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铁血帝国>第三十九章 雄狮与雄狮

光绪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8月15日,帝国总参谋部常会正在酷热的天气中按部就班地进行。

情报处处长朱涛中将稳坐在红漆檀香木的椅子上,捏着一叠文件,一边擦汗一边汇报着最新的军事情报:“……俄国陆军部队正从北海道主要城市撤出,但是仍占据了北海道以北的主要岛屿,至8月13日,俄军在北海道主岛上尚部署有一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兵团,大约六千人,在北海道附属岛屿上驻扎了至少三千人,预计一周之内,俄军可全部撤出北海道,但估计不会从附属岛屿撤出。”

“从彼得堡到北海道,多么漫长的补给线,远东铁路才刚刚修建到赤塔,离日本海还差两千公里,就想跟我们争抢日本列岛的利益,真是愚蠢至极。”总参谋长刘云上将不以为然道。

朱涛提出了解释:“去年8月25日,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驾崩,尼古拉二世登基,新登基的沙皇大概急于建立功业,不顾以财政大臣维特为首的理智派官员劝阻,强行插足中日战争,占领北海道。但是因为补给线漫长,后勤支援跟不上,加上我国与日本签订结盟条约,俄国方面必然担心我国向远东进军,截断北海道驻军的后路,故被迫主动撤军,集中力量在贝加尔到滨海一线防范我国。”

刘云点点头:“我同意朱涛的分析,大家对此还有什么意见?”

作战处处长杨正金中将疑惑道:“我在传送过来之前看过一本书,叫《维特伯爵回忆录》吧,说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于公历1895年10月31日病死,现在却是在8月25日完蛋,奇怪了——”

刘云笑道:“历史之树已经因为我们的介入而生出了完全不同的枝节,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历史和未来也许将完全不同于我们出生的那个时代,只是不知道沙皇的提前病故与我们的介入历史之间会有什么联系,这种问题以后不必讨论了,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现实的问题上。朱涛,继续你的汇报。”

朱涛抓起椅子后的手巾又抹了一把汗:“是,接下来是俄国海军的情报。俄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最近不断增强,今年年初,俄国太平洋分舰队有七艘巡洋舰、四艘炮舰和五艘驱逐舰,西伯利亚区舰队有一艘二级巡洋舰、四艘炮舰和四艘驱逐舰。从今年4月开始,陆续有新舰艇加入俄国远东海军力量行列,截止8月1日,太平洋分舰队增添了三艘巡洋舰和四艘舰队驱逐舰,西伯利亚区舰队增添了两艘炮舰和三艘驱逐舰,另有两艘舰队装甲舰正计划调来远东。”

“我们的镇洋舰队现在有四艘舰队装甲战列舰和十六艘主力巡洋舰,以及四艘新型驱逐舰,十艘大型舰队鱼雷艇,实力上对于俄国远东海军力量具有压倒性优势,但是我们现在不能动手收回东北失地……”刘云环视一圈众将,“内政改革正待展开,国家工业化有待实现,现代化陆军有待建设,外交形势依然严峻,东北亚一体化刚刚开始……更重要的是,暂时的地区海上优势不能说明什么,俄罗斯帝国的海军力量仍然是全球第四,陆军常备军更有近百万,预备役和非常预备役军人二百五十万以上,陆军常备军装备技术水平与我国防军相当,我们还需要进行飞跃式的军备扩充,才有可能与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决一雌雄。接下来由杨处长汇报新拟订的扩军计划,大家提提意见,如果诸位没有异议,就将提交内阁审议。”

杨正金用手巾擦掉了手上满把的汗水,捏起两张文件道:“作战处和训练处共同拟订了这份十年军备扩充计划,其要点如下:第一,陆军十年之内新建二十个国防军常备步兵师,十个独立步兵旅和八个独立骑兵旅,共增加五十二万陆军常备军。裁汰和改编全部旧式部队,包括现有的二十万改良军。到1905年全国陆军常备兵力将包括五个禁卫步兵师、三个禁卫独立旅、二十四个国防军常备步兵师、十个独立步兵旅和十个独立骑兵旅,加上预计中各非战斗机关、军事院校的编制,数量将达到九十万。第二,陆军十年之内完成十个国防战斗预备师和十个国防战斗预备旅的建设,其标准为三天内可完成动员,两周内可完成装备和恢复训练,一月内可转为国防军常备师投入战斗。十年内完成两个禁卫补充预备师和二十二个国防补充预备师、二十个国防补充预备旅的建设,其标准为两周内可完成动员,一月内可完成装备和恢复训练,两月内可新建国防军常备旅团投入战斗,或向原有的常备部队补充成建制或不成建制的兵员。到1905年全国预备军部队将包括十个国防战斗预备师、十个国防战斗预备旅,五个禁卫补充预备师和二十四个国防补充预备师、二十个国防补充预备旅,预计一月内可动员三十二万预备战斗兵员,两月内可动员共一百万预备战斗兵员,半年内可动员共二百三十六万预备战斗兵员。第三,各省根据人口比例建设地方民团,估计每一百人可提供一名民团团员,全国到1905年将拥有四百万到五百万民团团员。第四,海军十年之内新添舰队装甲战列舰八艘,舰队装甲巡洋舰十艘,巡洋舰十八艘,驱逐舰三十二艘,舰队大型鱼雷艇十二艘,以及一批近海炮舰、小型鱼雷艇以至小型潜艇,其中的大部分舰艇由国内船厂建造,少数从德国或英国订购。到1905年,计划保有舰队装甲战列舰十二艘,舰队装甲巡洋舰十艘,装甲海防舰四艘,主力巡洋舰三十艘,驱逐舰三十六艘


状态提示:第三十九章 雄狮与雄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