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不会说他们的语言。”陈诗诗记得在百凤楼碰过北方来的一些少数民族,他们叽里呱啦的交谈,经常让她感觉是在听鸟语。
“没关系,我填上了华夏词。”
李寺说这句话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脸红,因为到了古代,就别去考虑什么欺世盗名了,他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靠盗用后人的发明来发达的。
这首歌的词是谁填的不重要,关键是他能让这首歌在此时此刻发扬光大。
为了一炮而红,李寺对陈诗诗的演唱时的气息,演唱时的手势、站法等仪态等等一系列因素进行了指导和调整,力求给人一种歌唱家的感觉。
能称得上大家,那就不是一般的小歌星能比了,李寺要让赵构的眼里喷出火来。
李寺有时候想,要是让陈诗诗成了皇妃,他这个经纪人也要分到不少好处,不过就赵构目前这个身体状况,陈诗诗嫁过去也是守活寡,还是不要耽误她的幸福人生了。
李寺教了陈诗诗一首《鸿雁》,觉得还是不过瘾,又教了她另外一首歌曲,这首歌对于南宋百姓来说对于南宋官兵来说都十分的应景。
离天下大剧院开业的日子越来越近,皇妃乐队和西湖传奇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开业前夕,李寺给所有人放了一天假,让大家好好休息休息,以最饱满的姿态迎接大剧院开业的第一批客人。
林森跑来问李寺道:“少爷,我想给琴草买一件新年礼物,你帮我出出主意。”
李寺笑道:“怎么,你和琴草有进展了吗?”
自从上次李寺给林森吃了定心丸,又安排了西湖传奇的组合,现在林森和琴草的默契度是越来越高。
李寺看在眼里,觉得自己的做媒技术有了不小的提高。
“报告少爷,琴草现在对我,可以说比以前热情多了,有时候还会带些小吃给我吃。”
琴草的态度转变,林森自然是感觉的到,他从未有过如此心动的体验。那些糖果糕点吃在嘴里,甜在了心里,有时候半天都还在回味。
“都送小吃给你了,那得礼尚往来啊,你知道琴草喜欢什么东西吗?”
李寺觉得送女孩子礼物也是讲究技巧的,他的前世倒是没有什么经验,不过好在有很多渣男总结出了有用的经验汇集在网上。
送礼当然要投其所好,人家不爱看书你送一套《道德经》,那显然不合适。
可林森却不知道琴草喜欢什么,他摇头道:“少爷,我平时和琴草也就排练和演出的时候在一起,她生活里喜欢什么我确实不知道。”
“你刚不是说她都带小吃给你吗?我估计她自己也是个吃货。”
李寺记起第一次与琴草相见的场面,他那天点了一桌菜,自己吃不完,然后叫琴草过来一起帮着吃,琴草吃的可开心了。
也不知道是登丰楼的东西好吃,还是琴草平时没吃过好的,总之那些菜都是琴草一个人吃完的。
“什么是吃货,少爷?”林森不明白李寺的后世形容词。
“吃货就是很会吃的人,你要不也买点好吃的送给她?”礼尚往来的话,对方送什么你也送什么,也算是个对策。
“吃的我自然会送,可是少爷,吃的不值几个钱,我想送点实用的东西。”
林森果然是理工男思维,送东西不讲浪漫,专门讲实用。
“实用的东西?”李寺其实也赞成林森的想法,吃吃喝喝的留不住纪念。
李寺想了想,问林森道:“你注意没注意琴草手里的琵琶,好像有些破了吧?”
其实琴草的琵琶并不是很破,只是李寺猜测,那把琵琶跟了她很久,从前在登丰楼卖艺就是用的那把琵琶,怎么说都有十几年的工龄了。
穷人家的孩子,肯定用不上好琵琶,那琵琶的木料只是普通的杂木,能用很久都奇怪了,而现在琴草上场弹奏的琵琶,用的还是戏班的。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
“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
大约在秦朝,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
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
到了南北朝时,从西域传来了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的乐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国的琵琶结合起来,改制成新式琵琶。在演奏方法上,改横抱式为竖抱式,改拨子拨奏为右手五指弹奏。经过不知多少艺术家的改进,才成为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两种琵琶。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涌出了大量的琵琶演奏者和乐曲,如唐代世居长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孙曹纲,都是着名的琵琶演奏家,为世人所推崇,诗人对其高超技艺亦多有诗作赞颂。
曹纲的演奏,右手刚劲有力,“拨若风雨”,另与之齐名的裴兴奴则左手按弦微妙,“善于拢捻”,故当时乐坛有“曹纲有右手,兴奴有左手”之誉。
来自西域疏勒的“五弦”名手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