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也照样只能干瞪眼。

陈道元上一次去太平国,留下的印象不错,也经常注意太平国的消息,连前一段时间太平国人口突破二十万的消息也知道。但这点人用来发展工业远远不够。除去老弱病残,剩下的青壮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一名合格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更不是通过简单培训就能胜任的。

而没有点先进的技术,恐怕工业产品也同样只能国内用,若是在市场开放的国家,恐怕国内都不会用。没有先进的技术,不光意味着性能的好坏,还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根本没点竞争性。

在全球市场化的时代,看似市场更为广阔了,但一个成本的优势就能拦住大多数国家的工业产品。

华夏本土就是靠着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忽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代价,创造出了一个工业奇迹。在陈道元看来,已经先提前背上了各种福利报复的太平国是无法与之竞争,又无法获得欧美国家那样的技术优势,太平国的工业除了用于本国消费外,恐怕连非洲市场都打不开。

联想起头一次去太平国,还住山洞的景象,陈道元怎么也想不出太平国能成为工业国的样子。

“除非本土这边大力支援他们!”这个念头不止陈道元想过,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就连本土高层也是笑看太平国为了掩饰这样吹出的大话而低头。

即使不求资金,也得向本土求助专家和相关人才吧。本土高层都准备好了要援助太平国的计划,只等李庠亲自上门谈妥双方在太平大岛利益上的分割方案。

可太平国人根本连这个话题都没有向本土提过,而是直接又创造了一个奇迹,短短时间内就建起了数十个大型工厂。

“很多设备都是世界上一流的!”本土在太平国安插的眼线还传出了这样的消息。

华夏本土要在太平国安插几个眼线太容易了,他们或许无法探听到太机密的事情,但搜集太平国普通的资料却没问题。但就是从那些普通工厂中搜集来的情报都能看到那些世界一流的设备,更不用说太平国可能隐藏着的设备了。

太平国建造了兵工厂的消息瞒不了人,甚至一些机密的工厂也瞒不了人,只是外人甚至那些眼线也无法窥视,但通过那些普通工厂的设备就能猜测到太平国那些机密级的工厂中的设备状况了。

没有求助华夏本土,太平国的工厂就不断建起来,让华夏本土既惊讶又好奇。不由派出了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打着交流支援的旗号,来探查详细情报。

陈道元凭借着以前建立的老关系,被获准进入了刚建起没多久的一处保密等级相对较高的船厂,有了更近距离探查情报的机会。

但是当他真的开始参观后,一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的心态一下子变得郑重起来,甚至开始怀疑他的眼睛。眼前的一切和他之前的担心差距太大,显得有些太不真实了。


状态提示:第293章 建工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