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喋血北国>第三十四回失败的教训

宋辽两国的战争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幽云地区,幽云地区使宋辽双方互不相让,连年兵火,战乱不已。对于-个马上民族来说,幽云地区对他们至关重要,他不但是契丹的南大门,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一半以上的税赋都来源于此,丢失幽云地区,就丢失了契丹的基赐根本,这就是契丹为什么拼死保护幽云的原因。而对于宋朝来说,幽云地区同等重要,因为幽云地区历来都是中原王朝的版图,丢失了幽云你就意味着领土的不完整,也就意味着国家的不统一。同时幽云地区有很多的关隘要道,万里长城就在幽云地区,他也是中原王朝抵抗北方马上民族入侵的第一道屏障,是北大门,没有了幽云地区,也就是说中原王朝没有北大门,大门洞开那是何等危险的事情!

再一个说宋太宗杀兄自立,-直都是遭到人们的非议,在赵匡胤当政的时候,赵匡胤没有统一南方的吴越、闽漳还有北汉,没能收复幽云地区,赵光义一直一来都怀揣一个梦想,就是超过他的哥哥!现在南方的吴越、闽漳他的哥哥没有收复他收复了,北汉他的哥哥没有收复,他又收复了,他如果再能收复幽云地区,他的功绩就超过了他的哥哥,那么他杀兄自立的事情谁还再会去议论!这就是赵光义为什么拼死去收复幽云地区的原因!

但是宋朝对辽的用兵至多都是局部战争,总的来说胜的少败的多,而且败的相当惨_梁河和雍熙北伐的两次大败,使宋朝几乎丧失了全部的主力精锐部队,宋朝只好由全面的进攻状态转入消极的防守状态!

宋朝为何在两次北伐中都失利,是宋朝的实力不行吗?

据《宋史》记载,宋太祖后期开宝年间(公元968年——公元976年)宋朝共有军队三十七万八千人,而禁军马、步军十九万三千人,到宋太宗时期全*有军队六十六万六千人,而禁军马、步军共三十五万八千人,比宋太祖末期时兵力将近一倍。而辽国同时期兵力没有三十万,就兵力而一言辽国的兵力只不过是宋朝的一半,宋朝战败没有道理啊?有人说辽国的铁骑骁勇,我们可以分析-下,辽国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经济基础就是畜牧业,而畜牧业是-个很不稳定的行业,辽国人居无定居,受风雪等自然灾害影响大。而宋朝就不是这样,宋朝的经济基是农业、工商业,宋朝人居有定居,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从这种意义上说辽国人比不上宋朝!

虽然从综合实力上来看,宋朝的实力优于辽国,但是战争是-门综合的艺术,他不但要看-个国家经济、兵力还要看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以及最高指挥者的指挥能力和前线指挥员的临场决策能力!

咱们先看看两国的政治状况如何?

辽国自耶律阿宝机神册元年(公元916年)建国以来,国势其实-直处于上升状态,他们的君王除了那个人称“睡王”的辽穆宗耶律璟比较昏庸以外,其它的君王都比较贤明,他们也比较有作为,耶律阿宝机作为第一代君王他建立了契丹国,他的儿子耶律德光进-步统一了契丹,皇位到了辽世宗耶律阮手中,他任用耶律屋质对契丹进行改革,使契丹由原始社会-下子进入了封建社会。辽景宗耶律贤统治时期取得了高梁河大战的胜利!

而宋朝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和宋太宗赵光义两个时期,国家-直处于战争动荡状态,宋太祖平西蜀,灭南汉……直到赵匡胤时国家南北仍有几个政权没有收复,到了赵光义时期,他平吴越收闽漳,伐北汉接着收幽云,这样一来国家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老百姓没有休养生息的时间,这和以逸侍劳的辽国相比,优劣立现!

另外宋太宗对武将猜疑心非常严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历来的用人原则,而宋太宗却不是这样,当年弭德超诬告曹彬,虽然有佷多人说情,但是曹彬最后还是被罢免了!有一回赵昌言被任命为川陕都部署,他有说赵昌言有反相,宋太宗就派人在赵昌言上任的途中把他停职了!你如果用人时总是猜疑,这会造成自己内部的不团结!

宋太宗刚愎自用,部队在前线作战,他发结前线指挥官“阵图”,这就有很大的问题,部队在前线作作战用,山川、地形都会有很大的的变化,战场的形势也会瞬息万变,前线的指挥员必须根据战场的形势作出临时的判断,而“阵图”却是死的,在满城会战时,要不是李继隆临时作出判断,改变了皇帝的“八阵图”,把队伍一分为二,那一次定败无疑!

作为皇帝对前线谍报判断也有问题,赵光义得到贺怀浦父子的边关谍报,就错误他认为辽国“太后专权,宠幸用事,大臣大附,主幼国疑”于是便认为萧太后下嫁韩德让,辽国“男宠”祸国,于是便错误地发动了雍熙北伐,实在有些草率!失败也是能预料到的!

而宋太宗派出三路北伐大军,由曹彬率领东路军吸引辽军,而抄,先占领山后九州而后三路大军共同围攻幽州这个战略企图看似完美,其实也存在很大问题!三路大军同时进军,他们三路大军每一路之间都相距千里,他们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进攻时间表,什么时间打到什么地方,彼此都联系不上,要想同时都打到幽州,实现对幽州的一次性包围,何其难则!再说潘美和杨业的西路军十万人马其实也很少,因为他们要攻打九个州城,即使他们每城必下,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拿下一城你就要分兵留下


状态提示:第三十四回失败的教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