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穿越重生>魏晋之我主沉浮>第411章 抢彩头

第420章抢彩头/p

南边的大魏骑兵已经在缓缓的移动,最前面的几千人身着黑甲,战马也被厚厚的铠甲包裹。领头一员大将盔下有连为一体的面具,上边刻画着一员策马杀敌的大将率军破城的景象。据说这是山门出来的绝世宝甲,每套宝甲都应对着一名古之名将,而这一套应对的是平阳侯卫青。/p

北边的不远处燕国人也有了动静,而且这次的燕国大军已经不是杂乱无章的部落军队,从他们整齐的铠甲和制式弓箭可以看出,这支嗷嗷叫的燕国大军战力绝对强悍。燕国领军的是两元大将,他们看起来虽然勇猛无匹,但从铠甲微微有些臃肿来看,像是两员久疏战阵的老将。/p

曹源把单筒望远镜收拢后毫不犹豫的收到战马背上的包囊里,丝毫不觉得拿了别人的东西要归还。邹任也没想过讨回去,这东西在外面虽然稀缺,但对于已经熟练掌握玻璃制作的山门来说,成本低廉的令人发指。/p

“大魏的先锋军是夏乔领衔的虎豹骑,后边的中军由齐垠亲自率领。燕国人这次出动了金狼军,领军的两员大将不知何人。”/p

曹茜也收起望远镜,她对于这东西极是喜欢,自然也不会客气直接收了起来。/p

“皇兄想最后灭杀我渤海王府,而燕国人想要活捉茜儿,今日这一战我们就是双方争夺的彩头,谁赢了就归谁处置。”/p

虽然沦为彩头心有不甘,但曹源说出了自己也不愿承认的事实。/p

“越国公和申国公都视我家门主为自家子侄,派他们前来杀我们,这是为何?”/p

霍松问的也是很多人的疑问,就连曹源也有些不解,不过总有明白人,比如邹任。/p

“想来皇帝也知道这两位国公不可能痛下杀手,之所以还派他们来无非是有两个用意,一是如果他二人抗命,那么就会被用来要挟你家门主,这样想要保住我们的难度就加大。再有就是通过这件事敲打两位国公,让他们明白君臣之别,以前他们君臣私下可以有兄弟情谊,但等到他回到洛阳禅位之后,他们就必须安安分分当个臣子效忠新皇了。”/p

“这么说用这两位国公就是皇帝没想杀我们?”/p

“猪脑子,亏你还是鬼谷派的人,皇帝派他们两人领兵为的挡住燕国人,而真正杀我们的肯定另有安排,比如一支流矢,一支不听命令的小股人马,战场上要杀人还不简单。”/p

霍松是不是真的不懂这些暂且不论,但经过他和邹任的一唱一和,曹源和曹茜算是明白了。/p

“此番大战双方怕是要出动将近十万人,军阵绞杀之下,我渤海王府此刻除却伤员,能战的兵力已经不足两千人了,想要保住这些人难。”/p

虽然山门在之前那场夜战里展现了炸药和手弩的神威,但在这种规模的战役里,想要全身而退难度太大,至少曹源想不到有任何逃生之法。/p

“皇帝想杀的是渤海王和主母二人,只要你们被救走了,剩下的军士自然不会是皇帝的目标,这次能从战场上活下来,大抵就会被散编进入镇北军当中,毕竟是为大魏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卒,没有谁舍得让他们死去。”/p

曹源自然知道这些道理,但关键是如何离开,只是山门中人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他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p

大地的震动在加剧,双方的骑兵阵型越来越成型,速度也逐渐的加了起来,用不了多久就会全力冲刺,然后就该是争夺彩头的时候了。/p

“来人,画圈,结阵,准备战斗!”/p

命令是渤海王曹源下的,虽然他也不知道下这个军令是什么意思,他只知道昨晚山门的人一夜未睡,而且还借用了三百多信得过的军中老人。/p

以渤海王中军大帐为中心,一个半径大约一百米的大大的圆被刨了出来,而更外一圈,半径为两百米的圆昨天晚上已经完成,光秃秃的两个大圆圈在绿油油的草原上是那么明显,以至于骑在战马上高速冲刺的双方都能看清。/p

画圆圈是什么意思?画地为牢?/p

夏乔是大魏出了名的悍将,再加上他是先锋军虎豹骑的主将,自然冲在最前面。这次上阵,他知道自己不能亲自去寻曹源和曹茜,因为那样目标太大,而且对方的精锐骑兵金狼军也必须虎豹骑牵制,所以营救袁烜媳妇的重任实际上是留个了后边的齐垠,也只有中军才能在乱战之中护下身怀六甲的曹茜。/p

来不及想那两个圆圈是什么意思,夏乔看到大圆圈边上有人在打旗语,那套旗语洛神庙一战中袁烜曾经教给我虎豹骑,就连主帅夏乔也学习过。此刻那人的意思很明确。/p

“绕过圆圈!任何人不得进入圆圈,违令者斩!”/p

随着夏乔的一声令下,先锋军虎豹骑迅速左右分开,训练有素的虎豹骑虽数千人马,却井然有序的沿着外面大圆圈约莫十几米的地方疾驰向前,然后在快速绕过圆圈后再次合流,完美的把这个大圆圈护在身后。/p

恰这时候,北边的金狼军打着呼哨,如同狼群一样扑了上来,世间最强的重甲骑兵和最强的轻骑兵终于碰撞在一起了。/p

看到这一幕,邹任终于放下心来,如此一来大势已定,华娘子交代的任务当万无一失。/p

“点火。”/p

随着邹任命令一下,小圆圈许多角落点起了火堆,然后山门中人往火堆里丢下一块块奇怪的东西,很快那东西在火堆中升腾起浓浓的烟雾。


状态提示:第411章 抢彩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