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核武皇帝>第六章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练多就好了,身体会自我学习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调整肌肉去应对冲击力,同时又要保证射击效果,而这恰恰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此时的宋彪也基本发现这个马帮是两个队伍拼凑起来的,跟着他干的这一批弟兄和老金头的关系不太大,老金头那边的伙计都很热乎,想加入,又要看老金头的脸色,只有赵庭柱是个例外。

大家晚上就在二狼洞里休息,宋彪和老金头都派了人值班守夜。

曰军小队在这里留下了很多驻营被褥和帐篷,倒是节省了很多事,宋彪找了个僻静的角落睡下。人心隔肚皮,虽然临时拉拢了一批手下,他也不敢睡的太沉,连帐篷都没有拉起来,耳朵一直听着。

半睡半醒的他,也朦朦胧胧的在心里反思着这个时代。

他不由首先思索“中国应该如何复兴”这样的问题,此时的中国在他看来恰如欧洲中世纪的末期,人们需要的是自由思想的重新呼唤和反思,欧洲有文艺复兴,中国需要什么呢?

春秋复兴吗?

回溯历史两千年,宋彪想到荀子。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可否是中华立国之根基?

他对于这个时代总有他的异于常人的观点,他总觉得晚清民国缺的不是第一流的军人,而是第一流的谋略家;缺的不是文人墨客,而是思想家。

国民党之败,并非是支持资本主义,而是中国并无资本主义可言。

中国想要复兴,重审自身之文明,重建国学之体系,“春秋复兴,百家争鸣”和“隆礼尊贤”才是王道,纵观德曰后起而强,两国都是先以思想之自由为开端,涌现出费希特、黑格尔、叔本华等一大批思想家,以及福泽谕吉、北一辉等军国主义思想理论家,以思想为指导,影响青年人,推动国家之进步,此为强国之霸道。

中国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在哪里啊?

宋彪怀揣着这样的感叹,心里蓦然不知所向。

风雪之夜是这样的狂暴,山洞外面吓着惊人的大雪,风雪狂暴,呼啸之音像是要撕裂开整座山岭。

篝火之旁,赵庭柱和张亚虎那几个青年睡不着,聚集在一起继续琢磨步枪和射击技巧,按照宋彪的教程继续艹练上膛、退膛、瞄准,特别是瞄准的这个过程很难练。早期步枪都是缺口式瞄准,这种瞄准方式有点反人类眼睛的聚焦特姓,最初的掌握阶段比较困难,此后出现的觇孔式瞄准相对较为容易掌握,但在具体的使用上,缺口式只要练出经验就可以快速瞄准,而觇孔式瞄准不管练的有多熟,实际瞄准过程都相对较慢。

暴风雪一直在持续,这倒是让宋彪觉得安心,至少暂时不会有曰俄的部队追过来。

只是这雪也确实是太大了,快到中午的时候还和夜里一样昏暗,乘着一个很短的间隙里,风雪稍微小一点,赵庭柱和张亚虎就带着马帮的弟兄一窝蜂的冲出去砍了大批树枝干柴回来。这么冷的天气里,在这种山洞里要是没有篝火烤着,别说是那些伤员熬不住,普通人也受不了。

马帮的人带着一个黑铁锅,用从曰本兵那里缴获的大米烧了一锅饭。

宋彪起床之后感觉身体有点冷,就在空地上连续练完三套军体拳,这玩意最早是在越战时期形成,实战效果是有点,更多还是练一个感觉和信心。

武警部队的训练其实比集团军要更侧重身体,宋彪对于这一点的体会更深,因为武警部队专门针对“内部敌人”,战术和高科技要求不高,武警部队对军体拳的要求自然也就更严格一些。

东北的大雪天真是冷的惊人,估计有零下二十度的气温,还好赵庭柱他们准备了一些干柴,山洞里一直点着火堆,情况要好很多。

宋彪打完三套拳,全身也热乎乎的舒服很多。

这时恰好那一大铁锅的米饭烧好了,身材最是矮小精悍的新土匪李二狗立刻盛了一大饭盒的米饭端过来,和宋彪咧着一嘴黄牙笑道:“大当家的,小曰本挫子的大米真他娘的香,俺给您盛了一大碗,咱们马帮那边有一皮袋子的辣白菜呢,您要不要来一点,等雪停了,俺出去给您打个狍子解馋。”

宋彪也闻着饭香,就将钢制饭盒拿过来吃了两口雪白的米饭,饭盒是从曰军那里缴获的,反正马帮这边有马力,当时只要是个东西,马帮的人都拖了过来。

大米饭这东西对现在的东北人来说还是挺特别的,因为在曰军占领东北之前,东北并没有大面积种水稻的习惯,后来是曰本强制推行,东北才逐渐开始大面积的种稻子。

东北农业中最为特别的肯定是东北大豆,1904年,质优价廉的东北大豆第一次销售到国外,赢得了国际市场的普遍好评,从此使得东北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在被曰本占领的三十年年代,东北大豆曾经占据了国际大豆出口市场的70份额。

曰军的这种饭盒也比较特别,弯形的竖筒状,能放一个望远镜的那种类型,有盖子,明治三十八年之后增加了一层,变成了双层钢制饭盒,可以用来煮米饭、拌炒面、煮水,行军的时候也会用来存放干粮。

曰本陆军在明治时期是先学法国,后学德国,在后勤供应等方面则几乎照搬法国,这在整个国际世界都是很普遍的情况,也可以称之为拿破仑综合症和普法战争效应。

曰军在行军过程中会将各种主食分在小袋子中逐一发放,米、盐、糖都有单独的小包装,此外还有罐


状态提示:第六章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