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到长安时,已是日头将要偏西了,城门外稀稀疏疏的,不少人归家而去。/p
马车上总共下来十几位书生,都是年岁不大,身上穿着长衫。/p
“这城,真有些气象。”/p
说话之人感叹,其他人也是颔首。的确,此时的长安城,除了洛阳,全天下没有比得过的了。/p
雄伟的城墙,高大的城楼,便是那些行人,都是满面的笑意。/p
怪不得,这李唐有一统天下的雄心。/p
几人心中有些热切,果然这一趟是来对了。江南杜伏威没有人主之相,而看着李唐,怕是真的能鲸吞天下。/p
“兄台的今日收获如何?”/p
“惭愧,才不过教授了三五孩童。”/p
“哦,我去长安县整理了一日案牍,收获不错,若是明日兄台有暇,可一同去。”/p
“不必,不必,我那边的几个孩童,还算聪慧,我想还是再教些时日,他日说不定有些意外之喜。”/p
“原来如此。”/p
……/p
刚入城中,这些江南书生就一脸懵状。/p
这满城游荡的书生,个个匆匆忙忙的,说的都是他们听不懂的话。/p
“钱塘褚遂良上书修《隋史》,已经去大兴宫了。”/p
“轰——”/p
大街上那些书生疯了一般的往皇城跑。/p
这个褚遂良,怎么就想到了修史这件事?他怎么有这个胆子去上书?/p
修《隋史》?/p
那些江南士子面面相觑。/p
这李唐已经这般图穷匕见了,也不怕天下诸侯联合起来抵制他们?/p
从来为前朝修史,只有后世正统才能做。这褚遂良就认为李唐就是必将一统天下了?/p
但他们更多好奇的是,这褚遂良是谁?此人是不是也太过献媚?/p
“这位兄台,不知这褚遂良是何许人也?”/p
一位奔跑的书生被拉住。/p
那书生看看这边几人装束,原本被拉住而不悦的脸色忽然一变,热切道:“诸位是刚来长安城?”/p
几人点头。/p
看到这一幕,旁边那些长安城书生都是一副羡慕的神情。/p
“来来来,原来诸位是初来长安,那可就是问对人了。”/p
那书生将衣襟一理,捋了捋有些蓬乱的头发。/p
“你们刚才是问褚遂良是吧?”/p
“要说这位‘一字千金’褚遂良,那还要从当初的‘知行合一’说起。”/p
“你问什么是知行合一?”/p
“哦,那可就远了,这句话是韩啸韩校尉提出来的。”/p
“对,就是那位‘大唐精英,青年楷模’。”/p
……/p
在那些江南士子目瞪口呆中,这书生滔滔不绝,将长安城中发生的事娓娓道来。/p
产铁万斤的高炉,一日三变的街市,军营之中的辩战,千奇百怪的任务劵……/p
这,是大唐?/p
一行人也不是站在街市当中不动,而是随着人流往皇城走。只不过皇城前的东西大街因为重修而封闭了,路有些绕。/p
“准了!陛下准了!”/p
忽然,前面连天价的喊声起来。/p
真的准了?/p
那些长安城书生欢呼雀跃,新来的江南士子相互对视。/p
这李唐是太过儿戏,还是要以此来昭示自己的雄心?/p
“陛下赐褚遂良礼部员外郎之职,褚遂良坚决不受,言《隋史》不成,布衣不换。”/p
那些江南士子个个心中一震,这般豪气,当得君子之称。/p
可是,光这一个褚遂良,真能修《隋史》?/p
“陛下已经着礼部和民部,邀请世家参与修史,还从内库调拨银钱,助褚遂良修史。”/p
好气魄!/p
没想到这李唐皇帝竟是如此决断,也不管世家如何去写,直接将此事安排下去。/p
先不管别人,就这满城的书生,看他们欢呼模样,已然归心大唐了。/p
这件事,可以看出,只要是真的做事情,大唐就敢真的用。不管你是寒门子弟还是高门士族。/p
这不正是这些书生所求的,公平吗?/p
“陛下还说了,要是有什么实用的谏言,可写成条疏,送于宫门外。”/p
又是一条让人振奋的好消息,这些书生,谁不想着自己的能力被当权者看到?/p
“轰——”/p
忽然,不远处,又是一片欢腾。/p
“民部衙门明日起,派专人受理条疏。被采纳者,有机会入民部观政。”/p
一条消息刚刚才传过来,那边又是一阵哗然。/p
“吏部,吏部收集改制的建议,所有人都可上书。”/p
……/p
那些江南过来的士子,不少人眼中有着光芒闪烁。这李唐,似乎真的不错,读书人好像真的有出头的机会啊——/p
“我们不如先找地方落脚,然后再做打算?”/p
那些士子商量一下,准备先住下。/p
“咳——”/p
一声轻咳,刚才给他们讲解的书生将他们的注意力引过来。/p
“哦,还没谢过兄台刚才的介绍。”/p
领头的那赵公子一拱手,有下人捧出一把铜钱,少说也有上百枚。/p
那书生看一眼,眼中犹豫一下,又摆摆手,笑眯眯道:“诸位,刚才我解说的可还满意?”/p
见众人点头,他伸手从怀中拿出一叠纸来。/p
“诸位,这任务纸,想来,你们也感兴趣了?那介不介意,先给我的任务纸上签个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