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青藏高原打仗本就辛苦,汉人士兵都是平原来的,气候不适应水土不服要多休息两个才能继续往海拔更高地区推进,也是很应该的。
然后准噶尔骑兵一看明军没逼上来,而后方老巢起火了,只好急吼吼折返跑疲于奔命,回去把自行起兵复国的乌斯藏土司们攻灭震慑。
明军等准噶尔人和乌斯藏土司两败俱伤后,再“适应了高原气候”,继续往前收拾残局抢人头。
总之就是一句话,凡是不主动给大明当狗的,那就去给阎王当狗好了。
小康二十三年,青海问题彻底解决。小康二十四年、二十五年,藏地也彻底解决。明军按照这个政策,稳扎稳打,一路把大明的疆土理论上推到了喜马拉雅山,推到了尼泊尔。
随后,大明也设置了驻藏大臣,统筹青藏高原地区的事务,并且在青海开始逐步改土归流。因为反明反噶的两派土司贵族统统被杀绝,这个过程就非常顺利。
这些事儿历史上清朝都没有做成(清朝设了驻藏大臣,但没能改土归流),就是因为平行时空的清朝跟准噶尔部的厮杀征战持续了太久,
以至于清军打回来时,准噶尔人已经在青藏占领了太久,当地人反抗准噶尔的那代人早就没了,后人都被磨平了,对准噶尔形成了认同,清朝要再洗回来就很难。
而现在的情况是,明军就逮住准噶尔灭青藏后不到五年回来洗,还洗得那么有章法,这就让阻力几何级数下降,一切显得更加水到渠成。
……
明军花了三年时间,把高原问题彻底解决,把准噶尔的国土面积直接削走了将近一半,还持续给噶尔丹放血。
到了小康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87年。按照原计划,彻底解决高原问题后,终于可以给久战多年不得消停的所有鞑靼人以最后的统一总攻。
然而,就是在这一年,噶尔丹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末日将近,于是出于恐惧,进一步竭泽而渔搜刮财富向他的罗刹国盟友买军火、求援,
并且他进一步向罗刹人宣扬了唇亡齿寒的道理,甚至摆出了“对罗刹称臣附庸”的狗急跳墙保命招数,实在是无耻至极。
于是乎,罗刹人贪图噶尔丹的许诺,加上罗刹人自己想往东扩张,最后还是提前爆发了跟大明在黑龙江以北地区的雅克萨之战,以为对大明的牵制。
好在青藏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大明好歹可以从西南高原用兵问题上撤回来一部分国力,以应对东北和西北同时出现的两场战争。
罗刹人一开始也没想给噶尔丹卖命,他们只是想趁火打劫,让明军承认“黑龙江以北的土地全部是罗刹国的,只要你们签订条约,承诺这个事情,那么我们就不再跟噶尔丹结盟了,还会断绝给噶尔丹卖枪炮的军火贸易,让你们后续消灭噶尔丹消灭得轻松一点”。
然而,大明怎么可能承认黑龙江以北土地都是罗刹国的?就算是为了消灭噶尔丹、怕同时树敌多个而虚与委蛇,那也是不行的。
你要战那便战,同时对付两个敌人又如何!
于是朱树人就吩咐前线都已经垂暮之年的李定国和郑成功,两人分别负责一个方向。
李定国负责西北,对噶尔丹。
郑成功从大同、张家口一带调往东北,对付罗刹国。
大明有这个国力,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出兵之前,朱树人也秘密给了郑成功提点,告诉他:“罗刹人在远东的部队不足为惧,因为他们要远涉万里来这儿跟我们打,我大明的后勤就算困难,但罗刹人只会更困难。他们还完全没有水路水运可用,一切都要靠马匹游牧运输。
所以,罗刹人就算将来要跟我大明长期死磕,也不会一直在外东北跟我们死磕的,只要歼灭他们几支部队,把他们的定居点落脚点都灭了抢了,他们就只有往西回退整整六七千里,选择从哈萨克中亚草原南下、跟噶尔丹合流打我大明。”
郑成功一想,王爷的教诲果然很对,罗刹人要指望从欧罗巴运兵到外东北跟明军打,那可是要经过一万两千里的。而从欧罗巴运兵到中亚哈萨克,只有六千里。
罗刹人又不傻,如果一万两千里这一路注定失败,后续增援肯定也只能往六千里那一路堆。
而历史上清军在雅克萨之战打得那么拖拖拉拉窝囊,完全是因为清军在入关后废弃了火器科技的研发,还在用老式红夷大炮。以至于完全无法面对罗刹人在雅克萨周边弄的西式新型防炮要塞,也敌不住罗刹人用欧洲枪炮守城的杀伤火力。
但这一切,在郑成功的明军面前,根本不是问题。不就是一些棱堡和大炮么?让沃邦总兵教教他们什么是正宗的棱堡攻城法!什么是正宗的爆破弹攻城臼炮!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只有数千人规模的罗刹远东部队,最终被明军痛歼。
罗刹人还不服输,觉得有很多偶然因素,还想尝试第二把。
于是又从欧罗巴花了一年时间,慢慢调遣大军沿途补给过来的,足足弄了一万多军队,算是把老本都搭上了——
倒不是说一万人的军队对罗刹国来说有多大规模,而是万里远征这种作战形态,一万人到远东,半路上何止五万十万人提供后勤。又何止是数万户沿途贫民、和被奴役的鞑靼牧民,被弄得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