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铁血帝国>第一百一十章 抉择帝国的意志十七

第一百一十章:抉择!帝国的意志!(十七)

入夜,京师新华宫,大本营第一号实时态势演示厅,俯瞰大厅沙盘的指控台栏杆前,双手按扶在操控面板上的总参作战处长苏三岭中将,正以声光并茂的形式为身旁的女皇及元老重臣们介绍整个“屠熊”作战第一天的进展。

“……在特种烟雾弹与航空火力的支援下,北方方面军各集群在一百公里的战线上分别推进了三到九公里不等,夺取或突入了敌前沿各要点。”

随着苏三岭的介绍,沙盘上相应地方的彩灯此起彼伏地被点亮。

“其中:楚卿的北翼集群只用了一上午就夺取了敌左翼前沿据点——卡拉巴什;赵民河的中央集群在天黑前攻占了敌三个中央前沿据点中的两个——北侧的图尔戈亚克与南侧的黑溪镇,对中间的米阿斯构成了三面夹击之势;赵飞雪的南翼集群进展最慢,入夜前未能夺取敌右翼前沿据点——乌斯季诺沃,但部分攻击部队已经锲入敌防线纵深三到五公里,正原地坚守待援……”

“……中亚方面军各集群在一百二十公里战线上打开了两个缺口,于乌拉尔河北岸构建了两个巨大的桥头堡,其中:钱岚的左翼集群在九公里的渡河正面上向北岸推进了三到七公里,配属的工兵部队正按计划构建一座大型浮桥和五座假浮桥;陆凯平的右翼集群在十二公里的渡河正面上推进了五到九公里,正连夜构建六座大型浮桥……”

“里海方面军的先遣支队以骑兵第16旅和装甲第17旅为基干,在航空兵以及当地亲华部族的支持下,今晨从阿什哈巴德以南的巴季吉兰山口越过波斯边境,在海拔一千五百到两千公尺的险峻山区中连续行军70公里,顺利进占阿特拉克河谷中的交通要地——古昌……”

“今夜之后,支队将马不停蹄地向通往德黑兰的门户——古昌西南140公里外的萨卜泽瓦尔——快速进军。与此同时,以第24军和骑兵第7军为基干的方面军主力集群,将陆续通过巴季吉兰山口进入波斯,在先遣支队的引导下,向波斯首都德黑兰稳步推进。”

“此外,各以1个骑兵营和1个步兵营为基干组成的南、北呼罗珊支队,在随主力集群进抵古昌之后,前者将向古昌东南130公里外的南呼罗珊省首府——马什哈德——进军,后者将前往进占古昌西北120公里外的北呼罗珊省首府——博季努尔德,以稳固先遣支队与主力集群的后方……”

“第一天还算顺利嘛。”

苏三岭的介绍还没收尾,总理大臣杨正金便急不可耐地评论道。

女皇刘千桦淡淡一笑:“是很顺利,希望接下来的六天里也能一样的顺利。”

内政大臣张志高低头冷笑:“星期攻势……堂堂帝***什么时候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一天之内都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何况是整整一个星期。”浓眉紧锁的国防大臣胡克显然话中有话。

“那还真让人期待啊。”司法大臣莫宁毫无诚意地搓手道。

“苏三岭,你先退下吧。”刘千桦挥手吩咐道。

稍顷,连同之前一直默立在刘千桦身后的总参谋长顾英扬,指控台里的六人围着一张小方桌坐拢,桌上早已摆满了茶水与各色珍奇点心,众人却无心动手。

刘千桦微眯双眼,脸上难掩疲惫之色:“帝国已经显示了足够的诚意,接下来就看德国人的表现了。”

顾英扬顺势报告道:“刚刚接到德军参谋总部通报,原计划与帝国‘屠熊’作战同时展开的东欧战线夏季攻势,总攻日已经推迟到了25号,届时预计将投入德军与奥军各四十五个师、罗军二十个师,共一百一十个师的强大兵力,其中七十个师将集中用于乌克兰方面……”

“在此前后,德军还将以十二个师从西线阿拉斯地域发动反攻,意图从侧翼包抄索姆河地域的英法重兵集团,扭转今年开春以来西线的不利态势。”

刘千桦眨眨眼:“看来我们的日耳曼盟友还是执迷不悟啊。”

杨正金清了清了嗓子,双手扶膝道:“要我说,各有各的苦衷。本时空正在进行的索姆河战役,完全不同于另一时空的那场同名战役——没有了那个时空著名的‘凡尔登绞肉机’,英法得以提前半年发动战役,投入的兵力、兵器以及进攻地段的长度也都是那个时空的两倍以上;而当面的德军因为将更多的兵力投入了东欧和巴尔干战线,留在西线的兵力,不到另一时空同期的八成,可用的预备队则只有同期的一半。”

“原本到一九一六年九月才在康布雷战役中崭露头角的协约国坦克部队,在本时空的一九一五年就开始了大规模运用,今年二月份开始的索姆河攻势中,更是一次投入了上千部之多。而德军高层对坦克的态度,与原时空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去年以来,德军在对比了敌我坦克部队在西线与东线的表现后,反而更坚定地认为,坦克在西线毫无用处;至于东线,面对素质较低、装备缺乏的俄军,既有的兵力兵器也足以应付,少数昂贵的坦克部队不过是锦上添花……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德军对协约国这次规模空前的‘坦克攻势’显然准备不足,势必付出巨大代价。”

“综合以上情况,我认为德方从东线调兵的理由,即索姆河战役耗光了预备队的说法,是可信的,而意图扭转西线危局的急迫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相对当前东欧战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章 抉择帝国的意志十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