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国势>第086章 三次革命
监视浙江朱瑞,若其有异动,立即从背后袭之。”

众人点头,秦时竹问道:“说来说去,似乎忘记了广东怎么处理。”

“大总统,广东之敌大可不必担忧。一来龙济光所部实力孱弱,根本构不成威胁;二来,龙济光是典型的骑墙派,从来就是谁实力强倒向谁,袁世凯时期就是如此,此次独立恐怕只是故作姿态而已;三来,广东与西南诸省联系密切,如果我们急躁进军。反而不利于稳定西南,暂时放手等江西、江苏安定下来就可以见分晓了。”

“也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先解决主要问题。”秦时竹想了想,“以大本营地名义发电报给湖南护军使程潜,让他立即率兵平叛,拖住李纯。”

众人稍微一愣,随即便明白过来。程潜是国民党目前唯一掌握兵权的人物,他的政治立场至关重要,若其含糊,自然也在处分之列。

“从兵力上统计起来,此次作战。我们出动7个师,约11万人马,除龙济光所部后,敌我兵力对比为2:1。大口径火炮和其余作战装备是其五倍甚至数十倍,兼之海军优势,取胜应当不成问题,重点在于如何将损失降低到最低。另外,此次主战场主要在南京,能不能顺利拿下冯国璋具有举足轻重地作用。”张绍曾在地图上指指点点,“我的想法是,能不攻城最好不要攻城。南京老百姓经历了数次劫难——辛亥革命时革命家攻打南京、护国战争时黄兴在南京抵抗以及后来张勋统治南京,再也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了。”

一旁的蒋方震沉吟片刻说道:“我倒觉得,卢永祥此人未必完全俯首于冯国璋。前次大总统解决安徽问题时曾与其有一面之缘,此人对大总统甚是恭敬,言辞中也无唐突之意,不如……”

被蒋方震这么一提醒后,秦时竹想了起来:“百里所言不差,前次送了他一笔款子。对我千恩万谢的。不太像要作乱地样子。这次宣布独立,有什么其他隐情没?”

“根据国安局送来地情报。是冯国璋以议事为名,将卢永祥等人召到南京,而后才有了那个‘护法’通电,虽不能就此判断卢永祥的真实意图如何,但至少还有机会可考虑。”葛洪义笑了笑,“朱瑞是老滑头,称病不去,眼下还在观望,估计是要看看形势。”

“这家伙是一贯地墙头草随风倒,随他去。”秦时竹轻蔑一笑,“这次要把墙头挖空,看他往哪里倒?”

“有一件事我很不明白。”一直没有开口发言的萨镇冰问道,“冯国璋也是多年宿将,对于自身实力和总统的实力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怎么这次如此糊涂,莫非真的有恃无恐?还有李纯、雷震春都是多年带兵之人,难道他们真不知道这是螳臂挡车?但现在反声一片,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萨老言之有理,南方这次动乱,固然与这批军阀利令智昏、铤而走险有莫大干系,实际上英日两国在背后挑动、支持也分不开,没有这两家的支持、煽动,就是再借他们一个胆子也未必敢。”

“英国人好理解,自大总统掌权以来,中英关系一直未能正常化,这次联邦党的政治献金案多少让人有些明白,但日本……日本方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没有!表面上看,中日两国关系似乎颇为正常,贸易往来也很兴盛,但在日本国内始终有一种侵略中国、掠夺中国的声音存在,请萨老想想,诸国之中以何国对我国革命最为热心?”

“那自然非日本莫属。”

“那难道萨老真地以为日本是国际友人,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自由、民主而帮助我们?”

“这个……”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日本的小算盘无非是谋求本国在华利益的最大化,而绝非真正同情、支持中国革命。我再举一个例子,陈其美受制裁,固然与其谋杀陶成章等一系列案件有关,其实他还有勾结日本情报机关地行为……”这种话若是从他人口中说出来,萨镇冰可能还会将信将疑,但主管国家安全的葛洪义如此说明,想来所言不虚。

“英日两国的对华思路是惊人一致,即在中国内部寻找他们的势力代表,通过他们实现本国利益地最大化。无非英国和中国公开不睦,敢于径直寻求军阀和拉拢政党势力,而日本则限于表面上的友好,只能通过秘密渠道联络被其豢养的一小撮汉奸分子。坦白的说,议会收受政治献金的绝非联邦党一家。”葛洪义告诉众人,“根据确切的情报,日本在野方面和极右翼军国分子搜罗柏文蔚、胡汉民等人为羽翼,这次冯国璋等人能迅速举事,搞什么‘三次革命’固然与其蓄意已久有很大关系,但英日两国在后面的帮衬同样不可小觑,不然凭冯国璋和胡汉民等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在反对中央地前提下取得一致。”

“刚才话说了一半,调用海军平叛,一方面是为了出其不意,另一方面也是震慑英国在上海的势力,让他们小心点……”

“这么说还有可能与英国军舰发生冲突?”萨镇冰踌躇了一下,英国可是世界第一海军呢,也算是中国海军曾经的老师,故而有些忐忑。

“有可能,海军有信心么?”秦时竹盯着萨镇冰,“我相信凭英国在华的那几艘舰艇,还不至于对我国海军构成威胁,其次这完全是我国内部事务,英国无权干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欧洲局势日益加重,大战一触即发,我英国的注意


状态提示:第086章 三次革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