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洋,在夜色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安静。今夜无风,无涌,无浪,连海中的生物似乎都已在静谧的海水拥抱下沉沉睡去。
在北纬53度,西经165度附近的洋面上,静静停泊着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的特混舰队,该舰队由伊甸西海海军的六支舰队共七十三艘战舰组成,除第三舰队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继续在神罚之桥跟踪兽人先头部队之外,几乎伊甸西海海军的所有战舰全都云集于此,舰上灯火全熄,舰员一律禁止交谈,连侦查狮鹫和噗噗都戴上了口勒。甲板上所有的大口径床弩,全部装上了专门对付空兽的穿甲爆破弹头弩箭,炮口整齐地对准西面的天空。魔法师在净土空间中养精蓄锐,等候着这场在他们生命中从未经历的旷世大战。
阻击地点的选择是经过精心考虑的,敌人到达此处时,巨龙已经拖着水翼运兵船低空飞行了数千公里,蛮族士兵也在超高速行进的船上颠簸了一整夜,两者的体力都降到了最低点。同时,双方遭遇的时间正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敌人的戒备心理和视野范围也都降到了最低,此时发动突然袭击,无疑会取得最佳的战果。
由于担心泄密,老匡没有安排任何一艘平行者的战舰参与此次外海阻击——对于平行者内部的保密工作,老匡可不认为他们做的有伊甸做得那么好。他甚至没有对平行者的海军和陆军进行大规模集结,只是抽掉了部分精锐舰只,在数百公里外的采离镇附近海面游弋,同时下令陆军进入橙色警戒状态,待敌人行至半途时再行集结。这样安排,势必会导致敌军登陆时我方的准备不充分、阻击兵力不足,但与被敌人发现伊甸的阻击计划而取消渡海的结局相比,这样做是完全值得的。平行者的力量虽然强大,但毕竟老匡统率他们的时日尚短,不能像指挥伊甸部队那样如臂使指。对于此次事关重大的渡海战役,老匡觉得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更有把握。
在北纬74度,东经10度附近的风暴之洋洋面上。同样停泊着一支规模庞大的特混舰队。这支舰队不但集结了伊甸东海海区的所有大型战舰,还掺杂了十七艘由大型货轮临时改装而成的狮鹫航母。在每艘航母的舱内,都藏匿着三百多头狮鹫,当所有航母上的五千多头狮鹫在空中汇聚时。天空将星月无辉,就算是巨龙也要为它们恐怖的数量而胆寒。
老匡将伊甸空军的兵力全部配备在东海伏击圈,自有他的考虑。敌人一旦突破西海伏击圈,那时还有近海的平行者舰队以及采离镇强悍的“平行法则”部队可以对敌进行二次打击。相比较而言,东海舰队却缺乏后继之力。只能依靠伊甸本身的力量,靠陆军在滩头阻击敌人的登陆。为此,老匡将伊甸空军全部调到了东海,一是为了加强东海伏击圈的战力;二是因为尽管风暴之洋的渡海航线较短,但因为气候的缘故,巨龙在风暴之洋上空飞行反而比在寂静之洋上飞行要花费更多的体力,在这种情况下,动用伊甸空军与巨龙进行肉搏的损失将会更少一些;三是因为狮鹫这种玛斯沃尔大陆的飞行生物。本性中就缺乏与巨龙对抗的勇气。只有在聚集了庞大的数量后它们才敢向空中的霸主发动攻击。如此一来,如果将空军分为两队,每一队的狮鹫数量都不会太多,一旦在战斗中损伤过重,狮鹫们很有可能彻底丧失与敌抗争的勇气而溃散,这种局面无疑是老匡不希望看到的。
尽管把空军的全部力量都放在了东海。但综合对比两片伏击圈的实力,老匡还是感到东侧的力量要弱于西侧。毕竟平行者陆军的实力是伊甸陆军所无法比拟的。而且,老匡还直觉地认为。圣战神使出现在东侧的可能性要大于西侧。因为不管神使的脑袋现在归阿木管还是归维多利亚管,她俩最恨的都是伊甸;从战争的长期性考虑,先踏平伊甸也比征服采离镇更有战略价值。为此,老匡不但安排了狮鹫航母在海上助阵,还抽调了隶属陆军的大批屠龙弩和攻城床弩,安置在伏击圈附近的岛上。此外,老匡还亲帅韩扬、沃克等多名顶尖高手,也登上了铁钩上将的旗舰“重生号”,大家枕戈待旦,专门等候大鱼上钩。至于身手不是太出众的好汉和钢铁兄弟会成员,则大多被安排到了西海舰队的军舰上,毕竟大口径床弩的威力,只有配备了这些人形火控系统后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多一名t
59,就有可能多射落一头甚至几头巨龙。
当然,上述的安排都只是伊甸的硬实力。熟悉老匡的人都知道,如果某场战役没有掺杂阴谋诡计,全是靠硬实力与敌人硬拼,那这场战役的指挥家,一定不会是老匡。
大战之前,无数关于敌方的、我方的情报通过各种渠道纷至沓来,然而,在沃克的c3i系统梳理下,纷杂的信息变得井然有序,让指挥官一目了然。在众多情报中,最有价值的无疑来自于身处运兵船上的好汉铁笛仙马麟和矮人首领史特拉肯。
先史特拉肯。这位银刃的亲兄弟,为了克莱克特城矮人的生存甘愿背负骂名数十年的前任矮人王,在决心报效伊甸后,毅然毁容,与银刃联袂前往圣山卧底,并在短短数月内和银刃并肩成为圣战大军两大矮人部落的最高首领。在九月底收到老匡传递的秘密讯息后,史特拉肯就开始联合银刃着手准备此次大战。
当时的形势是,矮人部队仍由三方势力构成:第一势力是由银刃率领的矮人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