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境界,最前面的三层,乃是:强身,舒筋,养气。
简单来说,强身是强健自身肌肉气力;舒筋是锻炼身体韧性、学习发力技巧;养气是修炼内家真力,使得肉身逐步蜕变至更高境界。
对一般的武者而言,这三个境界是循序渐进的。
没有健康的身体、足够的力气,就谈不上发力技巧;不能控制自身肌肉,那靠内家拳炼气自然无从谈起;光靠打坐吐纳来养气,效果势必细微。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三层境界的循序渐进也是相对而言。
基础锻炼提高了自身气力,自然需要更高的发力技巧来适应;拥有了更好的发力技巧,就可以蕴养更加强大的真力;真气反哺自身,化作更强的气力,然后再学习更高段的发力技巧……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甚至到了更高深的武学境界,修炼过程仍然是这个过程的不断循环。只是那时候的武者身体历经蜕变,强大到不可思议,让外行的旁观者忽视了基础过程的循环而已。
那么,为什么世间武者,会把这密不可分的循环,划分成武者的三个初始境界呢?
答案就是:传承。
寻常武者没有好的传承,或者资质鲁顿,有足够好的传承却根本学不会。
例如燕漓的《云鹤掌》,那是仙家一等一的入门掌法,妙不可言。可是让一个榆木脑袋的壮汉去学,苦练三十年,他可能连最基本的发劲都学不会,还不如站马步、打木桩来的实在。
所以,这世间大多数武者的都是从站马步、打木桩开始学习的。
马步首先要稳,然后要活。
最基本的要求是能稳稳的站两个时辰马步,然后学习双腿在马步下震动发劲,就像骑马一般,再来便是马步同时发拳,如果能把马步脚尖的力量传到拳头上,就算学会了发劲,舒筋有成。
有了规范的发劲技巧,再去学习稳定的拳架,用以锻炼五脏六腑,蕴养真气,就是第三层境界了。
这是实打实的笨功夫。
曾经有个投笔从戎的落地秀才,写了首打油诗来形容练武的前三层:
“十二练拳筋骨坚,三载丹田气初成。日夜苦修从不惰,冠礼犹在透皮前。”
四句诗堪称大多数武者的修行写照。
由于小儿的筋骨软弱,故而除了保持筋骨活络的简单基本功之外,其他的功夫都要十二岁以后才教。
正如这落地秀才的诗中所写,十二岁开始练拳,不到一年就筋骨坚实,完成了健体的基础。而后马步、架拳的基本功却足足练了三年,十五岁的时候才养成第一口真气。
古人二十岁冠礼,代表男子成年。最后两句的意思就是,他从十五岁开始日夜养气,整整五年风雨不误,到冠礼完毕,都没达到淬皮境界。
正因如此,韩淋十五岁养气巅峰被认为是天才,段炎十八岁突破淬皮被认为先天有望。
燕漓接近十六岁才开始练武,已经晚了很多年。但他两世为人,悟性妖孽,更有《云鹤掌》这等仙家传承,自能突破一应限制。
其他不论,单是他的发力技巧,就已经到非常高妙的程度,只是限于这具身体的气力,难以施展,所以他才能凭借意境领悟,一刻钟就学会《云鹤掌》。
换句话说,寻常武者必须用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锤炼的发力技巧,他可以轻轻松松的一步迈过,直奔强身与养气的双线循环。
而且,他还有最大的一件法宝——上品养气丹。
燕漓从归云哪里讨来一瓶养气丹,同样是上品。至于人情,反正他已经欠了余清越和归云很多人情,不差这一桩。以他的资质手段,日后自有偿还的能力。倒是眼下危机四伏,他需要尽快拥有自保的能力——若非他无力还手,又何必跟一群跳梁小丑斗嘴?
服下养气丹,燕漓沉下心神,练起云鹤掌。
养气丹入腹,转瞬化作一股清流,随着掌法运转全身。燕漓只觉得身体倍感轻灵,仿佛真的化身一只仙鹤,振翅而飞,逍遥哉游戏白云间。
云鹤掌本就取自仙鹤游戏云间的意境,练习者滞空时间越长,修炼效果就越好。像归云那等修仙者,若不是专门给燕漓演示,整套掌法都可以在半空完成,过程中完全不需要落地。
这样的腾空效果,没有修为的燕漓当然做不到。以他现在的双腿力量,每招都需要落地一次。
三趟掌法之后,他订立当场,默然感受着体内运转不休的气流,忽然又有所悟:
云鹤掌十二式,从首招仙鹤汲云腾空,到尾招神鹤擒龙落地,中间十招,正好是两轮白赤玄黄青,乃与五行相对,走的是五行炼体的路子。首尾两招则是化生阴阳总领全篇。
他接连练习三遍,虽然体内真气流转,肌肉却有乏力之势,便该是阴阳未调,水火未济,尚未达到最完美的锻炼效果。
想到此处,他当即缓缓提手,打起慢悠悠的太极拳。
太极拳的节奏,与崇尚飘逸腾空的云鹤掌截然不同,节奏缓慢不说,偶有发力也不是剧烈动作,而是将全身力气发在微末,震动全身骨骼。从生理的角度来说,正适合用在剧烈运动后,调节身体疲劳。
从玄学的角度来说,太极拳刚柔并济,最能调和阴阳,交媾龙虎,理顺体内五气,乃是养生的高深法门。
这一趟太极拳,燕漓体内真气流转更加圆润,身体肌肉的疲劳也渐趋平衡。
云鹤掌与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