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史上最强太子>第40章 治标之法,拍案叫绝

随后,朱元璋将那三个棘手的土地问题介绍了一遍。

其一,鼓励流民开荒,开荒的土地到底是流民的还是原主的?

其二,豪强隐匿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如何处置?

其三,士卒们要求如同定远军士卒一样有职分田,到底该如何应对?

朱标道:“第一个问题,再简单不过。如今土地荒芜,流民遍地,为政第一要务,自然是引导流民开荒。流民开荒出来的土地,不但应该归自己所有,而且应三年免征任何赋税。”

“那人家原主回来呢?”

“官府可以设立一个期限,比如五年。从现在开始,五年之后,若原主再回来讨要荒地,即便有地契,官府也一概不认。五年之内原主人回来嘛……重新划给他一块荒地,让他去开荒不就行了?”

邓愈忍不住道:“对啊!反正战乱频仍,人少地多。五年之内,咱们的荒地根本就开垦不完。如果五年内,若是那些原主回来,给他们一些荒地做补偿不就得了?整好帮咱们开荒。五年之后,他们再回来,得不到土地,那也怨不得咱们,毕竟咱们已经给了他们五年的时间了,走到哪都说得过去。诶!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挺容易的嘛!怎么咱们养的那些秀才,就那么没用呢?”Ъ

“废话!”徐达狠狠瞪了邓愈一眼,道:“那些秀才们想不到,你邓愈想到了?刚才在中书省,上位说这个问题的时候,你邓愈还不是屁都没放!”

常遇春得意洋洋地道:“这就叫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在旁人眼中的难题,在俺这徒弟看来,根本就不叫事儿!俺徒弟提出了解决办法之后,你邓愈才会觉得根本不叫事儿!”

“拉倒吧!这话说的,好像世子如何处理政事,是跟你常遇春学的似的,你要不要脸啊?”邓愈满面不屑。

朱元璋却迫不及待得提出来第二个问题,道:“那这豪强隐匿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如何处置呢?轻了不行,重了也不行。比如咱那义父郭子兴吧,原来就是地方上的豪强。要不是大元朝廷逼得紧,他还未必反元起事呢。”

朱标道:“当初汉光武帝刘秀就对付过地方过豪强,结果他以皇帝之尊,还是铩羽而归。所以,咱们处理豪强不能着急,得徐徐图之。呃……如今大敌当前,不宜大动干戈,儿子说个治标之法。”

“到底如何治标?”

“地方上的豪强是有定数的,官府可以不清查其土地,而是直接与豪强议定每年要交的税额。另外,豪强要负责地方驿站的一切花费。官兵经过豪强所在的附近时,豪强要为大军输送足够的粮草和民夫。”

“妙啊!豪强不肯让咱弄清楚他的土地和人口,咱就让他弄不清楚自己的负担!”朱元璋连连点头,道“不错!这个主意好!对咱的胃口!且这么糊涂着和豪强们对付吧,待咱腾出手来,再和他们一笔一笔地把账算清楚。”

事实上,历史记载中,朱元璋对付豪强。就是这么干的。现在朱标提出来,他当然会感觉,朱标每一句都说到了自己的心里去。

朱元璋继续道:“前两个问题,就算解决了。你再说说第三个问题吧,普通士卒也要职分田怎么办?”

“儿子也说个治标之法。”朱标道:“父亲大人现在,手里是有不少官田的吧?三十万士卒,每个人能分多少?”

朱元璋道:“当初蒙元贵人侵占了百姓无数土地,百姓们受不了了,才揭竿而起。后来义军兴起,自然收了这些土地做官田,数量的确不少。呃……除了定远军的职分田外,再分给每个将士十来亩是没问题的。”

“那就先分五亩!”朱标道:“另外,告诉将士们,待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乃至于取了天下,就给他们分田。在富庶地区驻扎的,将依据地区形势,每人分二十亩、三十亩或者五十亩,在边疆地区驻扎的可达一百亩。每亩平均租税一斗二升,永不加赋!”

汤和为人沉稳,仔细计算道:“每人五十亩,如果朝廷有一百万军,就是五千万亩……天下民田总数怎么也有四亿亩吧,拿出来五千万亩似乎并无问题。”

像朱元璋现在这样,以一省之地养三十万大军,绝对是天下大乱时候的特殊情况。等他有一百万军时,足够扫平天下了。

甚至于,四海升平之时,一百万军都太多了。朱元璋沉吟道:“每亩租税一斗二升,也就是说每兵可交税六石。四兵就是二十四石。以这二十四石粮,足以充一兵之军饷了。也就是说,这百万大军完全可以自成体系,八十万军种田,以其所出养二十万脱产之军……所以……”

“好!好啊!”

啪!

朱元璋重重一拳拍在几案上,眼睛简直能放出光来,道:“如此制度,足以不费百姓一粒米粮养百万大军!好!好啊!吾儿真是天才!天才中的天才啊!”

不怪朱元璋如此激动。实在是,这个法子如同刚才那个对付豪强的法子一样,就是朱元璋自己想的法子!

这就是朱元璋首创的卫所制!

他听了之后,能不拍案叫绝,感觉句句在理,解决了他天大的难吗?

当然了,卫所制虽然屡屡为后世所诟病,但在最初的时候,确实是有极大的优越性的。ps

想想看,当时一亩田的平均产量是两石。每亩收税一斗二分,也就是税率百分之六,算高吗?

愿意种田的军士,守着自己的五十亩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总税


状态提示:第40章 治标之法,拍案叫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