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三国>第一百六十七章 传国玉玺

关中!关中!

山河四塞,王霸之地!

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国!

韩遂马腾拥重兵怀不臣?没关系,早晚我必讨平之!

人口凋敝百废待兴?不要紧,关中不比中原四战之地,我截断黄河,拒守雄关,就暂时没有“前临”之忧。)且让你们得意,终有一天你们会知道……

“明公,想过怎样以现在的几千人马镇守关中么?”

正当曹‘操’雄心勃勃时,荀攸这话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这回组织南军,他出的人马并不多。除了曹仁那群游侠少年以外,就是他自己在老家招募的五千人。凭这点兵力,就莫说什么关中攻略了,韩遂马腾任何一个,打个喷嚏都能把他骨头架震散。

但曹‘操’早有算计,正要说话时,士卒来报,济北相鲍信求见。

“鲍允诚?他来干什么?”多智如荀攸,也猜不透鲍信在此时前来的用意。

曹‘操’却莫名兴奋:“先前在帐中,独孙台与鲍允诚未明确表态,他此时来见我,必有说法!快请!不,我亲自去迎!”语毕,迈步就走,夜黑看不清路,竟踉跄往前。

离帐不远,已见两个高大的人影稳步而来。

曹‘操’快速上前,一把托住想要俯身的鲍信,未及开口,对方已道:“曹公不担心自己兵力不足,难以震慑西凉豪强么?”

曹‘操’一愣,心‘花’怒放,急将他请入帐中,平分坐了。

各人叙礼毕,见对方身后一人握刀而立。年过三十,身长而‘精’悍,只是面带厉气,总是一副凝重的样子。

“允诚,这位是……”

“哦,这是我部将,泰山钜平人,于禁于则。”鲍信言罢,便叫于禁拜了曹‘操’,又与荀攸见礼。

闲话毕,曹‘操’到底挂念着他先前所说,遂问道:“国相来我帐中,所为何事?”

“曹将军留守关中,势必要面对韩遂马腾。此二人本反国之贼,虽迫于形势,一时屈居于朱将军麾下,但贼‘性’不改,难保不会再反。所以……”语至此处,浓眉大眼,方面阔嘴,一看就是正面人物的鲍信故意卖了个关子。

曹‘操’探出脖子,静待下。

荀攸则心中暗喜,果真是贵人有天助!这正担心兵力不足,还想着是不是问袁绍借点人马,鲍信就来了。南军里他可挑了大头,出步军两万,骑兵七百,五千余辆车!若能得他相助,曹公势力必然大振!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这两万多人不是什么‘精’兵,但毕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袁将军想必也眼巴巴望着,他能同意么?

哎,济北相你这关子还要卖多久?到底说不说?

“鲍信不才,愿留在关中,助曹公一臂之力!”

曹‘操’到底是有大家风范,并没有立即哈喇子流一地,而是笑问道:“大将军何进在时,允诚你就是骑都尉,离开洛阳后又任济北相。此番讨董成功,回去以后少不得要加官晋爵另有重用。又为何情愿留守关中助我?”

鲍信闻之,未语先叹。

“像我这种人,学习武,不就是想作个安邦济世的良臣,为君尽忠,为国效力,也博取自己身前身后之美名。”

曹‘操’频频点头:“谁不是这样?”

“可惜啊,汉室不幸,国家多事。黄巾之‘乱’八州并起,虽然一年之内迅速扑灭,但祸端就此开启。董贼虽然授首,但大河两岸估计也消停不了。我虽然愚钝,但也看得出来,这场动‘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平定。”

“按说,我正该投袁将军麾下效力。但昔日在洛阳,我那么劝他趁早下手,他都犹豫不决,白白错失良机,引出这场祸事来。他虽然名高,我看却不如曹公你。”

曹‘操’心里虽然得意,但表面却不‘露’分毫,问道:“本初有大志,有学识,有才干,又能折节下士,我怎么跟他比?”

“志大而才疏,好谋而无断,善‘交’游揽士却不知人尽其才,还要我再说么?”

曹‘操’哑然失笑。

荀攸此时才问道:“国相所将之兵,两万余众,若能尽数留下镇守关中自然是好。只是……”

鲍信是个急‘性’子,不等他说完已经挥手道:“这个公达不必担心,我部两万余众,当然不可能都留下。听其自愿,有要回乡的,或另谋出路的,我不强求。”

荀攸进一步问道:“那,国相估计,最后能留下的有……”

“五千以上。”鲍信说得非常肯定。

闻言,曹‘操’荀攸相视而笑。五千人,与多不多,说少不少,但现在而今眼目下,太珍贵了。

对鲍信的感‘激’无法言说,曹‘操’只有一句话:“我终不叫允诚后悔今日所为。”

其实,鲍信投靠曹‘操’,慧眼识人,欣赏推崇当然是主要的。但从长远来看,也是出于无奈。去年在洛阳,他劝袁绍先下手为强,袁绍不听,他一气之下领军出走,已然得罪过袁本初一回了。

当然,袁绍并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人。看到他两万余部众的份上,甚至很可能会极力拉拢。

但是鲍信认定袁绍成不了大事,不愿为其效力。哪怕是回到济北任上,甚至是回到故乡兖州泰山郡,还是那句话,你避不开袁绍。兖州牧杨彪,虽说也是名‘门’之后,但他和豫州牧黄琬,恐怕……

所以,与其如此,不如跟曹‘操’留在关中。这片大地虽然凋敝了些,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七章 传国玉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