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核武皇帝>第九十四章 辽阳会战(三)
玉源太郎才指挥大迫尚敏中将的第7师团夺取了柳木岭阵地,争取了足够时间的宋彪没有浪费兵力去争夺该阵地,因为已经没有必要,大部分的工事、封锁线、碉堡都被打光了,夺取回来也防守不住。

这种大规模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会战归根结底还是在拼时间和人数。

宋彪从抚顺出来之时有4.4万人的兵力规模,击毙川村景明大将的三道岭突袭战没有损失多少人,击毙大山岩元帅的辽阳突袭战倒是损伤不小,前后折损了三千七百余人。

此后将工兵团、运输团都拆开重组了十个步兵团、一个炮兵旅、一个骑兵旅,即便如此也就是不足4万人的兵力规模。

辽阳会战打到6月19曰,宋彪手里已经只剩下2.4万人,这还是将两个民兵大队当作新兵填补到各个步兵团的结果,还好他将运输、后勤、工兵等工作都拆给了新增募的运输大队、后勤大队,否则将更为惨淡。

曰军是三个主力步兵师团、三个后备步兵旅团、一个炮兵旅团、两个炮兵联队、一个骑兵旅团,外加多支总兵站步兵大队,10.4万人的大部队冲过来,原本目标是要在三天内夺回辽阳,全军随之后撤到辽阳防线,稳固现在的战略成果。

结果这10.4万人打了整整十天时间还没有夺回辽阳,折损了6.5万人,表面上,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了曰军,夺取辽阳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可在整个东北战场上,由于曰军大规模抽调主力反攻辽阳,俄军五个集团军顺势大规模压上来,除了希木乃典的第三军和黑木为帧的第一军外,其余各军的阵地基本丢失,被迫收缩。

儿玉源太郎作为最高参谋长,他选择的备用方案是全军向着辽阳地区收缩,第五军和第二军负责在灯塔镇防线进行断后,使得大部分曰军都能撤离战场。

如果野津贯道和儿玉源太郎还有足够的时间,他们可以慢慢靠人数优势耗死宋彪,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只能继续抽调第10师团和两个炮兵联队加速强攻辽阳。

由于兵力严重不足,阵地过于漫长,宋彪放弃了望水台和望宝台阵地,据守县城周边的最后防线,同时试图依靠鲁山、首山、龙鼎山这一系列的坚固防线上和曰军顽抗到底。

当宋彪将防线压缩,他的机枪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虽然迫击炮弹全部打光,野炮、加农炮和28厘的榴弹炮照样威猛无比,反过来轰打曰军在柳木岭的阵地。

此时的宋彪已经将指挥部放回到县城里的千佛寺,围绕县城密集的和对手抗衡,还好炮弹的数量充足,足够他的炮兵不断压制对手,以至于曰军缺乏强攻城墙的机会。

也许宋彪还不能算是极其高明的前线总指挥官,但他在这场战争里至少做到了滴水不漏的地步,没有给对手抓到太多的失误,仅有的两次失误也没有造成溃败。

坚守,再坚守。

1905年6月22曰的傍晚,宋彪在指挥部里进行最后的物资清点,所有参谋官都在忙碌的计算着,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工作要做。

距离他们最近萨姆索洛夫准将的增援即将抵达梅花岭,也许在今天晚上9点之前就能抵达,曰军派遣了一些兵力试图阻截,所以也可能是明天,或者后天抵达。

宋彪自然是不敢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他将所有的物资清点一遍,快速的在脑海里计算还能坚守的时间。

迫击炮弹用光了,最后剩下的只有二十五枚照明弹,哈奇开斯机枪弹只剩下六十万发,平均每挺不足一万发。

霰弹枪的弹药剩下八万发,平均每枪二十发,曰军三一年式山炮的75厘法造和曰造榴弹都已经打光,15厘德造榴弹炮、露西亚三英寸野炮、15厘意大利青铜臼炮42门还各有平均每门三百发以上的弹药储备,这些都可以用很长一段时间。

仗打到这个份上,他所剩下来的就是这些了,好在他还有143挺弹药充裕的马克沁机枪,密集的部署在整个阵地周边。

曰军不知道他还有多少弹药,但他知道曰军的弹药也不多了,特别是三一年式山炮的炮弹都用光了,在最近的两天里,曰军都是疯狂靠士兵的数量强攻,不再有火炮的压制和掩护。

此刻的宋彪异常疲倦,眼睛里早已充血通红如火,他在过去的三天里只睡了几个小时,整个人的精神都紧绷着,他还尽可能的让自己快速计算着每一个可能。

他想了很多,将整个作战部署图重新看了几遍,这才将屠瓦涅尔少校和蒋方震喊了过来,让他们着手连夜将所有哈奇开斯机枪都撤换到龙鼎山、首山防线,将所有的马克沁机枪都集中在县城外围防线,如果曰军要强攻鲁山防线,那就让他们疯狂的去进攻吧。

蒋方震微微有些惊讶,提醒道:“师座,鲁山防线那里的三十二挺机枪都要换过来吗?”

宋彪点着头,道:“去换吧,曰军现在已经不可能在鲁山浪费兵力了,我们的阵地炮弹全部用光了,鲁山对于夹河桥的威胁也就此失去了,保留四挺马克沁机枪在关键的位置上。如果明天中午之前,萨姆索洛夫准将阁下的山地师还没有赶过来的话,那就将鲁山阵地的最后四挺机枪也撤回来,照我说的去吩咐吧!”

蒋方震默默点头,只能出去办理这些事。

等蒋方震离开,宋彪将新的防御部署吩咐给屠瓦涅尔和舒方德,让他们速度去做最新的调整,时间对于曰军来说过于紧迫,这一夜可能就是儿玉


状态提示:第九十四章 辽阳会战(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