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抄的什么书?”
走在路上,何玉莲脆生生问,偏头的时候,发髻上细碎的绢花团团映辉,油黑的发辫垂在一侧胸前,耳上的精巧小铃铛轻轻作响,为她添了一丝俏皮可爱。t/
“《大梁先祖情考》。”韶韵轻声回她。
何玉莲目露失望:“又是这个啊,上次不就是这个?”
对于话本止是公子少爷爱看,姑娘小姐也喜欢,不一样的是看得懂的那些个觉得此类书籍有伤风化,容易歪了女子性情,而看不懂的,何玉莲表示,以前都不知道书上还有这么好玩儿的故事,原来识字也不是那么没用的。
“这回换一个别的吧,上头的故事我都听过了,你换个别的,再给我说里头的故事。”何玉莲提着要求,一点儿都不认为这要求无理。
韶韵暗暗哀叹,她就是怕了给她讲故事,这才又抄了一遍《大梁先祖情考》,不然,那等故事有什么好写的?看过各种宫斗文文的某人表示,里头一点儿看不出宫斗的成分啊,就是sè_qíng的那部分,放到现代,都不敢说文章里有肉的!
话说,若是话本都这样,也就是一个西厢记牡丹亭的程度,何必要禁呢?还是说西厢记牡丹亭,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是超出尺度了?
敢想敢做不敢写,这叫什么事嘛!
韶韵沉吟了一下,说:“既然你这样说了,我就换个别的来抄吧!”
对经常看一遍开书去的人来说,抄书,还是把同一本书同一个故事一字不错地抄了两遍,真真是痛苦的折磨啊!
“哈哈,太好了!”何玉莲笑得一点儿也不矜持,露在外的牙齿很白,笑容很灿烂,但是。很不淑女。她自己却像是不知道一样,也不顾旁人的目光,笑得自然而大方。
韶韵暗暗叹气,为什么自己就做不到她这样呢?总是不自觉地去在意别人的目光,这样的性格,真是很讨厌!
到了书斋,跟前头的伙计打了一声招呼,两人就直接进了后面,何玉莲与书斋老板的亲戚关系很有些远,韶韵也就知道两人都姓“何”。何玉莲管那老板叫做“大伯”。其他的。抱歉啊,好似独生子女对七大姑八大姨的都不太了解,所以……
解释了一遍没有听懂的东西,韶韵很少问人第二遍。于是这个问题一直很懵懂。
“抄好了啊?”大约是看在何玉莲的面子上,书斋老板对韶韵挺和气的,翻开那一沓子写着整齐小字的纸,“这字挺整齐。”
抄书就是这样,要求不高,尤其是这等话本类的,虽然官方没有发下禁令把其列为禁书,但也不算是什么正经上门面的东西,老板说着把书稿交给伙计。“拿去装订一下。”转过头来付了钱又问,“这回要抄什么?”
“拿个好点儿的故事,不要太长的!”何玉莲抢先作答。
老板看了一眼韶韵,韶韵点点头:“换一本吧,总抄一本也没意思。”
这等话本是很少有什么原稿之类的说法的。别人写出来卖到这边儿,这边儿又有抄书的这个转手那个转手,最后留在手里的可能是抄得最整齐的留作范本的,但很少是原稿。
写话本没前途啊!
看到老板从那一摊子书中随手取出一本来,韶韵暗自叹息,这年头作家不值钱!话本作家,更不值钱!
瞄了一眼书名,老板递过来说:“就这本吧,《闲听风月》,文字还成,卖得也还成。”
韶韵接过书来大概翻看了一下,章回体的,每回末都有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结束语,整本也不太长,十几回就结尾了,貌似是个欢乐结尾,有“某人携妻子泛舟归去”的语句。
算是长篇
“怎么样,讲的什么故事?”何玉莲迫不及待地问。
韶韵说:“我还没细看,等看过了一定给你讲。”
这样保证的时候,韶韵余光瞥了老板一眼,见他含笑听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琢磨着,莫非平民的女子不太计较什么歪了性情的?所以对这些话本故事并不禁?
若是那样倒好,她也不用藏藏掖掖的,怕人发现自己抄的是这样的“书”了。
把《闲听风月》搁到自己随身的布包里,蓝布包是个双层包,用的布料比较硬,有些帆布包的感觉,用来放东西最好不过。
何玉莲身上也背着一个这样的包,粉色的。不用说,这是学了韶韵的,只她自己做的,上面的针线一看比韶韵的好看许多,花花草草,她倒是不怕繁琐的,一个包上繁花似锦。倒是韶韵这个原创的,只简单在右下角的位置上绣了一株兰草和一只蝴蝶,草是银白色的,蝴蝶也是白色微微带粉的,很是单一清雅的感觉。
“你可要快些看啊,我还等着听故事呐!”何玉莲催促了一句,跟大伯道了别,拉着韶韵走出去。
“哎呦!”
何玉莲回头跟韶韵说话,走路不小心撞到了人,捂着头准备发难的眼在看到那人的模样时顿了顿,再张口,掉人一地鸡皮疙瘩。
“公子,抱歉,我不是有意的。”
清脆的嗓音参杂了矫揉造作的后果是怎么听怎么不顺耳,反而丢了先前的明快悦耳。
韶韵抬头看了看,目光也不由得再收回后又睃了一眼,确实长得不错啊!
白衣翩翩,鬓边的两缕黑发特意留在身前,长发束冠,披散在颈后的那些也是整齐自然的,一张俊秀得让人一见红了脸的白净面容,“面如冠玉”那词放到这里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