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汉皇刘备>第四百一十七章 刘备应对

处理完刘虞的后事之后,已经是十二月了。归心似箭的刘备,冒着大雪纷飞,一路疾行,飞奔回到了青州。一身风雪未去,刚到府中,便有人来报,荀彧来了。

刘备忙请了进来,见荀彧越发清瘦,不由叹道:“吾征战在外,州中诸事,有劳文若了。”青州诸事,事无巨细,都得经过荀彧这里,要说不辛苦,怎么可能。

荀彧心中一暖,却是对刘备道:“主公,刘太傅薨后,遗表中举荐卢太守为幽州牧,如今朝堂之上已经吵翻了天,诸臣之意,似不欲卢太守继任幽州。主公既回青州,大朝在即,还须多做准备才是。”

刘备听了,沉吟一会,道:“吾自有打算。”荀彧又汇报前事,一一细说完毕之后,这才请退。

荀彧走后,刘备忽然就感觉到一阵心累。刘虞临终时的交待言犹在耳,这边朝廷却迫不及待的开始要制衡他了。刘备也知道这种事情,迟早会发生。所以他也不知道该去怨谁。杨彪,也是名重天下的大儒,还是卢敏的岳父,间接也与自己有亲。可是这次,反对卢植最激励的,偏偏就是杨彪。说来说去,不过是利益动人心呐。

看来自己要尽快给朝廷找点事情做了,不然他们吃饱喝足解决了生存的问题,就要开始去实在自我价值的体现了。真把权力归他们,自己愿意吗?刘备认真的扪心自问,结果不出意料的是不愿意。

自己一刀一枪打下的地盘,又流血又流汗,耗费无数心血带着大家一道搞建设,忙乎了这么久要开花结果了便有人出现要摘果子,这事搁谁身上,都不会愿意。

刘备在家休息数日,朝会开始了。他是总领朝政的大将军,中、外朝百官之首。这日他早早便起来了,在卢珻的服侍下,穿好官服,戴好帻冠,便在亲兵的护卫下,乘车前往齐王宫。

到了齐王宫时,刘备下车一看,发觉已经有不少马车停在王宫之外了。刘备心中不觉自嘲,看来还是不够勤奋啊。通报已毕,刘备便迈步入宫。待到正殿之时,殿外卫士植戟悬楯,往来巡弋。

刘备正要入内,忽然便有谒者前来,指使卫士行到刘备身前,把一对长戟便放在了刘备的脖颈之上。刘备肌肤感受着戟枝的冰凉,一身汗毛立时炸起,转瞬又镇静下来,给朝廷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在此处对自己下手。于是刘备便看着那谒者道:“汝是何人,安敢如此?”

那谒者对刘备一拜,道:“大将军勿怪,此汉家旧制也。不得不如此。”

刘备一脸懵然,这是什么汉家旧制,我怎么不知道?不过谒者如此说,他也不得不暂时相信,于是一步一挪,入殿拜见天子。

这途中,虽然知道天子与百官不会拿自己如何,但刘备仍然是止不住汗流浃背。入殿之后,刘备见到了诸臣已至。于是行至班首,率诸人拜见天子。

杨彪在侧,见刘备颈被交戟而面色如常,心中也是暗叹,刘备果真英雄了得。

刘备行礼之后,便把诸事向天子一一汇报,汇报完了之后,便要开始讨论正事了。果然,涉及到幽州牧的人选,原本安静的大殿,顿时便喧嚣起来。

天子不理诸臣,目视刘备,问道:“大将军觉得,何人可为幽州牧?”

刘备一听,心道皇帝这也是不愿意岳父卢植为幽州牧啊,不然你做为一个皇帝,金口一开,这事早就定了,何必拖到现在来问我。

于是刘备便不急不忙的道:“陛下,当年天下大乱,而朝廷不能制。故先帝分遣清直重臣出镇诸州,以抚地方。今时移势易,幽州近在咫尺,诸郡皆在朝廷掌握之中,臣以为,不宜再置幽州牧,效徐州故事设一刺史可也。”

你们不是要争这幽州牧吗?我给你们来个釜底抽薪,罢州牧改设刺史。至于这刺史,你们谁爱当谁就去吧。

刘备话音方落,殿中立时鸦雀无声。谁也没想到,刘备竟然会来这一手。幽州牧和幽州刺史,这中间差别可大了。州牧是一州军政主官,可以自己征辟人才,招募军队,可以说在州中,基本上就是州牧说了算。而刺史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监察官罢了。这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能比吗?

杨彪艰难的吞咽了一口吐沫。想开口反驳,却又发觉自己无法找到完美的理由。怎么,刘备一心为朝廷着想,削州牧,罢割据。你杨彪却一心反对,你这是想干什么?

比手腕、引经据典我比不过你们这些老官僚,但我会掀桌子啊。刘备看着殿中脸色难看的诸位大臣,心中不禁暗爽。

事实上,诸位大臣与天子,都没想到刘备会出这么一招。罢州牧设刺史这事,除了特殊情况以外,不管放在哪个朝代,无疑都是属于政治正确。这种一心替天子着想,与朝廷分忧的做法,让诸臣如何反对?

幽州没了州牧,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朝廷可以直接任命幽州诸郡县的守令,直接收取幽州的税收,直接干涉幽州的军政诸事,而不是把权力交给幽州牧之后不闻不问。

在朝廷看来,刘备必然要与大家争吵不休,必然要趁机力推卢植继任幽州牧。谁曾想刘备使出这么一招来,许多人心中直叹,刘备真是狠呐,怕自己不能染指州牧,索性把州牧之位也给去了。简直就是两败俱伤。

在刘备看来,其实不然。他对幽州牧,说实在的,没太多兴趣。因为不管是不是他这边的人担任州牧,幽州这种地方,也仍然摆脱不了他的影响。刘虞死时齐周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七章 刘备应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