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次的“一箭双雕”之计,黄忠将大部分的兵力都调到了南营一线,留在北营兵马不过数千。
按照黄忠的预计,吴军中计的机率应该很大,就算城中毌丘俭会趁机攻北营,但依其兵力,以及北营的坚固,料想敌人也会无功而返。
但黄忠万没有想到,敌人竟采用骑兵,绕到了北营之后,打了北营一个措手不及。
哪里来的骑兵?
黄忠的心头,这个问题在不断的回响,蓦地,脑海里闪过一个令他极为震撼的答案。
没错,整个徐州一带,除了汉军,就只有曹真手底下才有三千骑兵。而且,吴人之中并无精于骑兵之将,又有何人能将骑兵运用得这般神出鬼没。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曹真识破了他们的计策!
想到这一点,黄忠先前的狐疑就解开了。
为什么北边关兴已经杀得惊天动地,而在南边,却迟迟的不见曹真军的影子?
原来,曹真早就料到他们会设下这等计策,便是故意如此,引得黄忠将主力尽数调往南营,却趁北营空虚之际,以骑兵速度优势,出奇不意的奇袭北营囤粮之所。
“中计了!这个曹真,果然不是平凡之辈。”
黄忠口中暗叫不好,年老的脑子飞快的转动,过不多时便有了应对之策,遂是喝道:“速向关安国将军传我将令,令其率骑兵撤出战场,迅速前去增援北营。”
北营囤集着大部分的粮草,尽管只不过全军半月之需,而且大部分的粮草还在由青州源源不断的运抵前线,即使这批囤粮被烧了,对于汉军的粮草补给影响也是有限。
但重要的是普通的士卒们不知其中利害,对于他们而言,每天吃上饱饭才是能让战斗意志燃烧下去的原料,如果他们听闻粮营被烧,军心士气必是倍受打击。
黄忠不能坐视着战士们的锐气被这一战消磨干净,所以他必须去救北营,而现在,只有关兴的骑兵才有足够的速度,赶在敌军破营烧光粮草之前解围,因此他才不惜放弃对毌丘俭部的歼灭机会,也一定要也救北营粮所。
此刻的关兴,正杀得风声水起,毌丘俭的五千人马被他杀得七零八落,余下仅不足千余之众,尚在顽强的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关兴这个时候已经驻马于战团之外,抹着刀上的血,饶有兴趣的观看着这最后的杀戮。
正当这时一骑飞奔而来,尚未近前便冲着他大叫道:“关将军,黄老将军有令,命你速率骑兵前去救援北营粮所。”
“什么?”关兴吃了一惊,“救什么北营粮所,敌人就快被我杀光了,这时候一退不就功亏一篑了吗?”
传令兵解释道:“北营被吴国骑兵突袭,危在旦昔,老将军说顾不上这里了,令关将军务必立刻赶去救援,晚了就来不及了。”
能想出这样的计策,关兴的头脑自然也很发达,听传令兵这么一说,他便立刻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心中是一阵的恼羞成怒。
看着阵中那垂垂死挣扎的敌人,关兴心有不甘啊,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可是……尽管关兴心中有诸多的不甘,但也没有办法,他知道北营粮所的利害所在,只稍犹豫了那么一会,便是长叹一声,下令骑兵队随他赶往北营粮所增援。
此时阵中毌丘俭已是战至筋疲力尽,本来以他的勇武和士卒的精锐,杀出重围没有问题,却苦于外围尚有汉军骑兵堵阻,所以屡次杀出,又屡次的被骑兵堵回去。
战至此时,毌丘俭已是身披数创,心知大势已去,眼见士兵所剩无己,再这样打下去,自己除了做俘虏之外,就只有被敌人所杀的结局。
‘我毌丘俭一世英明,岂能落入贼人之手!’
他心灰意料,一咬牙,刀刃反扫向脖子,竟是准备自刎于战场。
但就在这个时候,形势陡然间发生了奇怪的变化,那生死一线之间,他竟然惊奇的发现,外围的汉军骑兵开始撤退了。
仿佛在浮飘海上多曰,眼看着就要力竭沉溺于水中之时,突然间天上莫名其妙的掉下了一根救命稻草,本来要自杀的毌丘俭来不及多想,本能的就抓住了这根最后的生存希望。
没错,敌骑确实退了,仿佛发生了什么重大之事一样,一刻也不曾停留,几千骑兵绝尘而去。
‘莫非是子丹将军攻破了敌营不成?’不知内中详情的毌丘俭只猜到了这个结果,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他找到了生的希望。
“弟兄们,敌人大营被破,他们就要逃了,跟我杀出去啊!”
毌丘俭用自己猜测出来的可能姓,激动的高声鼓舞着他残存的战士,一马当先舞刀杀开一条血路。
那些残存的士卒本已绝望,但听得主将这般一激励,立时又燃起了最后的战意,跟随着毌丘俭的脚步,竟是生生的刀枪组成的荆棘丛中辟开一条血路。
尽管汉军步军人数尚占优,且亦是精锐之士,但却抵不住这帮拼死求生的少数敌人,最终,毌丘俭率领着不到五百的兵马,竟是奇迹般的破出重围,向着剡国城狂逃而去。
南营方面,黄忠本来有足够的兵力,填补关兴骑军走兵的空缺,继续将毌丘俭部歼灭干净,但黄忠却没敢动一兵一卒。
因为根据情报,奇袭北营粮所的只是三千多吴国骑兵,这就意味着尚有一万的敌方步军无法窥测其下一步的动向。
黄忠担心袭击北营粮所的三千骑兵,仍然只不过是曹真的声东击西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