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穿越重生>葬剑师传说>第八章 东海漕运

云逸与公孙羽出了不周山,一路纵马往东海重镇新丰城,也不过数日,便已渐渐能闻到咸湿的海风。/p

路上有公孙羽这个活宝插诨打科,虽免不了磕磕绊绊,但也算大体顺畅。云逸这一路走来,心知前路艰险无比,更不愿拖累公孙羽,便暗自以心剑术不断调动体内的三股灵觉驱使怀光剑修炼,对意剑诀也慢慢融会贯通,自付虽废了真元,但仅凭怀光剑遇到怒鲛人也足以自保。/p

怒鲛人自上古时期便居于深海,捕食鱼虾,与海兽同类。后来怒鲛人民智渐开,随着海潮洋流慢慢向大陆迁徙,在浅海沿岸逐渐扎根,与当地渔民学会了识文断字,通了言语后,怒鲛人便以海中珊瑚、珍珠等奇珍异宝与沿岸居民易货,初时只是换些茶叶、瓷器、布匹日常用度之类的,及至数百年前的胤朝后期,渐渐暗中涉足盐、铁、生丝等官营的买卖。/p

东海沿岸地区本就湖泊纵横,航道密布,城镇之间常常以漕运为主。怒鲛人水性极佳,又极善制造船只战舰,贸易不仅深入东海内陆,甚至与海洋尽头的异族也有着巨大的往来。当时的胤朝国力衰微,民变四起,已无力对怒鲛人征伐,便一直采用怀柔的安抚政策,以致怒鲛人国力日盛,更是组建了水战无双的弄潮儿精锐,东海之地,俨然已是怒鲛人的天下。/p

等到大新朝建国,怒鲛人的船只几乎已经把持了东南沿海所有的航运港口,内陆的漕运码头更是深入腹地近百里。始祖黄帝忌惮怒鲛人的水军精锐,不敢轻易围剿,便继续沿用胤朝的怀柔政策,怒鲛族皇族受朝廷封赏称臣,原本的正当买卖朝廷予以保护,只是盐、铁、生丝一类的官营买卖却不允许怒鲛人再染指。/p

贸易与航运乃是怒鲛族立国之根本,官营买卖是其中盈利最为丰厚的一块,更何况铁器乃是打造甲胄兵刃的原料,自然不肯就这么轻易的放弃,故而使了个偷梁换柱的计谋,差使怒鲛贵族万俟名臣贿赂东海当地的官员、转运使,勾结当地水匪,暗地里干起了走私的买卖。时日久了,东海大小官员见这走私油水极丰,不但不着力剿匪,还私下通过本地豪绅也参股水匪的买卖。/p

一时间,东海水匪四起,竟然比之精卫军的正规船队还要成建制、有规模,每每走私,竟毫不避讳,扯大旗、扬长帆,堂而皇之的在河道里招摇过市。/p

大新朝的精卫军密探无孔不入,皇帝虽是远在望京城,但对东海的形势早已了如指掌。只是东海贸易极为发达,朝廷近乎三分之一的税负都由东海贡献,加之当地的豪绅官员与怒鲛人、水匪盘根错节,已尾大不掉。稍有处理不慎,恐怕东溟王未动,东海便已先乱了。此番少康帝派了王青山入主东海,便是要整肃东海官场,威慑怒鲛人,借机除了东溟王这颗心腹大患。/p

云逸曾在东海之滨屠尽怒鲛人精锐弄潮儿,又杀了怒鲛权臣万俟名臣之子,与怒鲛人仇深似海,早被怒鲛人画影图形追杀,此番入了东海地界送上门来,自然不敢大摇大摆的在官道上行走,两人又都不懂得易容改面,只得弃了马,沿着官道净寻了些僻静曲折的小路而行。/p

东海沿海的密林,不比中原多是高大的耸立的林木,这里灌木丛生,蛇虫横行,间或还有泥地沼泽,极是难走,两人顺着官道而行,不敢显露修为,各拿了把砍刀劈开荆棘,艰难前行。/p

虽是中秋,南方的天气却依旧潮湿闷热,两人约莫行了一个多时辰,便已汗流浃背。/p

公孙羽虽是走南闯北惯了,也不曾受过这般辛苦,找了一块灌木较少的空地,撇了砍刀,也不管地上有没有虫蚁,倒头便瘫在地上,翘着个二郎腿,摘了头上遮阳的草帽,使劲呼扇,一边扇一边抱怨:/p

“你这呆人,我说我们御风而行,你却偏偏不肯,说什么怕打草惊蛇,执意要偷偷摸摸进城,这下可好,这般走法,怕是没到新丰城,你我便要累死在这密林里。你要早听我的,我们这会已在新丰城吹着海风,听着小曲,喝杨梅酒了。”/p

提到酸甜醇冽的美酒,公孙羽咽了咽口水,絮絮叨叨道:“本公子喉咙都要冒烟了,早知如此,我就先走一步,在新丰城里等你。”/p

云逸曾见识过怒鲛族通风报信所用的炽火流鸦,两人若是这么大摇大摆的御风而行,半空之中无甚遮挡,怒鲛族中又高手如云,一旦被发现,招呼众人围捕,恐怕还未进到新丰城两人便已身首异处。/p

可若进了新丰城便不一样了,毕竟自己在新丰城生活多年,找一两个懂得易容之术的人改头换面,也并非什么难事。更何况城中乃是东镇抚司精卫军守卫的重镇,便是怒鲛人手眼通天,也绝不敢在城中随意杀人。/p

云逸知晓公孙羽的话痨性子,挨着公孙羽躺下,也学他翘着二郎腿,戏谑道:“是你要狗皮膏药似得黏着我,赶都赶不走,这会儿怎地反悔起来?”/p

“哎,我说你这人怎地不知好歹?”公孙羽本就烦躁,被云逸反驳,无名火起,猛然坐起身来,高声嚷嚷道:“本公子跟着你,是为了保护你,以你现在这身子板,莫说遇上怒鲛人,便是遇上个土匪山贼,你怕是都要立马交代了。”/p

“什么人!出来!”/p

此时官道上正有一伙怒鲛人的商队经过,听到旁边密林中骤然有人发声,随时不大清楚,但却隐约听到土匪山贼,吃了一惊,以为是埋伏


状态提示:第八章 东海漕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