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史上最牛召唤>第254集:通天!通天!
元之力分化阴阳,五行幻象,互相旋转,从慢到快,不片刻就迅速旋转开来,吸力倍增,涌入体内的邪异真元之力速度再增。并同时沟通天地精气入体,只一瞬间。天地精气便从已开发贯通地十二正经上的所有穴道一起涌入。这样的经历,他在吸收妖兽内丹的力量的时候。已经有过一次,可以说是驾轻就熟。沟涌天地精气入体是用来增加自身可控制的真元之力,他不知道邪帝舍利内的邪异真元之力与元精的储量到底有多大,所以先提前做好准备,以免措手不及像上次贸然修炼长生诀那般失去对真元之力的控制。而相对于修炼长生诀,为求与北冥神功合二为一的恐怖难度,邪帝舍利地精神力入侵就显得有些小儿科。不过两者也是各有千秋,修炼长生诀是因为两种武功的真元之力不能相互融合。强行修炼会有可能造成真元之力相互冲击,形成伤害。而邪帝舍利内所存有的则是历代邪帝心中的各种邪恶思想。有血腥、有暴力、有凶恶、有恐惧、有疯狂,也有各种淫邪情景的诱惑。

相较起来,反倒是邪帝舍利的精神入侵对段岳来说更具危险一些。因为,邪帝舍利内全部都是历代邪极宗邪帝的邪恶思想。这些人多是邪极一时的人物,内心想法之黑暗邪恶让人难以想象。段岳也是人,许多阴暗他心中有时也曾想过,他所直面的是人心最深处的阴暗面,那些黑暗邪恶地思想与各种**至极的画面不断地冲击着他的心灵。一个不小心。他便会被某个想法给诱惑,心神立告失守,界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守的相当艰难辛苦。非但要抵御这些想法的诱惑,更要战胜自己心中的阴暗与邪恶。这对于他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邪帝舍利”乃是第一代邪帝谢泊。为寻找一套有关医学的帛书,无意中于一座属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墓内发现的陪葬品。邪帝舍利被谢泊发现时。是放在墓主所枕后颈之下,满布血斑,晶莹斑驳,因属晶状地半透明特质,故归类为黄晶,事实上它和任何黄晶石都有很大地差异。

最惹起谢泊兴趣的是此晶球似乎蕴涵某一种奇异地力量。经谢泊长期试验,得出一个惊人的发现,就是晶球拥有吸取和储存人类真元和精气的奇异特性。这个发现对于他来说,实在是非同小可。

道家有所谓三元,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而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正是整个道家的修炼过程。在元精、元气、元神的三元中。元精乃一切的根本,元气和元神是把元精修炼提升而得。元气和元神因每个修行之士际遇和方法不同,各有差异,元精却并无分歧。

这一发现令谢泊欣喜若狂,经多年钻研,终创出一种把元精注入晶球得方法,那时他离大归之期不远,遂在临终前把元精尽注球内,并嘱下一代找出提取球内元精的方法,自此晶球被命名为“圣帝舍利”。

这带来魔门两派六道中邪极宗最头痛的问题,像谢泊这样博学多才,识见超凡,拥有大智大慧的人实属百年难得一见,历代继承者虽殚思竭力,千方百计,仍像坐拥宝山,分享不到半点好处。且因不得其法,令舍利不断吸取各式各样有害或无害的元气,令问题更趋复杂,更难解决。

不过历代邪帝,只要非是横死者,临终前均依遗训把元精注进舍利内,这亦成为邪极宗历代宗主所选择的辞世方式。

因为种种变化,研究如何提取舍利元精成为高度危险的事,一个不好,动辄有走火入魔之险。间或有人能提取舍利内有益的元气,确能令功力倍增,这事实使历代传人更是锲而不舍。至于如何提取舍利内的元精,则仍是一筹莫展。直至向雨田出,以天纵之才,修炼“道心种魔**”,忽然悟出提取舍利元精之法,谢泊的梦想才得以实现。

舍利内的杂气是开放的,只有元精才是封闭的,与舍利内庞大杂气交通的方法,就是通过真元的交流。要汲取舍利内的杂气并不困难,问题是无法控制杂气输来的份量和没法子过滤随之而来有害无益的死气和邪气。

这两点对于段岳来说都并不成问题,虽然他也无法控制杂气输来的份量,但这些杂气却并不能一股脑儿的全部涌来。进来一股便被他的北冥神功转化一股变为了他自己的北冥真元,此长彼消,他的真元之力越来越壮大,后面进来的再大也只有被他的真元给吞吃掉的份儿。更何况他还有更庞大无匹的天地精气做后盾,即便不能立马吞吃掉,也会慢慢消磨掉,并不能对他造成伤害。那些死气、邪气。管你有害无害,也全部毫无例外的被吸收转化,根本无需过滤。

吞噬、吸收、转化,这就是北冥神功的特点,也是最为厉害高明的一点。所谓“海纳百川”,管你是什么水,汇到了海里最终都会变成海水。

魔门中也同样有吸取别人功力的各种邪功异法,但不论施术者如何高明。吸取他人真元之力只属辅助或暂时性质,从没有人能真的把别人数十年功力永久性的据为己有,并大幅和无休止地增加自己的功力。就算能办到,由于真元之力本质的差异,只会是有害无益,动辄有走火入魔之祸。…。

较高明是通过男女采补之术,吸取对方元阴元阳,但仍只是辅助性质,其中不无风险。非是上乘之道。

但北冥神功却是例外,它不但能将别人的功力永久性据为


状态提示:第254集:通天!通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