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摊主暂时没有跟苏黎说他二舅舅的情况。反而跟他说你起来当今朝廷,到底是当京官舒服还是外派官舒服?/p
苏黎想都不想的就说是京官舒服。/p
因为,能够做京官的都有一定的本事。否则谁不讨好地,委屈自己跑到这儿来。/p
刘摊主摸了摸苏黎的脑袋。/p
告诉苏黎,这个想法太片面了,不是很全面。/p
当刘摊主正经起来,收起了他那副吊儿郎当的性子。/p
真的,别人会认为他不是个杀猪匠,而是哪个做官的隐士。/p
刘摊主嘟囔一下嘴。/p
“做京官,最大的麻烦,最深的困扰,可能在于比较穷吧。”/p
苏黎不是很能理解,在繁华的京都城里,做大官还有穷这个字吗?/p
刘摊主对苏黎说道。/p
“你那小脑壳里,装的都是那些顶了天的大官。他们那些人自然威风。/p
但其实普通中下层的京官,经济上的困窘、日子中的苦逼,常超出我们的想象。/p
居大不易,在品位相等的情况下,渴望外放当地方官的,人数不会少。”/p
“我们看戏剧,要么是相传的画本子。/p
总看到京城官老爷们,是如何豪奢,如何阔绰,这个多少有些误导。/p
是的,那些一二品级的“国级”,“副国级”,还有上层特权人士,什么寇准、李鸿章之流,多数自然可能挺潇洒。/p
排场讲起来,到了可劲造都花不完的地步。但这类人,毕竟每朝就那么一小撮,不好代表一般在京同僚。”/p
苏黎这才恍然大悟般的点头。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p
没想到一个普通的杀猪匠,私下里竟然知道这么多的事情。难道这就是跟大户人家联姻的结果吗?/p
“决大多数京官,尤其是中下层的,包含唐宋明清在内,生活的寒酸都是出了名的。/p
清代名士李慈铭有部名作《越缦堂日记》,里面就说“京官之穷,毛骨洒竦”,这话不算特别作,虽然是夸张了点。/p
张德昌教授那本《清季一个京官的生活》,搞过种种数据论证,结论就是,“京官们的生计,濒临破产是如此普遍”。/p
刘摊主举了好多个例子,表明这些都是有事实依据的。而不是他靠着一张嘴,红口白牙的胡乱说的。/p
刘摊主又接着说。/p
“当然,这并不能说,京官就是个好东西。/p
只是说,京官他们这种穷,与普通百姓比起来,确实只是一种特权阶层内比起来的穷。/p
一般京官的穷,最直接原因,是收入来源太少,贪腐的机会不多。”/p
苏黎听了这么多,了然的点了点头。/p
刘摊主看有人附和自己的意见,自然更加高兴。/p
说得更加深情并茂,唾沫星子都要吐出来了。/p
“要知道,所谓京官,那可是盘踞在天子脚下的,众目睽睽,谏官们又权力太大。/p
整天就盯着京官们,稍有不慎就要被弹劾罢官,两弊相衡取其小,自然是保官要紧,穷就穷点吧,反正大家都穷。/p
这种心理和现况,以今衡古,其实也不难理解。”/p
苏黎给自己干爹上面的话做了一个总结。/p
“天下乌鸦一般黑,官官相护。一般除了特殊情况,是遇不到几个好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