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北宋小商户>第206章 感恩的心

“嗯,不错,回去吧……”/p

听着姜幕云最后得出来的答案,王大司农默默的装了个逼,轻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p

“沈老?沈老……”/p

“咳咳……嗯……”/p

直到念完天书的姜幕云返回教室,沈义伦才从痴愣状态回过神来,脸色微羞,刚才那学生讲的什么算法,除了最后得出的答案,其余的一句都没听懂。/p

想自己饱读诗书,博采众长,竟然对一个小娃口中讲出来的东西一无所知,这一轮,起码要减五分!/p

“沈老现在可还以为那汴河中的水不可测算?”/p

“呵呵呵,那又有何用?”/p

沈义伦闻言呵呵一笑,再次搬出无用论。/p

“自然会有用的,算出了河水容量,我们可以推算出这条河可以灌溉多少倾良田。/p

灌溉范围内的良田能有多少产出,最多能养活多少百姓,每年可交税赋多少,可有多少结余。/p

河道上容得下多少艘行船,容得下多大的行船,最大运力多少,最少需要多少运力才能维持城中百姓的日常消耗。/p

通过测算,我们还可以推算出雨季来临时河水会何时漫过堤坝,哪里会被最先淹没。/p

何时淹没附近村庄城镇,何时淹过良田,会漫过多少村镇,多少良田,何时漫过,会漫至何种程度,造成什么样的损失,需要什么样的补救。/p

甚至还可以推算出一场大雨落下了多少缸水,落满几天就会把江河装满……”/p

王浩涛涛不绝的讲着,完全不顾沈老头再次进入了痴愣状态。/p

“这当真都能给推算出来?!”/p

还没等王浩唠叨完,沈义伦已经从惊呆状态中回过神来,猛然间上前一步,伸出干枯的老手死死的抓住了王浩的手臂,颤抖着嘴唇激动道。/p

“咳咳……这……这当然是能算出来的,而且这数学的作用远不止于此,算出这湖水不过只是其九牛一毛,沈……沈老,您……您先别激动。”/p

王浩看着沈老头那激动的模样,担心他会承受不住,赶紧住了口。/p

“真不是在诓老夫?刚才那位姜姓小哥呢?快随老夫入宫一趟。”/p

“太着急了吧这……”/p

“刻不容缓!”/p

“可咱这还只是个理论,这么说吧沈老,咱现在一只脚才刚刚迈入义学山门,然而那什么,则在那里,那上面……”/p

王浩说着指了指远处的山顶。/p

沈义伦的情绪瞬间平复,眼神重又变得古井不波,口出狂言,信口胡说,再减一分。/p

不过就凭刚才那姜姓小哥三言两语就能说出那一湖池水的多寡,虽不明,但觉厉,由此对那数学的映象,也是稍微改善了一些。/p

如此下去,倒也确实有可能为督水监觅得几个可用的吏员。/p

一排教舍查访下来,让个沈相公那叫一个眼界大开,除了刚刚那一间听一个奶娃子说天书的,这一间课室又是让人啧啧称奇。/p

他们……他们竟然在唱曲!/p

背着双手稍微听了一段,就摇着头走开了,甚至懒得再跟王浩有所争辩。/p

“音乐是人类语言的延伸,更是人类灵魂的伴侣,同一首歌,可以让彼此的心靠的更近,义学需要这样的一种凝聚力,沈老……”/p

看着沈老头摇头叹气的顾自朝前行去,王浩赶紧追上两步试图解释一下。/p

“靡靡之音,玩物丧志。”/p

沈义伦毫不客气的给出最终结论。/p

此时已经到了食堂边上了,此处也有一间独立的教室,内里有点心吃食的香味飘出。/p

“听闻你这义学还为义学学生供应一顿吃食?”/p

“不是晚辈提供的,全是这城中良善所供,不过内里却不是用餐之所,这……这也是一间教室,用餐在隔壁……”/p

沈义伦一只脚刚刚迈入教室,发现内里果然是一群女娃,围着一个大蒸笼等待着灌汤小笼包的出笼。/p

“这……这也算是课堂?”/p

“应该也算吧,教她们一门手艺,将来或许可以以此谋生。”/p

开年之后,被送来义学学习手艺的女娃倒是多了不少。/p

这也是那些贫户人家的惯性思维,一听说还有手艺学,瞬间都变的积极起来,这才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p

一门手艺,在这个时代,那是属于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金饭碗,通常需要尽心尽力的干上好几年的苦活累活,才能在师傅那里学到一些皮毛。/p

因此在得知五里坡的义学中有教孩子学手艺的功课,纷纷领着自家娃儿上山来了,有些甚至都挺大的了。/p

只是目前学校规定烹饪班只收女学生,而且年龄也有要求,才勉强控制住了人数。/p

“善!”/p

沈义伦听了王浩的讲解,大点其头,给出了一个极肯定的评价。/p

这也是他巡查义学以来给出的最高的一个评价了。/p

铛铛铛的开饭声在屋外响起,沈义伦看着眼前的稀粥馒头,外加一碟咸菜豆腐,不怒反喜,又道了一声大善。/p

这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节俭,从这言行举止以及周围学生极自然的表情,就能很容易的分辨出来,与平日并无二致。/p

他自己就是个非常清廉节俭之人,因此看到王浩拿稀粥馒头来招待自己,不但没有任何任何不喜之色,反而露出极为赞赏的表情。/p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能够控制自己口腹


状态提示:第206章 感恩的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