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科幻未来>大时代1900>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用我不成(二)

胶州府那边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处理好了塔埠头周围几千顷荒滩的归属,除了一处荒废的海关衙门之外,周围方圆十几里的范围,都是李大成的地盘了。

这一天半的时间,李大成也坐着古老的硬帆船,在大沽河入海口转了几圈,也听了附近老船家对于胶州湾海况的描述。

建造海港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来论证,但建一个临时码头,不用那么复杂的,只要找到了差不多的位置,建一条深入海中航道的堤坝,码头也就有了,难只难在土方上,别的都不是问题。

塔埠头港也不能算是荒废了,这几年虽说运量急剧下降,但每年还是有南方的船只到港的,塔埠头水域的情况,也有很多人清楚,在原本的出海水道上,建一条能用几年的临时码头,还是那句话,难就难在土方跟石料上。

对李大成而言土方好解决,石料也不难解决,土方胶州府这么大的地界有的是,石料,直接在黄岛开山取石就好,无非黄岛那边也要做土地平整的。

真正的难题,不是土方也不是石料更不是人力,而是粮食,想要在一两个月之内修好这个临时码头,几万人怕是不够,十几万人聚集在这里,粮食哪里来?靠山东肯定是不成的,外运只能走海路,少不了德国鬼子的刁难。

“二爷,房契、地契都已经办好了,您也该给杏城说说您的巧妙高了。”

塔埠头这里有杨士琦的人,李大成在做什么瞒不住杨士琦,在杨士琦看来,李二爷这是要重建塔埠头港啊!但建这个塔埠头港的意义何在呢?

“建港而已!这事儿恐怕瞒不住你杏城吧?”

“二爷,重建塔埠头,利益何在?”

李大成说的明白,杨士琦问的也明白,李大成当然不能说这是为了给境内走私建的码头,这事儿不是什么好事儿,而且也好说不好听。为了避免洋鬼子的盘剥,在国内搞走私,耻辱啊!

“利益何在?杏城,你不知利益何在吗?

这是我要建的码头。大沽河入海口五里之外,水深至少在二十尺以上,这是退潮的水位,涨潮的时候,至少再加六七尺!

七千吨的定远舰吃水不过十八尺。这弧形的码头长一百丈,内外至少可停靠四艘跟定远舰差不多的海船,你说利益何在?

塔埠头,距胶州府城不过六七十里的距离,若我在这里再修一条直达胶州府的铁道呢?”

拿出自己画的码头草图,李大成给杨士琦解释了起来,圆弧工字型的码头,圆弧顶端可以起到第一层防波堤的作用,工字型的连接线,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土方量。滩头工字型的防波堤可以有效的保护货场。胶州湾本就是个半封闭的港湾,海浪的威力不是很大,李大成觉得,修修补补,这简易码头怎么也能用上十年八年的。

在码头上再修一条铁路,那塔埠头港一年四季都能使用了,李大成设计的虽说是临时码头,但规模跟可以停靠的船只,也远远大过了原本的塔埠头港,进出塔埠头港的货物大多是散货。这样一个临时码头建了起来,分一分胶澳那边的热度,轻而易举的。

“二爷,建港的人力何在?胶澳的德国人能同意?”

“杏城。你这两个问题,白问了!建港的人力何在,你不知道吗?

至于胶澳的德国人,杏城呐!切记!切记!这是咱们的大清!大清的事儿,咱们大清的人说了算,而不是胶澳的德国鬼子。他不同意,咱们就不建了?

我倒要问问你,这是大清呢?还是德国?”

杨士琦第二个的问题,让李大成有些恼火,虽说不认可大清,但这个时候,李大成也不得不说上一句咱的大清,咱是大清的百姓。

杨士琦官宦之后,他跟杨士骧兄弟算是正经身居高位的官二代,如此惧外还了得?无论是大清、北洋还是民国,杨士琦这样的人,都属于是精英阶层,德国人不可怕,小日本不可怕,诸洋鬼子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这群人有洋鬼子说了算这样的想法!

精英的脊梁断了,一国的脊梁也就断了,听了杨士琦的第二个问题之后,李大成在想,自己是不是要在大清覆灭的时候大杀一场呢?杀绝大清所有的官宦人家,将这些所谓的精英阶层全部葬送掉呢?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李大成也在谋划着事情的可行性,若是振威军能在东三省站住脚,并打的沙俄节节败退,有了一群悍匪般的振威军,做这个,难度不小但也不是无法做到,只是这样一来,杀的人就太多了,至少几百万数。

想了想杨士琦的跟脚,李大成按捺下了这个想法,所谓的精英阶层,能在上层社会站住脚,靠的是什么?这才是关键,仔细的想了想之后,李大成得出的结论就是知识,无论是读圣贤书还是出国留洋,这些所谓的精英阶层所拥有的机会比普通百姓大的太多。

这个问题,他已经在解决了,医府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所在,医府建立之初,收拢的都是普通百姓的子弟,医府可不止是学医的所在,有了与诸洋鬼子的文化交流之后,学制造武器也可以在医府的,即便自己的振威军不动手,将来医府造就的这些人,也要跟所谓的精英阶层们争夺社会地位的,将这一阶层扫落尘埃这事儿,貌似用不着他李大成来做。

“二爷高见!

可是要用山东的难民?可这粮食从何而来?山东的粮食还是不能自给的。”

自己的话,杨士琦没有听的进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用我不成(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