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宫里的事情毕竟离阿青还是遥远,不象李思敏就住在宫中,所以感触和牵扯更深。
笛子吹了两三曲就停了,接着的几首曲子听着都不同前面的出色,但是也活泼热闹。
这会儿大家都分成一小撮一小撮的,三公主、李思敏、李思静和阿青四个凑在一块儿玩百花棋。阿青以前只玩过一次,还很不习惯,百花棋又花名繁杂,棋面丰富,新手刚一接触难免手忙脚乱的。这手里拿一,心里想二,嘴里说三,出错最多的就是阿青了。
不过她们本来就是为了消遣取乐的,三公主问阿青:“你们晚上在姑母这儿住吗?可惜我不能和你们一起……”
三公主今天能出来还是特意同母妃韩妃娘娘打了招呼才出来的,因为来的是文安公主府上,韩妃才放了行。
熟悉了之后发现三公主是个很诙谐的人,悄悄和她们说:“父皇其实一直不想办万寿的,今年原就说不办了。后来因为轮番的有人上书劝他,实在推不过,就说简办。可是简办也没简多少下去,该有的体面总不能全砍了。”
“为什么不办?”
三公主眨眨眼说:“你猜猜?”
阿青又不是皇帝,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按一般人的想法,要么是没空闲怕耽误事,要么是没闲钱怕白抛费钱,就图个虚热闹实在不必要。
“是因为政务缠身?”李思静先问了一个可能。
三公主笑着摇头:“最近事情听说倒不算多。”
阿青试探着问:“那……是怕太过奢侈靡费了?”
三公主一拍手:“对啦。”
真是怕花钱啊?
“父皇说每次万寿都花费巨大,收进来的礼物又都只能收进库里落灰,劳民伤财的很不划算……他一开始倒想下道旨,让人把置办万寿节礼的钱省下来捐资多盖几所学堂,善堂呢,可惜没人赞同他。”
皇帝的心地还真不错啊。
阿青倒是很赞同他这个主意。与其大家都去买古董字画屏风摆设这些东西,拿去盖善堂、学堂用处更大,也更有意义。
“而且父皇还说,有些官儿很富有,也有些其实没什么钱。为了置办这些东西还要借债……”
阿青点头说:“这个我知道,很多翰林说起来清贵,其实不见得个个家里都是豪富的,也有那种两袖清风的。别人都送。自己不送不好。可是真要送,总不能送个十几、二十两银子的薄礼啊,那是送礼,还是打脸呢?确实是件难办的事情。”
这个是在孙家听说的,还是孙哲讲给她听的。说是以前有个穷翰林没有办法置办万寿节礼。于是自己动手画了一张画,又自己动手裱糊,觉得送礼的人这样多,皇上未必会样样都看到。但那一次赶巧了,皇上还就真看到了。那位翰林觉得自己这下要糟糕了,说不定会落得个不敬之罪。不过皇上并没有怪罪,还赐下了厚赏。
这件事未必出在本朝本代,可能只是一件逸闻杂谈,但是这样的情况,阿青相信本朝也一定有。
至于晚上要不要留下。阿青十分犹豫。
她和思静、思敏、还有其他人也都算是投缘,文安公主邀大家留下,她也有点舍不得走。
可是一想到李思谌,她又有些动摇了。
平时他回到府里,她都等着他。今天她不在,他吃些什么?做些什么?一个人睡……
他孤孤单单的,她在这边呼朋引伴,感觉挺对不住他的。
都说男人在外面应酬多,女人才是被撇在家里的那个。可是两人成亲到现在,阿青还没见李思谌在外面有什么胡乱应酬。总是早早的按点回来。即使有公事耽误,也会先差人跟她说一声,绝不会让她空等。
在这个时代,他和吴叔这样的人。可是凤毛麟角的绝种好男人了。
有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呃,好吧,这个话好象不大恰当。
可是夫妻之间,讲究的是相互体谅包容。
阿青觉得,要不还是回去吧。
李思敏一听她这样说就连连接头:“嫂子。咱们今晚不走了,明儿我陪你回王府也行啊。你看,和大家能这样见一面多不容易。其实郭姑娘都已经定亲了,明年纵然公主还下贴子请客,她也已经嫁到京城外头去了,大家说不定隔个多少年才能再见一面。”
李思静也非常舍不得阿青:“就是啊,我还有好多话想和你说,咱们晚上一块儿睡吧?世子那里,就让他一个人待着呗。”
李思敏的理由让阿青心里一酸。
她看着厅里头的这些花样年纪的姑娘们。
思敏说的没错,她们都已经到了可以定亲议亲的年纪了。今年还坐在这里的人,明年可能就已经散落各处了,别说见面,就连通个音讯都难。
就连思敏和思静,都有可能定亲出嫁的。
她和李思谌是来日方长,可是和这些闺中好友,以后可能就是见一面少一面了。
这么一想,她也就点了头。
李思敏暗自松了口气。
其实嫂子是不是留在公主府,她本来不关心。两人是亲姑嫂,又要好,想见随时能见着。
她劝着阿青留下,还是因为世子大哥让人给她传了个口信儿,让她挽留嫂子在公主府住一晚。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传话的人都不知道。
李思敏却多少能猜出一点来。
她知道大哥是个行事十分干脆,甚至十分狠辣的人。
没有过人之处,他怎么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