惴不安的让碧落等人收拾了那张帕子,给张夫人验了以后,倒也总算是蒙混过关了。从那以后,董筱幽便偷摸着吩咐碧落:日后再有什么要紧的私事都尽量避免在银杏面前谈起。王玄时不时的也来走动走动,偶尔还带着董筱幽出去骑马,在外人看来显得颇为恩爱,王玄虽有些恼怒董筱幽始终不肯接受自己,但见她可爱乖巧,时不时又有些古灵精怪的想法,只当是自己多了个妹妹,便也不是很介怀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王府上下张灯结彩,原来是万年公主要嫁过来了。董筱幽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倒是非常清楚:她没有别的任何长处,只是会弹筝,而且可以弹奏一些这个年代还没有的曲子来吸引一下众人,但除此之外,啥也不行。她不喜欢王玄,也不认为自己会在王家待上一辈子,但出去以后怎么办?若是放在其他安生的年代,她自然可以保住自己的嫁妆,甚至多赚几个钱来维持生计,只要有钱便好办事。可偏巧自己又是身处东汉末年,她虽然对这段历史不是特别熟悉,但也明白这战乱纷飞的年生,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粮米,所以赚钱也就显得没太大必要了,只怕到时候出了王府恐怕连生路都没有。她又不是什么猛将智士,根本不可能去投靠什么明主来建功立业,尽管眼下玄菟郡内还算安分,但谁知道什么时候战火就要烧过来呢?如今,有个公主要来,还是应该尽量讨好公主,跟着皇家的人,应该比较安全吧?

因此,她冲着王玄自告奋勇的说,等到公主嫁过来的那一天,她在前厅为公主和“玄哥哥”的婚事弹奏曲子,一定能让公主满意。王玄本来不是很赞成,但又知道她弹筝的能力,最后和张夫人商量了一下,还是同意了下来。董筱幽来了两年了,对这个时代还是稍微有些了解:汉代不比后世的宋、明这些朝代,对女子的苛责并不多,甚至在很多方面的制度还比较照顾女子,也没有程朱理学,只有个班昭仪的女戒来劝诫女子,不过似乎还不是特别普及的样子,因此,这个年代算是封建王朝中比较开放的时代。妻妾和内眷是可以在大婚大喜的日子里见客人的。

到了万年公主刘瑛嫁过来的这一日,王府上下真是盛况空前,整个幽州的所有权贵家族几乎都到了,董筱幽在前厅王府内眷的席位上,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徐潜和兄长徐辅也有到场,只是远远的在宾客的末席位上跪坐着。董筱幽不禁感叹道:徐府以前也算是玄菟郡内比较富贵的大户了,没想到一场黄巾起义,把徐家的家产毁掉了大半,如今父兄们也挺难为人的,处处都明显有受到排挤,难怪自己在这王家,一不注意做错点什么事情就被张夫人这些长辈们教训,原来是自己娘家人不济了,后盾的力量弱小了,自然不容易站直腰板做人。

徐潜和徐辅两人走了过来跟董筱幽打了声招呼,倒也没多说几句话,徐潜只是带着点歉疚的说着:“荣儿,在王府要听长辈们的话,和玄儿好好过日子,以后要像对待姐姐一样服侍公主……”,说完,他竟有些哽咽,徐辅便扶了他入了宾客的席位,董筱幽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王玄今日穿着比那一日迎娶自己的时候还要富贵红艳的华服,骑着那匹“赤影”马远远的去城外十里迎接公主。董筱幽看着上门贺喜、送礼的客人越来越多,整个王府里里外外全部挤满了宾客,心中还是有些不是滋味:自己那天嫁进来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么多权贵的宾客在场,当时只有王家的亲人,还有府外那一群围观的百姓而已,唉……还是自己家族的地位低了,怨不得别人啊。

良辰吉时已到,王玄骑着高头骏马,带着一支气派威仪的车队抵达了王府正门,董筱幽才发现,原来自己那一日被娶进来的时候,走的是王府偏门,而不是正门!偏门虽然也是高大气派,朱漆石狮,但正门的富丽华贵,远远超过了偏门,自己这几个月几乎没有出府,于是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一出,这么一想,自己更是觉得自己可怜了,不过好在董筱幽心里比较豁达,也不甚在乎:反正自己又不爱王玄,而且至今还没有尽过妾室应该的职责,犯得着为正妻吃醋吗?更何况这次还是迎娶公主,徐家就算再有钱,也比不过皇家脸面大啊。

王玄下马以后,公主的车队也在府门前停了下来,真不愧是公主出嫁,下来跟着是个老嬷嬷,一身宫服打扮;还跟着两队宫女,个个都显得青春秀丽,车驾四周是朝廷的护卫军开道,左边是一身黑色铠甲的高大兵士,右边则是一身重铠的骑士护卫,这还真是“左步右骑”呢,好不威风!万年公主乘坐的是马车盖头上面都是染着重彩的油画,曰“油画?车”,董筱幽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皇家的身份地位,让她咂舌不已,心里只顾埋怨老天:既然要让自己穿越,怎么不让自己穿到古代的帝王之家里,享受一把这“公主”的待遇呢?

由一个利落的宫女将公主从马车上接了下来,只见公主一身朱红色绣边鸳鸯印记的蜀锦长袍,头顶七彩流金带,玉簪金钗,华贵非凡,虽然相貌似乎只在中人之姿,但自有一股让人觉得惊为天人的皇家气质,眉宇间有一种一般恬静女子没有的骄纵之气,光看这样子,董筱幽就觉得自己最好别和这个公主结下任何梁子。

围观的百姓以及宴请的宾客们顿时也是一片赞叹声,都在夸赞着公主气质独特,不愧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回 公主来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