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舟楫为舆马,巨海为夷庚/p
秦汉之前华夏都是以德立国,尤其是对于君王的要求,首先就是德行。/p
吕尚《六韬》中说君王有六德,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p
其中仁义这两项,都是指君王能够听得进臣子劝谏。/p
但是听得进,不代表可以随便举例子。/p
盖华是学大礼之人,俨然就是一个‘贤臣’的角度,所以在跟君王聊天的时候,难免会说些古史案例。/p
这也是王诩原因把他留在身边的原因,因为从盖华身上,总能听到一些自己不了解的历史故事。/p
但是可能是盖华太长时间没有接触过这种愿意倾听的君王了,所以说话的时候总是容易兴奋,以至于滔滔不绝。/p
所谓言多必失。/p
也是公输矩最担心的地方,所以听到盖华竟然开始批判商朝帝王,公输矩吓得脸都青了。/p
“帝君时常与我探讨帝辛之国,莫无禁忌。”盖华抬手拍开公输矩咸湿的臭手“君子坦荡荡,方是大礼之基。”/p
“即便如此,兄长说话也别一点把门的都没用,一谈起经学就跟个腐儒一样痴傻,兄弟们好不容易有个容身之处。”公输矩悄悄松了口气,翻了个白眼。/p
心想也是,如果真的触怒逆鳞,估计他们这些人早就泡在水中顺流而下了。/p
“虽然才几天,但是孤竹确实是个玄妙的地方。”盖华似乎想到什么,咧嘴笑道。/p
“玄妙不玄妙无所谓,只要能安身休养就行。”公输矩摇摇头,然后目光余悸的瞥向王诩“这位帝王看似亲和,实则诡异无常,而且精细慎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沿途先锋斥候已经将河道探知八九了,依旧没有下令出航,反而准备五十里一营,准备沿途设立烽火台,你说这东荒之地,他这般谨慎是不是有点......”/p
“你要是有这份精细,公输家也不至于如此落魄。”盖华轻哼一声。/p
公输矩嘴角抽搐了一下,讪笑着摸了摸鼻子“大势所趋,非我之罪啊。”/p
“小事无巨细,大势无所趋。”盖华摇摇头“苍兕真的没问题?”/p
“你这是在质疑我们公输家的能力。”公输矩有些不悦。/p
“我只是在质疑你的态度。”盖华拍了怕公输矩的头“虽然说航程预计有三天,但是要做好在河中半月不沉,不渗的准备。”/p
“在河中半月?那人会晃死。”公输矩翻了个白眼。/p
“吴越人舟楫为舆马,巨海为夷庚。这才是帝君想要的标准。”盖华皱眉正色道。/p
“标准?”公输矩一怔。/p
“标者,但立直标,终无曲影也,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盖华微微仰着下巴说道,神色傲然。/p
公输矩眸子一亮,然后看着盖华的表情“帝君果然非凡俗之人,一言蔽之我公输门百年弱于墨家之因。”/p
“就不能是为兄磋磨出来的?”盖华翻了个白眼。/p
“兄长要是有这分天资,何以三见齐王铩羽而归?”公输矩也撇嘴道。/p
“那是齐王昏庸!”盖华怒哼一声,拂袖而去。/p
公输矩耸了耸肩,掉头在河岸边停靠的数百艘舫舟间挑挑选选,最后找到一只对着手下说道“听好了,排查所有舫舟,以此为标准,分毫不差,余者重塑!”/p
....../p
“你可真是个小机灵。”王诩看着禺春自己‘发明’的船只哭笑不得。/p
古代造船,最大的问题就是防水问题,尤其是木板缝隙的填充。/p
本来王诩是借助当地大树造船,用的是最古老原始的制作独木舟方法,只要把巨木掏空后再填充一下就行了。/p
但是这种方法制作的船有点沉,难以控制速度,所以只能做运输物资的船,人坐的船,还是要用木板船比较安全。/p
于是木板船的防水就成了问题,原本用水泥和桐油填缝防水,但是由突然入夏降雨,工期提前,原材料供应成了很大的问题,公输矩先是提出了用双层船底的方式,在船缝中填入最原始的黏土和动物血料,藤枝来做防水,这种技术是古代建筑中常用的防水技术。/p
马王堆汉墓就是用这种技术。/p
可能不知道禺春从哪儿受到了启发,竟然想到用铁水溜缝防水,滚烫刚刚融化的铁汁浇在木头上,效果可想而知。/p
一张好好的甲板,被烧的坑坑包包。/p
面对禺春那张真挚又单纯的笑脸,王诩简直是哭笑不得。/p
“大帝觉得如何?”禺春龇着白牙“铁汁熔炼迅速,而且取材容易,比榨汁快多了。”/p
“理念没错。”王诩笑了笑“但是成本太高了,你这一船烧坏了不少木料吧。”/p
禺春拍了怕胸脯“木料有的是啊,这船多解释啊,就算触暗礁也不怕。”/p
“但是沉的也快啊。”王诩轻笑道“本来一条能载十个人的船,加上这些铁汁后就只能坐六七个了,而且在航行中,船身重量与浮力难以平衡,遇浪则淹水,你这船,在航行中,更像是一个装水的瓠瓢。”/p
禺春闻言一怔,指着于荒道“于荒他们在水中航行入飞。”/p
“你那是在湖水中,不是大河。”王诩笑着拍了拍禺春的肩膀“咱们此番要顺流而下,借助的不是人力而是河道,等回到城中,你可以把这个想法跟哑儿提一下,说不定能造出能在水中航行的船只。”/p
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