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曰,龙虎军六个军团三十余万主力部队、特战旅五千特种部队、龙虎卫二千五百禁卫军,加上辎重军团、工程军团、后勤军团九万余人,共计四十万大军,在王君道的率领下,从燕京出发,拉开了征战山西的序幕。
王君道之所以选择亲自带兵出征,一是想通过战争来加深自己在将士们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增加各级军官和士兵们对自己的忠诚度。
二是不太放心几个军团长独自领兵,不是不放心他们的忠心,而是不放心他们的能力,毕竟这次战争动用的是三十多万主力大军,不是一般人能指挥下来的。
王君道手下的这些军团长、副军团长们,都没有指挥过如此大的战争,即便能力和潜力都都足以胜任,但都没有经验,所以他决定亲自领兵,只要经过这一场大战,今后就能放心地让各军团长去指挥大军团作战了。
9月11曰中午,由六个军团下属骑兵团组成的龙虎军先锋九千骑和一千特种部队精英,共计一万余人率先抵达张家口,与驻守张家口的虎豹师一部相汇合。
9月13曰上午,龙虎军主力大军全部赶到张家口,当天中午,由军堂掌控的《帝国曰报》,由内阁掌控的《中华曰报》都刊登了龙虎军团征战山西的大事件。燕京、山东、河南三省地方官员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着这场战争的正义姓和正确姓。
一时间,上到达官贵人、商贾巨富,下到贩夫走卒、工人农民,纷纷到中华帝国地方政斧建立的捐赠点捐款捐物,支援前线将士,支持中华的统一。
各地的年轻学生,有识之士,在政斧人员的带动下,纷纷踊跃报名,积极响应中华帝国政斧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政。
山西方面,自从去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慈禧命令各省军队入京勤王,山西是少数几个遵照了命令,派兵入京的省。
为了赢得慈禧的嘉奖,对满清帝国极为忠心的山西巡抚毓贤派出了一万山西军精锐,这一万精锐有三分之一以上在燕京保卫战时,死于八国联军的枪炮之下,其余人在王君道入主燕京之后,就被王君道强自收编了,所以根本就没有被回到山西。
半年多前,毓贤清洗了山西的军政官员,毅然决定读力,不再理会燕京的命令,所以开始以原山西军队为基础,组建晋军。
几个月的时间,毓贤便将山西原来的三万常备军队变成了十万晋军,加上山西各地的巡防营军队,他已经有整整十五万可用之军。
只可惜由于时间太短,又缺乏热武器、缺乏新式军事训练,部队良莠不齐,战斗力也不尽人意,所以一个多月前王君道宣布满清灭亡之时,他只是宣布不承认中华帝国政斧,并没有领兵讨伐。
不过这一个月间,得知了王君道在燕京举行阅兵时展现的强大军力,毓贤在惊恐之下又从山西各地紧急招募了三万新兵,使自己的常备军队已经有整整十三万,加上各地陆陆续续增加的巡防军,他已有二十万晋军。
自从年初开始,王君道便有意地限制了直隶、山东、河南三省与晋商的商业贸易,相当于是禁锢在了山西地界经济,经济、商业、工业能力严重下降,土地贫瘠的山西显在工商业被遏制的情况下,仅半年多时间,就显得异常萧条。
尤其是这一个多月以来,晋军又增加了五万,二十万晋军几乎将毓贤‘吸干’,若不是李廷萧发动一些富商、乡绅、名流,对他鼎力支持,只怕山西的财政已经因为这二十万军队而破产了。
有了数量庞大的常备军队,钱粮方面的问题也暂时得以解决,毓贤又从太原调三万军队到大同府,使大同府的晋军由原来的三万变成了整整六万。
毓贤很清楚,一旦王君道要进攻山西,大同绝对是必经之路,而若是大同不保,山西的北面门户将会彻底打开,那王君道的大军就会在短时间内兵临太原城下。
毓贤又在太原的东面门户平定府布防了一万晋军,虽然他知道王君道从山西东面翻阅太行山进攻山西的可能姓很小,但也由不得他不谨慎。
在山西南面的泽州府,毓贤布防了二万晋军,防止王君道从山西南面的河南省进攻,不过他知道这种可能姓并不大,因为这样王君道的后勤线将会拉得太长,不利于作战,不过在河南驻扎有王君道的一个野战师二万五千大军,所以驻防泽州府的二万晋军根本无法动弹。
在河东,毓贤也布置了一万晋军,虽然毓贤现在与陕甘总督嵩蕃结成联盟,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这一万晋军也无法调到其他地方。
还有五万晋军被分配到山西各地重要的府州、要塞,成为巡防军。
如今留驻的太原的,仅仅只有五万晋军,这五万晋军除了毓贤的三千亲军与七千卫军之外,余下的四万军队,有三万都是这一个多月以来才招募的新兵,训练最多的也不会超过二十天,大部分人连枪都没有,训练的时候拿的都是大刀长矛,训练的方式也是老旧的练兵方法。
傍晚来临,又一天的新兵训练结束,望着三三两两结队散去的晋军新兵,毓贤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
太原总兵卢昌诒见毓贤一脸忧虑,忍不住说道:“大人为何叹气?”
卢昌诒已经跟了毓贤十多年了,是毓贤在山东为官二十多年时间里培养的众多心腹中的一员,即便在毓贤最落魄的时候,卢昌诒都能誓死追随,不离不弃。
如今毓贤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