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夫人!杨夫人留步!”/p
冒着城头的炮火取回了确切的情报,刚迈入杨府后院,便见小六他娘一副短打扮,全身披挂的朝着前院行去。/p
“何事!”/p
语气仍是相当的不友善。/p
“小侄已经取回了城外宋军的回信。”/p
凑近了些,王浩压低了声音道。/p
“王大人莫要再这般自谦,有事说事,直说便是。”/p
王浩獐头鼠目的四处张望了一番,方才低声道。/p
“申时末,宋军会遣精锐于城门左侧三百步处城墙登城。”/p
“知道了。”/p
杨夫人只是淡淡回了一句,不露丝毫异样神情,仿佛是听了一句事不关己的事情一般。/p
不仅如此,连起事人手具体是如何安排的也不曾与自己商讨过,只能在从小六的嘴里打听出个大概。/p
这让王浩有些捉急,甚至有些担心,事情完全不在自己掌握中,心里难免空落落。/p
“多谢杨夫人相助!此事若成,王某定当……”/p
“免了!老娘不过是想给自己儿子挣条活路,与王大人无干,告辞!”/p
不等王浩把话说完,杨夫人便出言给顶了回去。/p
看着杨夫人英姿勃勃行出院外的背影,王浩只得摇头苦叹,这一次看来得罪的不轻呀。/p
也难怪,好好的一条汉子,英雄般的人物,被自己骂的斗志全无,颓废到了极点,任谁都会怨上自己的。/p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足足等了一个世纪之后,王浩感觉应该好像差不多到时候了,行出房外想找个人问问,府中本就冷清,而今日似乎格外的少。/p
在院中拦住了一个端着托盘的小丫头。/p
“刚过午时,大人。”/p
一个小丫鬟讷讷的答道。/p
“什么?刚过午时?”/p
“是的大人,大人若没其他的事,婢子要去给老爷送饭了。”/p
“小妹妹,这饭便由哥哥替你去送如何?”/p
“大人,使不得……”/p
“使得使得……”/p
说着,便从小丫鬟手中强行接过了托盘。/p
“杨伯伯。”/p
推门而入,老将军直挺挺的躺在床上,两眼无神愣愣盯着房梁出神。/p
看到王浩进来,扭头撇了一眼,并无多少情绪,只从口中挤出俩字。/p
“你走。”/p
“还没到时辰,待会便走,杨伯伯也要一起走。”/p
刘继业没有答话,王浩继续道。/p
“申时末,宋军便会攻破太原城,到时,自会有人接应你我离开。”/p
仍旧没有回话,只是深深的叹了口气,听得出来,叹气声甚至略微有些颤抖。/p
“此事还多亏了杨夫人帮忙筹划,到时,小侄定当在官家面前为杨伯伯请功。”/p
王浩将一汤匙稀粥吹凉了递到刘继业嘴边。/p
“免了,某受不起。”/p
刘继业将头一扭,避开了嘴边的汤匙,也避开了王浩的请功。/p
“小侄年幼之时,经常听爹爹讲一个故事……”/p
与在邻居大哥的家中一样,为了开导眼前这位同样患有抑郁症的老将军,故事大王王大人再次搬出了故事疗法。/p
这一回讲的当然不是《红楼梦》,而是掐头去尾临时改编的《杨家将》。/p
给杨老令公讲杨家将的故事,这感觉虽说有些不太对,而这故事确实再合适不过。/p
“金国皇帝约请明英宗,赴银沙滩“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p
声声怒吼,阵阵击鸣之中,战车交错,刀光血影!/p
此一役,徐老将军便失去了三个儿子,另有两子失踪,生死不明,没多久,幼子又遭冤杀。”/p
这是一个很悲剧,很令人捶胸的故事,从头至尾,皆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悲壮豪迈的英雄主义气息。/p
刘继业死水般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些不一样的神采。/p
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从最初的因形势所迫,无奈投靠,到后来的精忠报国,义无反顾,谱写出一曲曲悲壮豪迈的赞歌。/p
“最后,老将军兵败刘家屯,身受大小伤十余处,左右殆尽,为辽金生擒之后,绝食三日而死。”/p
此时的刘继业,已然将自己代入到了故事之中,直听得胸口不断起伏,虽仍只是听着,不肯说话,而心境,却已然大不相同。/p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老将军还有儿子,儿子没了还有儿媳,孙子,孙媳,只要是他家出来的,不论男女,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好汉。/p
哪怕有一天,真的死尽,他们也会活在人们的赞扬声中,活在口口相传的英雄故事中。/p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老将军,便是这样的一个人,英雄不论出身,也不论曾经走在哪里,只要身死的前一刻,是走在正路上的,那他便是当之无愧的英雄。”/p
听故事的快乐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讲完之后,房间里瞬间一片寂静,情绪也是需要慢慢消化的。/p
片刻之后,王浩便告辞出门了,行不多远,便听得隐隐有杨夫人的说话声传来。/p
“……诸位兄弟当为自己及自己的家人谋一条活路,谋一份前程,此刻,诸事已定,且随我出去招呼各自手下弟兄……/p
出发!”/p
听到最后重重的出发二字,王浩惊觉时辰已到,不由得加快了脚步。/p
刚行出不远,便撞上了迎面而来的杨延昭几人。/p
“王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