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明末小兵>第十七章:饥荒!

第十七章:饥荒!

(感谢嘉嘉妹子的打赏!)

有道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晋北边陲有一只鸟儿,奋争上游,在这大时代中不断奋勇自强;在中原腹地之上,有一群鸟儿在啄乱天下,或许他们称之为蝗虫更为适合。

崇祯七年冬,农民军从车厢峡谷突围后,由陕西进入山西,再进入河南中州大地。

再说这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部由合变分后,在崇祯八年正月,从河南汝宁府转战安徽,克颍州,燔寿州,陷凤阳。农民军攻占凤阳以后,毁皇陵楼殿,焚龙兴寺,杀宦官六十多人,斩明中都留守朱国相及官兵几千人。农民军树起“古元真龙皇帝”的大旗,合乐大饮,庆贺自己的胜利。

凤阳是明帝国的龙兴之地,太祖朱元璋父母的就葬在这里,政治地位不比寻常。

崇祯皇帝闻听此讯后,悲愤异常,一天一夜不吃不喝,痛不欲生的崇祯皇帝在奉先殿,供奉着祖宗皇帝的画像前跪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早朝就下了第一份罪己诏,将一切罪责归到自身,而后崇祯皇帝更是急令西北五省总督洪承畴从陕西赶往河南,原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卢象升为中原五省总理,指挥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五省军务,与洪承畴协同征剿农民军。

又宣布在没有荡平流贼之前减膳撤乐,身体力行,不再食荤。

随后,朝廷匆忙调集各省精兵八万余人在中原地区进行会剿,洪承畴负责督剿西北,卢象升负责督剿东南,崇祯皇帝告诫二人要相互配合,一鼓作气,荡平中原。

于是,剿灭农民暴乱军之战事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

一时间,中原各地烽烟四起。

……

对于流寇烧掠凤阳,秦明虽然事先知道,不过也没能力去改变,最重要的是他现在也碰到了棘手的事情。

“来来来,大家排好队,不要挤,只要愿意成为我宁边堡的军户,在我这里登记造册后,就能到堡内领饭吃了。”

易不屈像模像样的坐在堡门前,后面排了一个长长的大队,估摸下来也有两百多人的样子,个个都是衣衫褴褛,脸色惨白,带有菜色,体弱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

不过在看到堡内正中立着的大锅中满满的一锅稀饭后,都是一脸喜色,心情甚是急切,若不是守在一边的士卒身上散发的寒意,这帮人早就跑过去抢了。

原本是以为免费发放,原来是要做军户,内中开始有些人迟疑起来。

极北之地,苦寒贫瘠,造就了当地人的民风彪悍,当地人民常出则为匪,入则为民,若是因为一场饥荒就把自己身家全部托付这个宁边堡,会不会不划算?

就在有人迟疑之际,一些禁不住饭香吸引的流民,跑到易不屈面前,把名字报与易不屈登记入册,然后就被领进去了。

看着那人端着一碗稀饭,一脸满足的模样,在外面的那群人顿时扛不住五脏庙的造反,娘的,先填饱对再说,其他的以后再说,当下就纷纷到易不屈面前要造名上册。

然后被人领到堡内大锅旁边,秦明站立一旁,看着陆续进来的小孩,女人,男人,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前段时间他正为着募集士卒而发愁,没想到上天的一次饥荒倒是成就了他。…。

剿匪回归后,秦明感到自己的薄弱,加上缴获回来的物资,秦明就想扩充新兵,不过这眼下若能熬过去,谁愿意当这个世世代代的军户,一时间,来呼应的寥寥无几。

就在崇祯八年二月,原本干旱了几年的山西,又闹了饥荒,百姓大都食树皮,草叶,树皮草叶吃尽以后,就开始吃人,更有互换孩子相食的。

一时间山西各地流民遍布,秦明察觉这个机会时,就命夏寻,段风,林文浩等到附近的残胡堡,马营河堡张贴告示大肆宣传宁边堡。

目下看来效果还不错。

“芸娘,秦岚你们把米粥在调稠点,给大家冲冲饥。”

两人应了一声后,就欢喜的忙活去了。

看着柳芸娘忙碌身影,鼻翼浮起的汗水,秦明也是一阵怜惜。在劝说她休息一下后,柳芸娘则是满足笑着说不累,就又忙着煮粥去了,因为进来的流民越来越多了。

当下秦明就指挥维持场面的秩序,一时间倒也没出什么乱子,片刻功夫,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米粥要出锅了。

柳芸娘刚掀开锅盖,一股米粥的清香飘荡在宁边堡内,那些无精打采的军户们也有了精神,紧盯着大锅,像是要一口把它吞下的样子,小孩子们更是使劲的咽着口水。

柳芸娘微笑着说道:“来来来,大家拿起自己的碗来喝粥了。”

各人从自己的行囊里拿出碗筷,排着队一一领取。

领到后的军户都是端着碗,跑到角落里,慢慢吞咽起来。

场中“唧,唧”的喝粥之声,顿时勾起秦明肚腹的共鸣,此时他才想起,自己早起到现在还没吃饭呢,饥肠辘辘的,当下也要了一碗米粥,大口吃了起来。

……

众人吃完米粥后,开始恢复了一点活力,各人都是盯着秦明等交头接耳的议论着,隐有赞叹之声。

场面哄哄闹闹,秦明大手一压。

还在喝着米粥的易不屈,顿时放下碗筷,站起身来,冲着嚷闹的军户们叫道:“大家安静下来,我们百户大人要来训话了。”

一时间,喧哗声减去不少。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饥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