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工了!”
随着几声梆子的响声,砖路上的人纷纷起身,丢掉了手中的工作,自觉来到了一个文案旁排队等候。
文案后坐着一个小吏,面前坐着一个中年壮汉,中年壮汉将自己的木牌递给小吏,
小吏仔细检查一下木牌上的编号,按照文书对照一下,又看了看中年壮汉的的特征,点点了头,没有错误,就是蒲昌本人。
蒲昌是第一批来到京兆郡的流民,家里遭了灾,活不下去了,听别人说大兴富裕,就带着自家婆娘和孩子一起来到了大兴。
来大兴不久,幸运的碰上了代王殿下赈灾,一家老小完好无损的存活了下来。
有时候他也会给黑心的商人干一些苦工,挣些钱来补贴家用。
不过今天他没有去给人帮工,现在在这里修建砖路也能挣上钱,谁还去看那些黑心的商人的脸色。
小吏确认无误,回身就从后面的箩筐里拿出一贯铜钱,分出二百文递给蒲昌,随即拿着一个鹅毛笔在文书上迅速的划了一道,表示已经结账。
现在硬笔已经在赈灾司流行下来了,简单方便,可以节省很多的功夫。
当然没有人用奢侈的孔雀翎,用鹅毛来代替,代王殿下使用名贵的孔雀翎,自己一个小吏使用鹅毛笔也没有什么丢人的。
蒲昌接过来铜钱,仔细的数了数,一点也没有克扣,然后满心欢喜的起身,身后的人赶紧上前,准备领自己的工钱。
走出不远,经过一个大柳树,柳树下站着一个书生打扮的青年,蒲昌和善的朝他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个青年是个有学问的人,据说是个秀才,以后可以当官的那种。
在蒲昌老家,他们都称呼秀才为老爷,大兴这个地方就是不一样,连秀才老爷都很友善。
要是那个小吏敢克扣自己一文钱,只要告诉这个秀才老爷一声,立刻就能要回来,而且那个小吏也会倒大霉。
哪里像家乡的那些秀才老爷,一个个都鼻孔朝天。
蒲昌朝着自己临时的家中走去,路上经过一个小贩摊位,思量着要给自己家人买一些什么回去。
毕竟家人跟着自己过了太多的苦日子,现在自己一天挣的钱已经足够养活一家人了,况且自己的那个家也该添一些东西了。
不一会,蒲昌掂着很多的东西回到自己的家中,瞬间这个家里面充满了欢声笑语。
和蒲昌有同样想法的人很多很多,每个人领了工钱之后,都会或多或少的提一些东西家中。
今天整个京兆都是充满欢笑的一天。
第二天,赈灾司中。
杜如晦兴奋的来到了杨侑的书房,直接打断了姚思廉的授课,激动的高声道:“代王殿下,成功了。”
姚思廉怒视杜如晦,杜如晦却状如无视,继续兴奋的说道:“和没有发工钱之前相比,昨天一天完成的工程量抵得上之前的五天的总和”
杨侑虽然早已预测到了结果,听到这个消息同样也是很振奋,只有姚思廉还是,满脸震惊,有些吃惊竟然有这么多的差别。
杨侑见到姚思廉不解,会心一笑,心中暗道:“谁都知道大锅饭要不得,还是市场经济好!”
杜如晦接着道:“现在大兴雇工的价格已经回升道原来的水准,甚至下午的时候还超过了原来的价格。”
其实给赈灾司干活的价格虽然低了一些,但是胜在量多,只要干得多,就能得多,雇工的价格虽然高一些,但是活少,有时候根本就接不到活。相比之下,还是留在赈灾司稳妥一些。
“杜大人果然大才,老夫佩服!”姚思廉不得不服气,貌似现在杜如晦做得的确比自己好。
“姚侍读客气了,克明能够这么顺利,全赖姚侍读留下的丰厚的底子。”杜如晦谦虚道。
“好了,你们两个不要再谦让了!”杨侑制止了二人的相互恭维,问道:“现在工程加快了,工期必定会缩短,杜如晦,还有什么打算!”
杜如晦想了想道:“现在人力已经剩余,我们可以重新开设一些工程,这些工程的工程量一定要大,能够容纳很多人,而且能够产生一些实际的效益。不如就修建水利,这样可以照顾很多京兆的农民,可以让农民感受到代王殿下的恩泽!”
恩泽,那不就是收买人心吗?杨侑和姚思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杨侑眼中看到了赞赏的眼神。要是让老百姓对代王殿下感恩戴德,那样的话一切都值了。
在杨侑的支持下,杜如晦又有了大动作,直接成立了水利工程队。
水利工程队的任务并不是修建新的水利工程,而是重新疏通一些老旧的,不能用的水利工程。
这些水利工程,有的是年代久远,年久失修,有的是各个村寨的矛盾相争,荒废了下来。
水利队凭靠强大的人力,修通一段汉朝时期的半废弃的水利工程,当水流源源不断的涌入之后,立刻引起来轰动。
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围观,羡慕之后,就开始想,要是是能够将自家地头上的沟渠修通那该多好呀!傻子都知道只要水源充足,明年的收成一定好。
所有的村寨都想让水利工程队先来修建通往自己村庄的田地,争夺水利工程队的优先权的人越来越多。
毕竟早一天将这个水引到自家田地,就足以保证自家田地几十年的好收成,无论是地主还是普通农户,这都是不可抵挡的诱惑。
这对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兴地主刘老爷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