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穿越重生>1949我来自未来>第二百一十六回 左营

感谢热情书友lz880210,残阳6878,的精彩打赏,谢谢大家!

求订阅!求红票啊!

【216】左营

轰八师代理师长杨涛正在检查着轰五的加压舱仪表,准备给驾驶舱加压。

他虽然很年轻,只有28岁,但却已经习惯了轰炸机内160分贝的噪声环境。在回国之前,杨涛在苏联接受培训时,驾驶的是图4“公牛”轰炸机,这是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的苏联山寨版,四发螺旋桨的图4“公牛”远程轰炸机内的噪声达到220多分贝,这种条件下,连面对面说话都几乎听不到。相对公牛来说,轰五的噪声已经很低了。[

作为这批留学苏联的轰炸机飞行员中的佼佼者,回国之后,杨涛就被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接去详谈,并给了他一个使命,组建中国第一个轰炸机师。

杨涛忘不了自己第一次见到轰五时的情景。那是去年年底,空军刘司令员带着他来到北都南苑机场,一百多架轰五整齐的排列在刚刚修建完成的的停机坪上,这整整齐齐而又密密麻麻的壮观景象,让他想起了在苏联留学时看见的苏联航空军基地机场的样子。

冬日的阳光打在铝合金机身上,仿佛沙沙作响的折射出银色的光芒。杨涛陶醉于这金属丛林其间,他的血脉在沸腾,他的青春力量在迸发,年轻气盛的他对身边的刘亚楼司令员立下军令状:

“司令!我一定在三月底前,培训出第一批轰五飞行员,组成一个轰炸机师入役。

两周前,杨涛提前完成了他对刘司令员的承诺,带着第一批轰五飞行员组建的轰八师,正式入役。这是共和国空军力量的一个飞跃,从这天起,新中国有了师团级的前线轰炸能力。

“高度5000米,速度700公里每小时,全团进入巡航状态,各机注意相互距离,保持双箱型编队。准备和轰一团汇合。”杨涛一板一眼的下达着指令。

随着杨涛的指令,轰八师轰二团第一第二两个大队的轰五喷气式轰炸机组成了两个边长为4机的正方形,从地面看去,两个箱型叠在一起,像是一个“吕”字的造型。

“这里是轰一团,这里是轰一团,高度5000,速度700,请师长指示。”线电中传来马伟铭的声音,轰一团目前没有团长,而是由马伟铭这个副团长代理团长职务。

因为在之前的轰炸舟山岛沈家门战役中,马伟铭驾驶的唯一一架参战的轰五轰炸机表现突出,上级决定,由马伟铭担任轰一团副团长行使团长职权,而团长之位暂时空缺。毫疑问,这次轰炸高雄左营军港的任务如果成功,马伟铭将被任命为团长。

“轰一团注意,我是师长杨涛,我轰二团正在向你靠拢,请保持箱型编队,准备与我二团汇合。”

“轰一团收到。”

“这里是空五师,这里是空五师,我一团二团已组成一字型截击机编队,目前已抵达你轰炸机集群上空,高度9000,速度800,已经进入巡航。”此时线电中又出现了空五师新任师长王海的声音。

“轰八师收到,请保持高度,为我轰炸机群护航。”

“空五师收到,正在执行护航任务。”

随着分别从福州和厦门起飞的轰八师一团二团的汇合,48架轰五组成的四个箱型编队浩浩荡荡的在天空中汇集成一个田字型。

他们的上方,空五师的48架歼五和歼六组成的四个一字型编队在9000米高度依次排开,守护着下方的轰八师。

96架战斗机与轰炸机终于在地面雷达与空中指挥员的引导下,在台湾海峡的上空组成了大规模编队,96架银色喷气雄鹰呼啸轰鸣着,发出隆隆巨响,遮天蔽日的向着台湾高雄左营军港直扑过去。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此时正在北都通过前线电报,关注着新中国空军第一次出动的大规模轰炸机集群式轰炸行动。正如战前刘司令员在作战会议上指出的一般:

“此次轰炸是对新组建的轰八师的一次考验,如果说轰八师第一阶段的组建解决了“能不能飞”的问题,那么这次行动将考察轰八师“能不能打”。”[

主席出席了战前的空军最高会议,在会议上指出:“空军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不是在空中彻底压倒敌人,而是要辅助海军和陆军,夺取更大的胜利,歼灭敌有生力量,解放东南沿海岛屿。”主席还要求空军要加大培训力度,以老带新,扩大已有的九个航校的规模。

并且主席还给

此次行动的总指挥部设在福州,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将军已经亲自坐镇于此指挥。在小强采购的高性能雷达的指引下,常副司令员密切关注着战局。

常乾坤将军1926年去苏联学习后,曾经担任苏联红军独立航空队领航员,深知轰炸任务中,领航员是任务最重的。

此刻,常乾坤将军口中默念道:“郝亮、马伟铭,你们的8001可得争气啊。”

由于福州有着强大的雷达指引,轰炸机群不用进行单一的仪表飞行,可以根据基地雷达发回的参数,非常精准的修正路线。一个小时之后,轰炸机群已经从南面绕过澎湖列岛,开始向着高雄左营军港飞去。整个轰炸集群目前已经升高到了万米高空,他们已经看见了陆地这就是台湾了。

台湾左营内港,

从昨天起,从东南陆地上吹来的微风就把海雾驱散的干干净净,从天空俯瞰下去,数战舰和炮艇密布排列在内港码头中,挤得满满当当。在日本海军被美国肢解之后,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六回 左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