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国势>第002章 各有心思

13日的《奉天时报》赫然登出“武汉兵变,革命党起事,新军第二十一协协统黎元洪做了大都督,宣称立国号为中华民国,废宣统纪年。2sodu”

“卖报卖报,武汉三镇全部落于革命党之手,原湖广总督瑞革职留任,革命军势力向湖北各地扩张,两湖大乱。”

“卖报卖报,朝廷已调集重兵前往湖北镇压,奉天各地安宁,惟银号多有挤兑,米价亦有所上涨!”

赵尔巽反应也不慢,密饬民政司、营务处、巡警局“不动声色、广布侦探,防患未然。……切勿稍涉大意。”

湖北革命的局势就象一张报纸沾上了水,慢慢地扩散开来。13日,汉川响应,成立汉川军政分区;14日,黄冈巡防营军变,各地动荡此起彼伏。载沣吃不消了,不得不接受内阁建议,重新起用袁世凯。他本不愿将这个对头请出来,但已别无他法,同时他还起用岑春煊为四川总督。

清政府想用袁世凯来救命,老袁却有自己的打算:朝廷给了我权,但只是一个小小的湖广总督,还要“会同调遣”军队,等于要听命于荫昌。想俺老袁早就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来又做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这官给的也太小了吧!照平时行情,给荫昌做个副手也不打紧,反正关系也很铁;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再不待价而沽那也太傻了。打定主意,还要再估估价。

次日,他就复奏“旧患足疾,迄今尚未大愈”(老袁算是把这个借口用足了,载沣肯定想抽自己嘴巴,什么借口不好想,偏找这个),但老袁狡猾就狡猾在这里。后面还留个尾巴“一等稍可支持,即当力疾就道,借答高厚鸿慈于万一。”(言下之意是你载沣价码开得还不够,我老袁要再掂量掂量)。袁世凯作势不出,北洋军自然也不肯卖力作战,革命党趁机修整。经过扩军,居然募集到了近两万人马。

17日,荫昌的先头部队到了汉口附近,但他们怎么也走不动了。奥秘?奥秘还是在袁世凯那里,冯国璋带领军队开拔前抽空去了老袁那里一趟,得到了“慢慢走、等等看”的锦囊妙计,顿时心领神会,然后就出现了士兵个个叫苦连天、赶也不动的局面。

荫昌那个急啊。就差直跺脚啦,连连发电报给京师,载沣知道是袁世凯在捣鬼,他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地下了一道谕旨:“汉口事情紧迫,迅速调治,力疾就道。”老袁接到电报大乐,哎呀!你也急啦!那我提提条件吧:“鄂省兵叛库失。凯赤手空拳,无从筹措,请俯允就地招募12000名防军,拨银400万两。”

第二天又电,请求调已经开缺或革职的王士珍、倪嗣冲、段芝贵等北洋旧部开往前线听候差遣;调北洋系另一员大将、署理江北提督的段祺瑞以及第四镇统制吴凤岭带得力将官赶赴湖北。

载沣批示“全部照准!”。当年为了削弱北洋势力,载沣忙乎了快三年才将这些人全部清理出去,现在不到三天全部归位,载沣吐血都没地方哭诉。

黎元洪也是聪明人,眼看革命形势越来越好,他决定下注了。而且要下就下大的--自己坐庄。17日,在阅马场的中央搭起了一座高耸的帅台,四周军队林立。黎元洪全身军服(早上才刚刚剪了辫子),腰悬军刀,到台前下马,威武地被簇拥登台。台上放着黄帝牌位,剑、旗分立两侧。由谭人凤授旗、授剑,居正宣讲革命意义,黎元洪宣誓,并且以大都督地身份宣读了《祭告天地文》(这家伙一转眼变成革命元勋了)。黎元洪一边慷慨激昂地读。一边悄悄地注意着下面的反应,只听下面欢声雷动,“黎都督万岁”都喊出来了,他这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这庄看来是坐稳了。同日。驻汉的英、俄、法、德、日各国公使照会军政府。声称“现值中国政府与中国国民军互起战争,各领事等严守中立。”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

接到这个通告。黎元洪的胆子又大了一些,原本几天黎元洪都以“领事团禁止在距租界十里内开战为理由”拒绝,现在打算放开手脚大干。18日凌晨,第二协第三标统带姚金镛等率领步队一标、炮队一队渡江,会同另一标标统林翼支的部队沿铁路线向刘家庙进攻,拉开了汉口保卫战地序幕。

驻守在刘家庙的主要有张彪的残部和河南军一部(荫昌的先头部队),共两千人,在江中军舰的炮火掩护下拼命进行反击。十点整,革命军发动进攻,接连打了几次都被清军击退。下午两点,革命军得到了汉阳第一标和武昌第四标的支援,准备再次发动进攻。此时正好一列满载清军援兵的火车向车站开来。吸取了上午的教训,革命党也学乖了,没有选择硬碰硬地正面攻坚,反而埋伏在铁道旁的稻田里准备打伏击。林翼支派出一百多人,和铁路工人一起,拆毁了一大段铁轨,然后就静静地躲在田里。

“呜!”火车从远处呼啸而来,“不好”司机发现前面有一段铁轨居然不知去向,连忙拉动了制动手闸,然而,巨大的惯性带着火车继续往前跑,越来越近了,司机害怕地闭上双眼,“啊!”的一声,淹没在火车脱轨倾覆的“轰隆”声中,还没等里面的清军爬出来,革命军的火炮就打了过来,“轰轰”地在各节车厢附近炸响,最早爬出来地几个倒霉鬼就这样为皇帝尽了忠,现场一片鬼哭狼嚎声。正在惊魂未定间,又是喊声震天,原来革命军端着刺刀冲过来了,旁边还有不少工人、


状态提示:第002章 各有心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