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本两个师团,老毛子来了多少人情况未知,但从小日本身上可以推测一下老毛子来的人数,应当不会少于五万人的。
十多万人,自然不会一次性运来,五六万人登陆,应该是全部了,今天在炮台上。李大成也看到了南下北上的运兵船,许多不能运上岸的物资,也被转移到了战舰上,这对李大成来说也算是个好消息。
今夜除了运兵之外。洋鬼子还要大量往滩头运输战略物资,战舰不可能长时间的被这些物资占用,大沽海口水浅,加上这些物资,战舰的火炮就够不着陆地了。
四万枪械、一百六十门火炮的损失。对振威军来说也重了一些,抢回被缴获的枪械,捎带抢一批洋鬼子的战略物资,对以后的战争也很有必要。
“决战!”
推演的铅笔,被李大成一下握断,想要扳回军械上的劣势,就只能用直接决战这个办法了,将洋鬼子再次推下海,抢掠他们的物资,虽说莽撞但并不是不可一试。
将李大憨、罗荣光等振威军将领召集起来。李大成说出了自己的战略,在场的除了一个罗荣光,剩下的都是自己人,哪有什么可商量,李大憨点头之后,振威军的各处将领也都点了头,罗荣光主要负责炮台,他也没有说话的份儿。
让李大憨率八万振威军,七万壮丁合计十五万人,明天对滩头的洋鬼子发动总攻。罗荣光在炮台上用那一百门新炮支援,李大成带着不足万余的振威军以及数千伤员固守大沽车站、码头,疯狂的计划就这么成型了,所欠缺的只是明天的态势而已。只要洋鬼子的人数够了,这一仗就可以打了。
李大憨那边连夜整军,李大成又推演了一夜,这个办法还算是可行,只是振威军上下要面临相当恐怖的炮击,伤亡人数会非常巨大的。
迎着初升的太阳。看着被染得血红一片的大海,李大成在炮台上默数着眼中营帐的数量,洋鬼子的海上运输还在继续,营地里的炊烟也升起了,李大成的默数,加上探马的回报,洋鬼子的人数已经可以确定了,大概六万人左右。
海河干流虽多处被堵塞,但撤去炮台之后的十多处浮桥,两三万斤的漕船还是可以驶到滩头附近的,陆路水路并行,只要炮台能够吸引住海上的大部分火力,有些冒险的计划,应该有一半的胜算。
天慢慢的大亮,看洋鬼子们的动作,也不像要在今天发动攻击的样子,继续巩固滩头,应该是他们今天的计划。
威震两座炮台上布置的火炮只能覆盖到洋鬼子的前线,打不到滩头,若发动决战,洋鬼子在滩头的人马必然要上来增援,这一百门火炮足够杀戮相当数量的洋鬼子,就此损毁也算值了。
一点点印证着自己的推演,一点点的坚定着自己的决心,中午决战的命令被发了下去,也不知结果如何?也不知洋鬼子之后的反应如何?打这样的仗,太过让人提心吊胆了,太多东西属于未知,一行一动全部是在豪赌。
下了军令,安排好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李大成就完全成了一个看客,除了要在车站、码头固守之外,他能做的只是看戏。
上来就是决战,这有些出人意料,或者说这对大清一方来说是极为荒谬的,固守才能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主动出击,跟找死一样。
当李大憨率领汹涌的人潮扑向洋鬼子的阵地时,洋鬼子过了好一会儿才做出了全线增援的反应,这个时候,在一百门火炮的支援之下,李大憨已经无限接近了洋鬼子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失守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打乱了滩头陆军的计划,也打乱海上的节奏,各国的海军各自为战,有炮击战场的,也有攻击炮台的,甚至有的军舰,竟对李大成派出的漕船发起了炮击,一发普通舰炮的炮弹,怎么也能买上几艘漕船的,性价比差的太多太多。
当海上的军舰有了统一的命令时,李大憨的人马已经突到洋鬼子存放物资的地点,数万洋鬼子军队,被十多万振威军以及壮丁,沿海河两岸压向了南北两方,振威军一方对洋鬼子战略物资的运输也已经开始了,罗荣光那边戳准时机,也撤下了小半的火炮。
先打炮台,再打战场,这是洋鬼子的必然选择,火炮对于士兵的杀伤,远大于战场上步枪的杀伤,等轰击完了炮台,战场也被无限扩大了,现在回头炮击战场,巨炮的杀伤力除了能在滩头体现之外,对于散布到数里范围内的振威军,完全体现不出来应有的威力。
大败就在眼前,现在到了洋鬼子做抉择的时候了,要么撤,要么进,选择不是很多,有两个但只能选一个,撤,六万人马能撤回多少?进,只能用战舰的火力来支援战场,这一进,战舰就要冒着搁浅的风险了,进入内海的战舰不全力开火,很难遏制振威军的攻势。
最终洋鬼子选择了进,十六艘炮舰突入海口,猛烈的炮火开始在战场上响起,这个时候李大憨的人马要维持住攻势,所谓的攻势也只是驱赶而已,并不能对洋鬼子的军队,造成不可挽回的杀伤。
战场吸引了战舰的炮火,滩头的物资无人问津,五大炮台上正在启出的海防巨炮也无人问津,一个个香饵分别抛出之后,李大成终于钓到了他所想要的大鱼,这个时候该先打什么后打什么,罗荣光自然是清楚的,不清楚,那他二十年镇守大沽口的功夫也就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