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南北差异
这大明朝其实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几件大事,每一件大事都会导致不少人受到牵连,朱元璋这位皇帝的手段可不是一般的狠,在历朝历代中可都排得上号的。凡是落到他手的贪官没有一个没有好下场,至于蓝玉这样的就不会说,还是看在他们是儿女亲家的份上将他的那张皮给送了回去,交给他的女儿供奉在祠堂之内,蓝家算是彻底的完了。
果然,蓝玉案虽然盛大,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消失殆尽,众人对这件事情也闭口不谈。现在街头巷尾大家最熟悉的是就是科举考试,这一次科举考试可是名目众多,由于朱元璋的手段导致朝廷之中有一半的官几乎都是空置的,也就是说人员严重不满。所有的衙门几乎都有空缺。还有几个是特别重要的官职,如此一来开科取士就是第一要务。
这一次,朱元璋还特意将锦衣卫的几人都招进了皇宫之内。
“臣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
“谢皇上。”
“众爱卿,你们都是朕的股肱之臣,中流砥柱,眼下这会考在即,考场的安全工作以及考子的安顿工作,可就全部都交给你们了。”
“臣遵旨。”
接着周源和贺今朝等人直接退了下去,唯有朱环被留在了大殿之内。
“你说,朕该选谁当主考官啊?这是第一次开科取士,关系重大,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找一位德高望重而且还有真才实学的人当做主考官才好。”朱元璋思前想后,最终找到一位元朝出现的大儒刘三吾。名字取自论语的吾日三省,吾身。其本身也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
“嗯,陛下圣明,选择这个人是当之无愧。”朱环略微思索了片刻,微笑着点了点头。不管怎么看,这刘三吾的名气是最大的,由他出手出任主考官那是当之无愧。
“好,既然如此,那就由刘三吾为主考官,白信和张欣为副考官,一同准备今年的科举考试吧。”朱元璋大手一挥,下了命令,当即朱元璋的圣旨就来到了三人家中,刘三吾自然是当仁不让,作为当时大儒,这种事情是他最想做的。没有什么比培养人才更令他值得骄傲的了。
“臣遵旨。”
刘三吾激动的语无伦次,自从元末各种势力割据,直到明初朱元璋一统天下,这第一次开科取士,无论如何对于他而言那可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以前在元朝为官,现在终于可以为大明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激动的热泪盈眶。
当即便召集了白信和张欣等人一同商量这科考之事。“两位大人,你们对此次科考有何意见?”
“此乃我大明第一次科考,自然要隆重,不过据我听闻这南北考生差异巨大,如果再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只怕会造成南北的差距啊,南方举子多才,而北方则更善于带兵打仗,这差距要是拉大了,只怕会引起北方才子的不满啊。”一旁的张欣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也是他深感不安的一件事。这蓝玉案他可是看的真真的,要是皇帝老儿不愿意,分分钟会人头落地,株连九族。现在在大明朝当官已经是一个高危职业了。
显然,元末大儒刘三吾无并不这么看,他认为大明第一次开科取士,他必定也会载入史册,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更何况他年事已高,趁此机会还可以收最后一批门生之后,他就可以彻底的退休了。
“张大人,你的顾虑我是明白的,不过这开科取士,本来就是有德者居之,如果单纯的计较南方与北方考生的差距,这只怕有失公允吧,”刘三吾一身正气,自然是斩钉截铁的拒绝了。
“这,大人,要不要请示一下陛下,不管怎样咱们还是小心为上啊,这蓝玉案可是刚刚才结束啊。”白信略微思索片刻劝道。
“嗯,好,既然如此,那我就面见圣上,看看陛下到底是怎么说的。”刘三吾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微微点头。听他们两人这一说,他也心里有一丝踌躇,眼下这大明天子喜怒无常,要是真的来一个株连九族,那他的麻烦可就大了。毕竟他已经活了大几十岁了,再过几年说不定就会驾鹤西去,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那必定晚节不保。
“老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刘大儒,你怎么来了?是为着科举之事而担忧吗?”朱元璋看着颤颤巍巍的刘三吾,疑惑的问道。其实朱元璋之所以选他,那是因为此次乃是大明第一次开科取士,而刘三吾又是元朝末年的大儒,在文坛上可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请他出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回禀陛下,我等三人经过商议之后,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定夺。”
“说吧,有什么事?”
“陛下,这南北考生差距甚大,南方的才子诗词歌赋自然是不在话下,而北方乃是游牧民族居多,善于战斗而不善于读书,要是将两者放在一起,只怕北方考生会尽数落榜啊。”刘三吾将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
“哦,是吗?应该不可能吧,我就不信北方汉子没有一个能人。”朱元璋一拍桌子,大怒道。“好了,你秉公处理就是,这件事情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吧。”朱元璋大手一挥,转过身去,刘三吾只能硬着头皮退了下来。
此次朱元璋并没有表明态度,只是说一切交由他办,既然是要秉公办理,那刘三吾也只能咬着牙处理了。殊不知正因为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