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庄户人家正是农忙的时间,夏至赵田赵秧和叶永知一伙人,经过十六日的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阔别了大半年的南郡,见到久别的亲人。
彼时,田家、赵家、刘家早在十天前就得到了喜讯,如今只盼着赵田他们归家。自从得了夏至他们已经在归途中的消息,早在前几天就忙碌了起来。
虽然是赵田和赵秧是外孙,但是李氏和老罗头看的一点不比自家孩子轻。这么多年赵田和赵秧常年在外读书,为了来回方便,在田家的日子甚至比在赵家的日子都多。田家孩子有的赵田和赵秧有,田家孩子没有的,赵田和赵秧也有,就是田老大他们更是时时督促赵田他们学业上的事情。
虽然大家嘴上没有说什么,当时赵田和赵秧能有如今的成就,田家要占一大半的功劳,近的不说,就说远的,要不是夏至提议并且借钱给赵家,赵田和赵秧如今还在田里下死命的干活呢,哪里有如今的衣锦还乡啊。
这些道理,赵家人自然十分清楚的,不仅记得清楚,赵家人还记在了心上。因此在接到喜讯的第二天,赵父赵母就带着儿子和媳妇以及孙女赶到了田家。“亲家大哥,如果没有老四家的夏至丫头,哪有田儿秧儿的衣锦还乡啊。如今田儿和秧儿不在。要是在的话,我也得让他们跪下,如果不是怕别人背后说孩子四舅的闲话,我们老两口都想给满喜夫妻俩跪下。
咱来赵家虽然没有什么本事,祖辈上都是土里刨食的,但是我们有良心,赵家能有今天的日子。得多谢满喜夫妻啊。我得教他们记恩,不能忘本!”
赵父虽然平时寡言少语。但是却是个肯干事的人,说出来的话也是一口唾沫一口钉,让人信服的很,此时他带着一家子老小来感谢田家这么多年对两个孙子的照顾。自然是十分真心的。
当然了郑氏和田老四无论如何不能真的让姐姐姐夫向他们磕头的,最后拗不过赵父赵母,只找了个折中的方法,让赵苗代替赵田和赵秧向郑氏田老四磕三个响头,等赵田和赵秧回来,正式向郑氏和田老四磕了三个响头,才算作罢,当然这是后话。但是赵父和赵母为了答谢田家,愣是要让第一席在田家开起来,李氏和老罗头推辞不过,再加上心里着实高兴两个外孙有了好前途,也想好好热闹热闹。便点头答应了,不过却要求开席那天赵家一家都要过来方才行。
所以在夏至他们还没有到家的前几天。田家就开始忙碌起来,田家两个外孙都考中了二甲的进士,且其中一位还是二甲第六名,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
当喜讯传开的时候,整个南郡可谓炸开了锣,眼看着赵田和赵秧要发达了,人人都不愿意落后与人,稍稍有关系的就开始上门祝贺,没有关系的更是找关系也要上门送贺礼。
赵田和赵秧他们回家的当天,更是有许多人上赶着上门,好多甚至田家、赵家、刘家并不认识。夏至只看到郡主府门前,宽阔的大马路上站了一溜排的人,个个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们的马车,恨不得要吃了他们似的。
虽然早想到赵田和赵秧这次回来的声势不小,却也没有想到有这么大。不过夏至也只来得急这么胡乱想一想,因为马车很快的到了府门前,看到亲人们的激动,让夏至立马忘了之前想的是什么。
相比赵田和赵秧面前围着的人,夏至这里的人真算是稀少的,就连老头和田老四他们都因为人多事情杂,居然没和夏至说上一句话,就被拉着扯着进了门。
不过好在夏至不是一真正出远门归家的十五岁少女,她更多的是体谅老罗头他们。郑氏自从夏至离开南郡就一直担心,后来收到书信,知道一切都是误会,夏至不仅见了皇帝,皇帝更给她和林云雷赐了婚,她这心里才算是真真的放下了。
但是到底没有见到夏至的面,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所以等到知道夏至抵家的日子,她早早就期盼着了,今天一大早更是和妯娌一起站在这里,就盼着夏至早点到呢。
“好好好!”郑氏见夏至经过舟车劳顿,脸色红润,身上也长出了些许肉来,再也不复离家时苍白无血色、身无二两肉了,提着的心才算放下了,想来夏至是真的过的好,之前信上的必不是虚报。
“阿娘,我想你了!”
夏至下了马车,首先跨上郑氏的胳膊,将头枕在了郑氏的肩上,撒娇的说道。又见一旁站着的王氏林氏和刘氏,吐吐舌头俏皮的说道,
“大伯娘,二伯娘,三伯娘你们想我吗?”见他们身后没有田立春她们的身影,便又问道,
“阿姐、阿妹她们去了哪里,怎么不见他们来接我?”田家男孩大的肯定上私塾,小的更本好抱不出手,他们不再夏至可以理解,田立春她们不来接她就很奇怪了。
“都多到了,还像个小丫头一样!”郑氏揉揉夏至的头,有些宠溺的说道,
“你大姐他们不方便,你阿妹他们还小,我们不放心放他们出来!今天人多,我们没及时间看顾他们,磕着碰着便不好了,他们此时应该都在立春的院子里,你回去自去看她们就是了,今天为了庆贺你两位表哥高中,咱家来了好多人,你没事也别出来,等到晚上人走了咱们再说说话!”
虽然很好奇,为什么田立春他们不方便,不过夏至还是老实的点头回府,见郑氏她们还有是,便没有让她们陪着,自己回了院子洗漱一番不说。
等到夏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