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先不提方孝孺这人的文学成就以及其它思想追求,仅是想要弄“井田制”这一点方面,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藏富于民,为了更好地保护百姓的利益。
为什么会那么解读?读史书要根据当时的情况,不能以读者自己所处的时代为背景。两者因为时代的不同,同样的事务用不区分时代的眼光去看,未必就是符合实际的。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实际上并没有给百姓重新平均财富,也就是没有学习以往的开国皇帝大肆搞“授田”活动。他弄的是将之前的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均田制进行了魔改,定下属于他朱元璋的一个崭新的卫所制度。
这个制度非常不一般,朱元璋认为之前历史的均田制只能短暂的解决土地兼并这种问题,时间一长还是因为丁口滋众,盲无宋田的原因使得国家无田可授,最后自动终结。
朱元璋认为,均田制下的府兵制属于一大优点,历史上的胜利也证明了该方案在乱世初平之后,对农业和经济基础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朱元璋设计的这个卫所制,在他的设想里面,充分吸收了之前历史上均田制瓦解一大弊端的经验教训,同时吸收归纳了府兵制的优势,混杂了部分军屯思路。
那样一来,士兵按照编制在分配好的土地上建立住所,并且可以分配到相应的土地,平日在土地上由长官组织耕田,战事一起由长官组织训练及出征,允许在住所范围内娶妻生子,军户遂成,子孙皆为军户,若多子,则长子为军户,诸子皆为军余,军余若有立功表现,可擢升为军户,世袭军户由所辖长官军事监督,以军法严禁逃田。
现在,能懂得方孝孺搞“井田制”是捅了谁的肺管子了吧?他不但在朱允炆大肆折腾边军的基础上整伤口撒盐的事,还想要破坏开国皇帝定下来的“祖制”,又直接撼动了勋贵的核心利益,一下子将大明最有实权的那一批人从里到外得罪个遍,甚至都要砸一系列依靠屯田卫所制吃饭那些军户的饭碗。
毕竟,军户制度现在才执行多久,很多弊端还没有显现出来,至少变成军户的那批人生活无忧,并且还有立功渠道,暂时还不需要谁来拯救呀!
现在,方孝孺要瓦解朱元璋制定的军户制度,将属于卫所的田地拿出来再平均,还要执行“仁以施治”的思路,得罪的人不止是勋贵以及军方,还捅了同为文人的一大帮人心肝脾肺肾,得罪的人真是太多了。
当然,吕阳暂时并不知道上述那些,了解方孝孺的就是从各种自媒体以及一些小说的描述。
由于自媒体的加料以及一些小说中方孝孺各种愚蠢,导致吕阳认知中的方孝孺是一个各方各面非常不堪的人物。
出了趟远门的吕阳缓了几天,跟朱高煦也有的没的聊了很多,两人本来因为一起前往大宁都司就有交情基础,再有几天的时间用来交浅言深,很快就像极了认识十多年的老朋友。
“这么说,修真不可行?”朱高煦对修仙其实没有兴趣,听吕阳胡说瞎掰了很多神话故事,再提到‘这个世界’不允许神、仙、鬼、怪、灵的存在,还有灵力什么的之类会在吕阳身上逐渐消失,幸灾乐祸地说道:“哈,哈哈!你也有成为凡人的那天?”
这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朋友要失去所有神奇能力,从神人变成普通人,不该是惋惜或痛惜吗?怎么能那么幸灾乐祸。
吕阳没有不高兴,见朱高煦完全理解,反而大大松了口气,说道:“所以吧,你们要是想从我这里获得长生不死,压根就是不可能的。”
现在朱棣最想要的是玩绝地反击,等某天成了皇帝之后,会想要追求长生不死吗?
多少建立了丰功伟业的帝王,他们年老了开始追求长生不死啊!
如果没有吕阳的出现,再让朱棣亲眼见识到了各种神奇,以朱棣的品性将皇帝当成了副业,反倒是拿带兵打仗玩成了主业,一生从未追求过什么神神道道的玩意。
然而,谁能知道朱棣见识过神奇之后,会不会产生什么改变。
朱高煦问道:“我爹会造反成功吗?”
吕阳很肯定地答道:“必然成功。”
朱高煦信了,又说道:“我大哥马上回来了。”
在这几天,吕阳一再主动跟朱高煦聊起朱高炽,一再询问朱高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朱高煦其实并不了解自己那一位大哥,两兄弟一个长期在北平,另一个则是长久待在应天,懂事以来也就逢年过节能接触一下,其余时间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书信往来都非常少。
在吕阳这边想到从朱高炽到朱瞻基一直到朱祁镇,三个爷孙一个比一个更能折腾挥舞锄头挖掘王朝的根基,着实已经决定从朱高炽这个“爷爷辈”入手淘汰掉。
想法是有了,怎么操作还要再好好计划,吕阳认定的就是哪怕朱高煦这一支再糟糕,反正不会比朱高炽一支更烂。
至于说吕阳造老朱家的反?又不是到了老朱家的王朝末期,知道当下百姓有多么爱戴老朱家吗?情况是老朱家的谁都能当皇帝,唯独不姓朱就不行!
他俩正闲扯着,院子外面传来了热闹的声音。
“二弟!”一道听上去雄厚的声音传来,随后月牙门出现了一个胖子的身影。
这个胖子的皮肤很白,可能是因为太胖的关系让圆脸上的五官几乎挤在了一起,看上去则是有一种斯文又喜庆的气质。
还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