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最强皇帝>第234章 豫、荆二州的战局

第七十二章豫、荆二州的战局

对于刘照而言,黄巾军的败落,似乎比他所知道的历史,还要快上许多。历史上,黄巾军于光和七年(184年)春二月起事,至该年冬十一月,皇甫嵩于下曲阳斩张宝,朱儁于攻破宛城为止,战事足足延续了十个月。

而在本时空当空,黄巾军于光和六年十月起事,至第二年三月份,规模最大的冀州黄巾,就已经被卢植平定,张角兄弟三人,全部授首,整个过程,才仅仅五个月而已。

黄巾军之所以败得如此迅速,主要还是因为刘照的诸多影响。首先,由于起事的日期被迫提前了将近五个月,许多准备工作都还没能完成,因此,黄巾军的实力,比起历史上,受到了不小的削弱。

其次,在冀州方面,卢植并没有因为左丰之故,被朝廷半路撤换,因此,整个战局都可以按照卢植的既定战略,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战事自然也就顺利得多了。而在历史上,卢植被撤职之后,继任的董卓小瞧了黄巾军的实力,一改卢植长期对垒的战略,草率的发动了进攻,结果屡屡失利,无法攻克广宗,直到皇甫嵩平定了颍川、汝南、东郡三地的黄巾军,取代董卓为主将之后,这才攻克了广宗,逐步平定了冀州。

而在豫州方面,由于徐晃提前走上了历史舞台,展现了他过人的军事才华,一举扭转了颍川的战局,也大大的加快了皇甫嵩平定豫州黄巾的步伐。

开春之后,皇甫嵩从阳翟出发,先与陈国相骆俊,在汝南西华县附近会师。而汝南黄巾的渠帅彭脱,见汉军的主力尽在西华,也不甘示弱,率领汝南黄巾七万余众,蜂拥而至,想凭借人数上的优势,与汉军在西华决一死战。

这一战,皇甫嵩打得颇为艰辛。从颍川败退回汝南后,彭脱憋了一肚子的气,整个冬天,他也没有闲着,一边从各地收拢部众,搜集粮草军资,一边选拔精锐,操练士卒,为的就是想与汉军好好打上一场,出一口恶气。

面对气势汹汹的彭脱,皇甫嵩却没法坚守城池,暂避敌方的锐气。因为颍川、陈国两地的汉军,眼下全都集中在西华境内,如果不能将彭脱的大军也吸引在西华附近的话,万一彭脱分兵侵掠颍川、陈国两地,那可就前功尽弃了——如今正是春耕的时候,一旦因为黄巾军的袭扰而耽搁了农时的话,今年一整年便又要颗粒无收了。

因此,皇甫嵩只能从正面迎上彭脱,两军在颍水河畔,展开了一场生死对决。

然而匍一对阵,皇甫嵩就发现,眼前的这支队伍,军容比起先前交过手的黄巾军,已然大为不同,看来彭脱在训练方面,还是下了不少的心思和功夫。皇甫嵩见状,立刻收起了对黄巾军的轻视心理,转而认真应对起来。

为了激励士卒,皇甫嵩将自己的中军,布置在了靠近前阵的位置,并且将自己的佩刀,送给了陈国相骆俊,然后向全军宣布:全军将士,必须坚守住自己的阵地,即便是战死疆场,也决不允许后退。士兵后退的,队正可以当场将其斩杀,队正后退的,屯长可以将其当场斩杀……依此类推,若是军司马、都尉、校尉一级后退的,皇甫嵩将会命人前去,将其当场斩杀,而若是皇甫嵩自己后退了的话,则授权陈国相骆俊,将其当场斩杀。

军令一出,全军无不悚然。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汉军的将士,果然是宁死不退,牢牢的挡住了黄巾军一拨又一拨的攻势。

当然,在这种情形下,汉军所承受的伤亡也非常的大,整个阵线上,不断的有因伤亡过大而出现的缺口,在黄巾军最为逼近的时候,就连皇甫嵩的中军,也遭到了敌人箭矢的袭击。

面对这种情况,皇甫嵩依旧沉着冷静的指挥着部队,在他调度下,后军一队队的士兵,有条不紊的上前补上了前阵的缺口,而若是一时补不上的,则由护军司马傅燮,带着中军的精锐之士,前去救急。

然而,随着战事的进行,皇甫嵩手中的兵力越来越捉襟见肘了,而护军司马傅燮,更是疲于奔命,不得片刻歇息。每一次经过中军的时候,皇甫嵩都能看到,傅燮身上的血迹越来多,也不知道是敌人的,还是傅燮自己的;他身上所披的扎甲的甲片间隙当中,嵌着不少折断了的箭矢,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刺猬一般。

皇甫嵩虽然心中关切,但是,在这个当口,他却没法让傅燮停下来歇息,检查一下有没有负伤,甚至,连关切的话语都没法说出口——全军上下,都在苦战之中,身为主将,又怎能偏爱一人呢?

战斗从早上巳时(早九点)前后开始,一直持续到了下午的申时(三点到五点),两军的士兵,都已经疲累不堪。然而,彭脱却不愿意就此罢兵回营,各自歇息。做为主攻的一方,彭脱所遭受的兵力损失,比汉军还要大,如果就此罢兵的话,彭脱很难想象,在经受了如此一番重挫之后,自己的部队,还有没有那个信心和胆气,再与汉军如此激烈的正面交战?

如果失去了锐气,兵力上又不再占有那么绝对的优势,恐怕自己就很难再像今天这样,在战场上压制住汉军了。

此刻的彭脱,总觉得只要自己再加一把劲,多投入一些兵力,再发动一波进攻,就能将阵线已经岌岌可危的汉军打垮。然而,虽然他一次又一次的投入了兵力,发动了攻势,可是汉军的阵线,却像是大浪中的礁石一般,虽然屡屡被浪潮淹


状态提示:第234章 豫、荆二州的战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