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秦孤竹君>第154章 纵横初现(求全订)

第一百五十二章纵横初现/p

任何制度,或者规则的形成,都会有一个初期不可动摇的根基,或者说标准。/p

由这个标准来衡量制度产生后一系列的正确与错误。/p

而这个标准也像是房子的地基一样,地基决定着地表建筑的高度与上限。/p

放到社会制度上,那么华夏文明的这个不可动摇的标准,那就是祖先。/p

不管是神权,王权,父权都是在这个标准上发展出来的。/p

这个标准不但能够衡量规则,更能够限制规则。/p

因为在文明的发展中,人们发现一定要有一种敬畏的东西,才能够给部落带来和平和稳定,否则谁也不服谁。/p

于是远古的人们就从不可知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某一种让所有人都敬畏的条件,然后塑造成祖先的概念,这个时候的祖先不但是赐予他们生命的存在,更是能够剥夺他们生命的存在。/p

后来在这种敬畏祖先的过程中,人类文明对于自然越来越了解,族群也越来越庞大,矛盾再次激烈发生,于是有一些已经掌握了规则的人们,开始将祖先分裂,然后自立出去。/p

伏羲女娲是如此。/p

在经过漫长的秩序混乱后,人们又在祖先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氏族,并且追溯同一位祖先,这样大家就成了一家人,矛盾也不必非要用激烈的手段来解决。/p

于是炎黄二帝和蚩尤出现了。/p

他们的后人,虽然姓不一样,但是都是出自同一个氏族,成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于是看在亲戚的面子上,很多问题就从用拳头解决,变成了用嘴协调。/p

但是当氏族越来越多,越来越壮大,甚至在华夏大地形成了‘百姓’的时候,矛盾再次出现,规则再次被打破,于是出现了夏商周,他们称自己为天子,是祖先的直系后裔,强大的血脉论代表着祖先统领天下,让百姓敬畏。/p

但是不管规则如何被打破,敬畏祖先这一点,都不会改变。/p

因为这是华夏文明的基石,也是凝聚力。/p

所以违背这一点的人,最终会被整个族群排斥,直至毁灭。/p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异类的存在,也就是与主流背道而驰的非主流群体。/p

他们非但不以遵从主流为荣,然而引以为耻。/p

他们热衷于破坏规则,也执着于追求自己心中的规则。/p

田安就是这样的人,他身边也都是这样的人。/p

田安因为乐善好施,亲民随和受到底层黔首百姓的爱戴,这样的人在贵族主流观念中,就是自甘下贱,自甘堕落。/p

但是对于底层群众来说,就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于是田安不但在民众中具有很高的人气,更吸引很多‘有志之士’甘愿为其卖命。/p

而这群人,看似余高渐离这样的游侠一样,但实际上,只是一群‘追星者’,他们心中没有属于自己坚持和追求的道义准则,全部按照田安的规则来生活。/p

而且还奉为经典。/p

换做任何人,不管是黎民还是君王,公开说出要背弃祖宗姓氏,自己开宗立户的大逆不道言论,都会被所有人唾弃,甚至被抓去坐牢。/p

毕竟连历代皇帝登基第一件事情,都是先修宗庙,将自己历代祖宗的牌位放进宗庙,并加封为帝,或者追认某一位帝王高士为祖先,确认血统名义上的正统,才能够获得天下人的认可。/p

但是有一个人却敢无缘无故的背弃祖先,毫无疑问会引起巨大的轰动与批判。/p

以秦国法律为安利,祖先的最直接‘代言人’就是父亲,秦国有一种刑法,名为‘谒杀’,就是加上去官府告状,说要杀了自己的孩子或者仆从,那么官府核实了双方身份后,就会直接抓了儿子杀头,这就是‘祖先规矩’中最直接简明的威力。/p

就连扶苏之死,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种谒杀。/p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祖先孝道’是多么重要,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如今田安公开说要背离祖宗自立门户,非但没有被人扭送官府,或者见义勇为一剑砍死,反而还受到了所有人的欣赏和尊重。/p

这是一间十分‘反社会’的现象。/p

不过这也是田安的高明之处,他作为王室子孙利用家国将灭,君王不义为罪,为自己的背离祖宗找了个合理的借口,因为在座大多都是齐国人,齐国灭了他们也很难过,而且他们也认为,齐国灭亡的责任,就在于君王昏庸,任用奸臣。/p

而田安随后又抗起了家国大义的旗帜,立下重誓决定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希望有一朝一日能够复国,以报祖宗恩德,不但造成了自己是王室继承者的假象,还在这群没什么至少的游侠面前,博得了一个义气的好形象。/p

这个时候田安再要求这些人,跟着他一起叛离逃难出齐国,就变成了他带着这些人去开疆扩土,以谋后事了,成功洗涮了他们身上的‘叛国之罪’。/p

比烂更烂,方好汉。/p

这就是纵横家的可怕之处,避重就轻,颠倒黑白,利用中人性的弱点来用话术达到自己的目的。/p

田安就是师承纵横家,而他的祖师,就是当年让屈原饮恨楚国的纵横家靳尚,也就是典故颠倒黑白的创造者。/p

靳尚是楚国纵横家张仪苏秦的同门师弟,当年张仪纵楚时,全赖靳尚的配合,最后促成了六国连横,并且用连横之术为楚国将周边诸多小国吞并,最后为


状态提示:第154章 纵横初现(求全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