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都市现代>清和>第二百二十四章

朝廷船队归来,在南京引发的热潮久久不息。

两年远航,郑和王景弘与侯显率领的船队,分别造访西洋诸多岛屿,并沿福建南下,途经占城暹罗,首次自海上造访加异勒,锡兰,柯枝,古里等国,完善海图同时,与十五世纪的印度西南诸邦国建立友谊,开展贸易。

大多数时候,双方可以互惠友好,各取所需。船队获得香料宝石,粮种木材。番邦君主和平民得到大明物产,皆大欢喜。

少数极个别人士,如锡兰山王亚列苦奈尔,贪心不足,妄图以卵击石,挑战大明威严,占船队便宜,郑和自然不会客气。其下场只有一句话可形容,偷鸡不着蚀把米。

遇上郑公公心情不好,或是护卫船队的官军气不顺,如亚列苦奈尔之辈,米都拾不着,直接命留下,家抄掉,充作船队“损失”。

永乐六年春,郑和船队离开古里,再次扬帆远航。船员通过星图和司南辨识方向,寻找孟清和所言的海外大陆。

船行途中,几次遇到海上-风-暴,折损数艘商船,好在人员伤亡不大。

风-暴-停歇,巧遇大食商船,借机寻到两处无人岛屿,一处可充作天然海港,宝船亦可停靠。因无法确定岛上情况,且此行另有目的,郑和令书吏在海图上一一标记,与同船官员商议,决定暂不遣人上岛。是否在岛上驻军设立海港,可留待回京之后,由天子圣决。

经陈祖义一事,郑和对海盗深恶痛绝。

下令船队经过处,遇有海盗出没,奉行一个原则:犯天威者,灭掉。望风而逃者,追上灭掉。

通过审讯俘虏,船队寻到多处海盗藏宝地。因海湾狭窄,宝船福船都无法通过,两马船往来三四次,方才将海盗藏宝搬运一空。

换成原来历史上的郑公公,十有八--九不会做出抢劫海盗这档子事。

无奈,永乐朝空降一个兴宁伯,大明的历史,郑和船队的历史,终将被蝴蝶翅膀扇到另一条轨道。

“赔本的买卖不能做,利润不高的买卖挑着做。”

“没利润,务必压榨出利润!”

“送到门口的金银财宝,不要白不要。”

“海盗非善类,吾等所为实乃替天行道。”

书吏下笔如飞,记录下郑公公种种壮举,不忘运用春秋笔法,尽量加以美化。

上呈御览,总要润色一下。

郑公公改变观念,广播恩德变成恩威并施,送钱变成捞钱,谁对船队不客气,船队就对他更不客气。再遇到爪哇岛-杀-人-抢-劫-事件,送钱赎命的机会都不会再有。

六万两黄金?

六十万两一样灭掉!

大明船队如一头海上-巨-兽,一路乘风破浪,彻底打响海上名头。

甭管西洋诸岛还是大食海商,无论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奥斯曼帝国,还是正吊在中世纪尾巴上的欧罗巴诸国,都必须接受一个现实,马可波罗游击描述的黄金之都,已经换了新主人。强大的皇帝统领着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

匈奴人早成为历史,蒙古铁骑也不复上世纪声威。

瘸子帖木儿死去之后,他创建的-帝-国日益衰落。金帐汗国四分五裂,正统地位逐渐被白帐汗国取代。

庞大的明-帝-国屹立在东方,广阔富饶。那里有精美的瓷器丝绸,食物更是美味无比。那里的人文明高雅,熟知礼仪。在这个伟大的国度面前,欧罗巴的国王和皇后活像是乡下种地的土财主。

不,比起明-帝-国的财富,向商人借债的国王王后,连土财主都称不上。

随着郑和船队的两次远行,关于明朝的各种传说愈来愈多。

即使郑和船队未曾造访欧洲,即使只是极少数水手口述,描述中不乏夸张成分,却连王室贵族都深信不疑。

大明的富饶神奇令人无比向往,甚至提前引发欧洲人寻找新航路的热-潮。先行者依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这一点,恐怕连孟清和都没有料到。

只不过,无论提前多久,优势都在大明一边。

大明的财富,足以支持船队完成多次远洋航行。永乐帝的支持,为船队发现新航路提供了必要条件。

论造船和火器技术,目前的欧罗巴更是拍马不及。

如此天时地利人和,还不能赶西超葡,将欧洲探险家们碾成渣,不用孟清和鄙视,郑公公会拉着王、侯两位公公一起纵身大海。

无他,没脸见人。

船队在福建抵岸时,部分商船便已自行离去。

行到宁波海港,朝中文武和宗室掺了分子的海船陆续卸载货物,等候各府安排车辆人力拉载。

一幕排队取钱盛景,再次上演。

十去五六,船队的规模仍十分庞大。

只因随行的海外使臣队伍实在太多,专用来装载贡物的海船就不下二十余艘。

另有大批金银香料奇珍异兽,从海外拉回的木料,以及孟清和特地交代的药材农作物,单是队伍进城就足足耗费两日。

日-暮-关闭城门,落下吊桥时,尚未进城的队伍,只能集体在城门下扎帐篷过夜。

十二月的南京冬雨夹着雪花落下,湿冷之气浸入骨髓,万分考验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

天子仍在行驾途中,南京六部和鸿胪寺官员不敢破坏规矩,擅自在夜间开城门。可如果把人冻出个好歹,尤其还有不少外国使臣,传出去,实在有碍大明的对外形象。

经连夜商讨,鸿胪寺和光禄寺加班加点,通过城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四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