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南宋:开局赢秦桧百两金>第一二八章 秦桧的主意
、鱼等各种肉食,但当时并不流行,后来随着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

火锅的器具,早古各个时期都有出土,比如西周的鼎,下盘可以放炭火加热,操作原理非常接近今天的火锅。又比如西汉的铜火锅、染杯,下面放碳火烤炙,上面架锅。

因此很多人就开始说,火锅早在西周两汉时期就非常流行了。这其实有点想当然。

西周两汉时期的火力不是后世的电磁炉,那时候的冶铜技术作出的锅也大不如后世。

当时那些下面可以放火烤炙的锅子,大多是为了加热食材或者温酒,要实现像火锅一样边吃边涮肉这种操作,还是有些困难。

李寺在登丰楼吃到的拨霞供,才有了后世火锅的影子。但因为调料有限,比如辣椒还没传到中国,所以拨霞供这种福建口味的火锅,还没有真正流行,还只是少数上流社会人群尝鲜的乐趣。

真正推广了火锅的,是清代皇室。

甚至很多学者认为,“火锅”这两个字,很有可能就是从清宫里传出来的。

因为在康熙皇帝“千叟宴”的一份菜单中,就有一道“野味火锅”。

之后的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一个火锅狂魔。

在他那一届的千叟宴上,他办了一场有近一千六百五十只火锅的火锅宴,放到后世得给他颁吉尼斯世界记录奖。

同时,在清宫御膳档案里,野味火锅、生肉火锅、羊肉火锅、菊花火锅都经常出现。

火锅作为皇帝带头推广的菜肴,很快在京城流行起来了。

当时火锅流行到什么程度呢?

清代进士严辰吟写诗赞美火锅“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 。

《清稗类钞》也记载说:“京师冬日,酒家沽饮,案辄有一小釜,炽火于下,盘置鸡鱼羊之肉片,俾客自投之,侯熟而食,故曰‘生肉火锅‘”。


状态提示:第一二八章 秦桧的主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