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枫和曲晓玲没有回酒店,而是来到了几公里外的外滩情/人墙。
情/人墙源于泸市外滩。所谓的情/人墙,实际上就是一道用水泥砌的防洪墙,但这儿却是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泸市最浪漫的地方。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成百上千对青年男女,就会悄然出现在外滩,开始上演如今的人们无法想像的“集体恋爱”的话剧。泸市外滩“情/人墙”,承载着一代泸市青年的浪漫记忆。为了迎接泸市世博会,这个20世纪80、90年代扬名海内外的泸市滩最浪漫的角落,将被全新包装,有望成为再度受到沪上时尚情侣热捧的浪漫“新贵”。
泸市情/人墙产生的原因:
泸市生存空间狭小
原先,泸市人普遍住房条件窘迫,两代人或三代人同住一室习以为常。男女青年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如果上对方家里去,就必须在那些家人的目光关注下呢喃低语、其尴尬可以想象,没奈何只能到户外去。公园除了盛夏,晚上一般都不开门。夜公园开放期间,黑灯瞎火的地方也经常有民兵、纠察、联防队员来巡逻,以保证公共场所不受污染。那时又没有咖啡馆、酒吧、舞厅可泡,故而情侣们大量涉足的活动场所只有马路,于是“荡马路”就成了谈情说爱的代名词。情侣们荡马路自然愿意荡到人迹稀少、灯光昏暗的所在地。
社会治安情况较差
到冷僻角落容易遭到抢劫或流/氓阿飞的侮辱,或者纠察们过分热心的保护,不管情侣们是奋力反抗还是拔脚逃走,结果总是留下一段心有余悸的记忆,因此泸市的情侣们不约而同地要找一个既隐蔽又安全的地方。外滩“情/人墙”就这样慢慢地自然形成了。这里的安全是不言而喻的,而隐蔽却是泸市人用心灵共同搭建出来的。客观条件也有一些。趴在防洪墙上,脸朝着黑黝黝的黄浦江水,局外人,只能看到背影,给熟人认出的概率少了许多。但重要的是一种集体的心心相印,一种共同参与创造适合生存(谈情说爱乃生存一大内容)氛围的勇敢精神。
为了迎接2010年世博会,泸市外滩的改造工程也已全面铺开,并会在世博会之前完成。而被市民称为“情/人墙”的外滩空厢平台这次也会被全面改造,陈旧的地面将全线更换统一的花岗石地面,而平台的围墙这次也将全部拆除,都统一换上复古的亲水栏杆。届时,全新亮相的外滩“情/人墙”不仅浪漫气息不减,还能更好地与周围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相互辉映。
情/人墙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恋爱场所,在这儿,没有人打扰你,也不用担心会碰见熟人,因为大家来这儿的目的都很明确,那就是谈情说爱来了,旁若无人,一门心思,因此也不怕别人笑话你。即使陷入热恋中的人们忍不住做出一些亲昵的举动,如握手、搂腰、亲吻,别人也会熟视无睹。所以在这儿谈恋爱,既安全又轻松,既浪漫又不用任何消费,而且面对的是可以见证神圣爱情的母亲河黄浦江。试想,明月当空繁星点点,江波闪闪摇曳倒影,清风阵阵沁人心扉,身边簇拥的是心爱的人儿,那小布尔乔亚的味道浓得不得了哦。1978年的某一天,有好事者在黄浦江外滩北京东路到南京东路一段200米长的江岸边作过统计,有600对情侣在谈恋爱,平均一米距离就有三对恋人6个青年男女。如果有朋友或许要问阿华头,侬迭个泸市土著,当年是否也去过外滩情/人墙?呵呵,我一定笑着对你说,瞧你问的。
当然,在外滩情/人墙大煞风景的事情虽然少,但是也是有的,那就是当时胳膊上带着红袖标的纠察队,他们拿着装有五节一号电池的强光手电筒到处乱照,在恋人们稍稍有一点亲热动作的时候,就大声吆喝!但是,结果往往是煞风景者在千百双不屑的眼神中落荒而逃。记得著名剧作家泸市戏剧学院院长沙叶新,他在成名之前,写过一个独幕话剧《约会》,就写到了这样煞风景的尴尬事:当一对大龄青年男女在街心花园幽暗的深处谈恋爱,两情相悦刚刚想亲热一番,那红袖标出现了,而且还大声呵斥:精神文明!精神文明!!
新景怡人情缠/绵
如今,在外滩情/人墙谈恋爱,已经成为一代泸市青年的甜蜜的往事,情/人墙如今情/人墙水泥做的防洪墙,已经被花岗岩、大理石与铸铁雕花栏杆所取代,但是青春记忆将永久存在。情/人墙是一代泸市青年在寸草不生的水泥地上,用浪漫的爱情创造出来的一片浓荫如被的大森林,让热恋中的情侣得以圆仲夏夜之梦。90年代后外滩情/人墙的概念逐渐被各式咖啡馆、舞厅、茶楼等新约会场所淡化。据调查统计,泸市青年人前三位的恋人约会的地点分别是:新天地、人民广场绿地与复兴公园。不过泸市情/人墙依然灼热。据了解,平均每天20万外滩游人中,情侣大概有两万对。不跳舞,不泡吧,来外滩吹吹风看风景已成为情侣们的新时尚。
既然来到了这里,云枫和曲晓玲手牵手漫步在外滩情/人墙。
一边是倒影灯光的黄浦江,一边是江边城,傍晚的江风拂过丝丝缕缕,曲晓玲靠在外滩的防护栏上,云枫将她环抱在怀里。
“老婆,江边城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江边谈恋爱,玩浪漫。”
“玩你个头,有点冷,就这样抱着我就好了。”
腊月二十八日下午六点半,云枫和曲晓玲来到泸市体育馆,通过特别通道检票后进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