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没有开始出谋划策呢,陈兆枳过来,对陈玉乔说:“你们几个这几天就在家里待着,哪里都不要去,方才吴家舅爷让阿柏把论语抄一遍,你们几个一起抄,每人一遍,待到你们姑母回来,我会认真检查的。”

陈玉康愣了下,哀嚎一声,说:“三伯父,我又不会乱跑,您用得着这样摧残我吗?”

陈兆枳有些抱歉的说:“我也是没有别的办法才会出此下策,你们几个前些日子遇到了歹人,这会子正乱着呢,哪里放心你们几个无所事事的待着,给你们找些事情做也是应该的,好了,咱们相互体谅一下,你们赶紧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去。”

待到几个人找齐了笔墨纸砚,提起笔开始写,陈玉园却是怎么都沉不下气,想了想,放下手里的笔,起身轻轻的从房间里出来。

吴慕岳看到陈玉园走进房间里,点了点头,说:“阿园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问的?”

陈玉园坐在吴慕岳对面的椅子上,恭敬地问道:“先生,疫症真的很可怕吗?”

吴慕岳点了点头,史书上对于一些疫症的记录,往往只是一句赤地千里或者是十不存几,但是,看书或者是道听途说跟真正的去面对的时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

吴慕岳没有经历过,上一次出现疫症,还是在大梁立国之前,那个时候,群雄并起,生灵涂炭,一次洪水之后,爆发了很厉害的疫情。

饶是几方势力联手应对,也是让方圆百里荒无人烟,听说,最后是把出现疫情的地方围了起来,一把火烧光了,这才算是结束了这一场疫情。

吴慕岳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明亮的阳光,心里一阵的难过,他转过身来,对陈玉园说:“大灾之后有大疫,特别是水灾,许棣送过来的防疫措施很好,只可惜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按照这个措施来做云安县此次出现的疫情,就是因为县里的县太爷不重视,村里的里正因为没有县里的督促,没有拿着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这是渎职,只可惜咱们现在并不能因为这个事情对那些人做什么。”

陈玉园点了点头,说:“那先生,您能告诉学生,如果学生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要如何应对呢?”

吴慕岳点了点头,走到书桌前,提起笔,说:“通过这次疫症,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最重要的是,为什么淼州作为水患最严重的地方却没有出现一例疫症,那是因为郑伯源跟冯绍礼两个人尽心竭力的为了防疫做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你可以从这几方面来总结。”

书房里面,一个讲的用心,一个听的认真,原本是想要进来的许栀站在门口,听了半晌,最后扭头往前院走。

白英看了看房门,待到走到院门口,问道:“姑娘,您怎么不进去了?”

许栀摇了摇头,说:“舅爷正给阿园上课呢,我进去不好,娘亲这会还在周家村,咱们就不要过去了,过去了只是给娘亲添乱,他们那边这会许进不许出,也不知道粮食棉被够不够用的,白英姐姐,咱们派人给那边送些粮食棉被过去,还有那防护衣,娘亲走的时候交代我再多做一些,你着急一些人手,赶紧开始做防护衣,那可是娘亲他们穿着保命的东西呢。”

白英答应一声,赶紧去准备粮食棉被。

许栀这会神思不属,又怕娘亲在那边会有危险,自己想要去看看才会安心,又怕自己去了什么都不懂,会给娘亲添麻烦,左不是右不是,心里跟揣着一团乱麻一般,坐立不安,索性也不在房间里闲着了,去看着白英让人搬粮食,又忙又乱的氛围,让许栀觉得不再那么的煎熬。

陈兆慈这次出去,身边带着二十个侍卫,这会侍卫都在村子周围负责警戒,跟县衙的差役一起,到了晚饭的时候,陈兆慈带着出来的一个管事用带着的粮食做了饭,还给差役送了些去。

马光在村子里面,这些差役拿着分到手里的饭,面面相觑,有个上了年纪的出来,问道:“这位兄弟,多谢你给我们干粮,只是我们这会身上没带银钱。”

管事的摆了摆手,说:“这位大哥,你们吃就是,咱们现在也算是共患难了,后面也不知道还要在这里待几日,但凡是我们有一口吃的,总不能忘了众位大哥就是。”

这一班差役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赶紧过来道谢。

那管事是陈兆慈专门带着的,为的就是帮着打理跟周围人的关系,一路上这七八十口子的衣食住行都是这位管事在打理,管事的能力可见一斑。

管事的这会没有心情吃饭,站在村子入口处,看着远处一片安静的村子,心里七上八下,正是做饭的时候,村子里却没有几户人家的烟囱升起炊烟,也不知道是因为没有粮食还是因为没有柴火,管事已经派人回淼州报信了,心里盼着淼州那边赶紧给送一些粮食过来,不为了这些人吃,拿去送给村子里的人分一分,也能让村里的人安心,能够踏实的接受自家夫人的救治,如若不然,有人在里面捣乱,说不定夫人在村子里就会有危险。

一直到半夜时分,郑伯源亲自押着一大车的粮食过来,这些粮食都是从通州码头送过来的,管事的喊了马光过来,把粮食一袋一袋的放在村子入口附近,马光带着村子里的人搬进去之后,再由里正给村子里的人分一分。

郑伯源看到马光,远远的问道:“马大哥,村子里的情况现下如何?”0

马光自然是知道郑伯源问的其实


状态提示:第441章 隔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