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我为唐帝>第一百零一章 长安殇(5)

李立是真正的发火了,原本五族七望,虽然喜欢到处扰乱皇权,多占多拿。但是李立以前只是想着,让他们别在长安捣乱就好。但是想不到,那些家伙,为了所谓的世家利益,居然将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置之不顾。

历史上,黄巢起义,氏族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掩盖了消息。

现在,他们还是为了利益,却是将黄巢起义,放大无数倍的到处宣传,唯恐天下不乱。

不但如此,他们还派人直接参与到农民起义中去了。更是打算趁着李立不在京城,将整个长安城给弄到手里。

又是派人捣乱,砸石雕像,编反皇歌谣,颤自杀害善良的警察等等一连窜的阴谋。

不但如此,甚至还召集一大堆,手握重兵的节度使等等地方武力,假意勤王,意图谋朝纂位,抢夺李立一切劳动成果。

长安。

黄一带着李立的手谕,找到了刘允章。

刘允章拿着李立的条子,皱着眉头,说:“真的要这样吗?”

“咱只是传消息的。”黄一低眉顺眼的回答。

“好,我知道了。照着皇帝陛下的手谕去办吧!”刘允章沉吟了一会,说道。

第二天。

长安城里出现了很多很多的命案。

警察到处奔走,想要侦查凶手是何人。但是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上面似乎都不知道,别说什么限期破案之类,压根就是不闻不问。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一连七天,一天比一天的命案多。

因为上头根本就不闻不问,这么大事,大唐中央日报,也没有半点消息。

七天时间,足足死了上万人。

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而死,没人知道是谁杀死他们,没人知道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何日是个尽头。

但是很多人慢慢的悟出了其中的滋味,所有被杀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最喜欢,讲反动的话,唱发动的歌,做反动的事。

是的,朝廷是绝对的言论自由,没有说什么乱世用重典。

警察同志还代表着朝廷,到处追缉凶手。

但是,似乎朝堂之上的大佬们,政事繁忙,没时间搭理这一点点,民间的刑事案件。所以一切都只能拜托警察了,虽然无数的警察出动,没有找到凶手。但是最起码,这一次,没有警察被人明目张胆的杀害。

大唐的警察,或者说大唐帝国长安城的警察,都只是一群善良的警察,他们的任务就是替皇帝陛下,去讨好老百姓的,战斗力不强。他们的心意到了,就算是最终没有将凶手缉拿归案,也没人敢说什么。

想到其中的弯弯道道,无数的人学乖了,集体禁声。

但是,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还有人不依不饶,想要从言论上,为五族七望找到道德的制高点。或者说,找到官府朝廷,皇帝陛下的致命弱点。

醉仙楼。

现在的醉仙楼,已经成了长安城消费人口最多的超级大酒店。

“什么言论自由,人家说说话,唱唱歌,就将人家的脑袋割掉了,根本就是独裁统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朝廷真的能将天下人的口掩盖住吗?”一个义愤填膺的老者,站起来大声疾呼。

“对!这个腐朽堕落软弱无能的朝廷,不敢去直面气势如虹,步步紧逼的黄巢起义军,只敢在长安城里,杀害一些手无寸铁的善良老百姓。这样的朝廷,能够长长久久,那才是咄咄怪事。醒醒吧,我的兄弟姐妹们,别再幻想着,这个已经开始走向灭亡的朝廷,能够为我们的老百姓做主了。”一个年轻人附和。

就在这个时候,一群人走进大厅,其中一个平民打扮的站了出来,说:“崔亮韩,男,五十八岁。曾经因为贪赃枉法,欺压良民,证据确凿,罢黜官身。曾与卢携因三次接头,代表崔家,密谋反叛之事。长安殇的编撰者,花费银钱三百两,雇佣上百人,到处传唱反动歌谣。

王安东,男,十九岁,不学无术,曾跟随白莲魔教,做过多起谋财害命之事,职业黑恶人员......”

众人听了那个平民装的宣读之后,以为两个唱反调的家伙,马上会被带走。

但是令人口瞪目呆的是,那些人好像只是无聊。

就是跑出来说了一下,然后就又走了,什么事情都不做。

但是,酒楼里面的很多人,似乎都已经认出了,那两个刚才还是义正辞严的家伙是谁。

“原来是人称崔扒皮的崔亮韩,崔知县。崔知县,你的口头禅,不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的吗?怎么现在居然开始忧国忧民了?难道你们的崔氏家族,准备登基做皇帝了吗?所以才这般急咧咧的,想要说皇帝陛下的坏话?”一个耄耋老者,盯着崔扒皮看了一阵子,然后哈哈大笑的说道了起来。

一个眉清目秀,摇着羽毛扇的年轻人,对着崔扒皮大声地说道:“呵呵,我记得崔扒皮知县大人,哎,那是我的娘舅啊,明明被人冤枉。是个人都能看的清清楚楚的冤假错案,但是他愣是说,人就是我舅舅杀的。不但是想要帮别人,嫁祸我舅舅。还几次三番得派人逼迫我舅母,如果不肯改嫁给他当小,就要让我舅舅一家家破人亡。

考了!就这玩意儿,居然还是一个县令。口里时常挂着的名言就是,灭门的知县,毁家的知府。

如果不是伟大的新华李立皇帝陛下,像这样的玩意儿,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家庭。好好的大唐帝国,就是因为这些个狗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一章 长安殇(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