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绿林山。
在现在湖北省中北部,有一条西北东南走向且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山脉,名曰大洪山。此山往北八\九十里,就是当年刘秀的老家——南阳郡蔡阳县,现在叫枣阳县,隶属湖北省。大洪山群峰耸立,层峦叠嶂,最高峰宝珠峰海拔一千余米,号称“楚北第一峰”。山中林木茂密,古树参天,飞泉流瀑,处处可见。最奇特的是,山中溶洞密布,几乎山山有洞,最大的仙人洞竟可以在里面建房,能容纳数万人居住。而且此山还是避暑胜地,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温”之说。清朝有位诗人储喜珩曾赋诗此山曰:名山佳气郁重重,横亘西南压万峰。襟汉带陨蟠伯围,兴云出雨镇侯封。(注1)
然而在王莽刘秀那个时代,这座山不叫大洪山,叫绿林山。叫大洪山是因为这座山每到雨季便涌出大洪水,故改其名;至于什么时候改的,却不得而知。
但是直到现在,更为人们所熟知的还是此山的旧名——绿林。因为两千年前王莽当政的时侯,这座山上曾驻扎屯聚过五六万的造反百姓。他们攻打州县,抢粮抢物,把整个荆州搅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而且他们最终还成为了彻底推翻王莽的最基本力量。所以当年的史学家在撰写汉史时,不得不对绿林山描上重重的一笔。而近现代许多有关历史的书籍中,“绿林起义”四字更是随处可见,这也许是今人对“绿林”印象更深的一个重要原因。
数万义军屯聚绿林山,大概发生在王莽天凤五年。这一年,荆州爆发了大蝗灾,遮天蔽i的蝗虫吃尽麦菽,吃尽禾稻,连地下的根茎都恨不得咬出来啃掉。此前由于官府逼迫,赋税繁重,百姓家家饥贫,加上这次蝗灾,百姓们更觉得没法活了。好在,荆州地处江汉,水网密布,湖畔野泽之中,遍生着一些水生植物,如莲藕凫茈菱角之类,还可以采挖出来填肚子。因为蝗虫再狠,也不敢钻进泥水里去啃咬这些东西。百姓们谢天谢地之后,便纷纷下到泥水里采挖莲藕凫茈菱角当粮食,一时还不致饿死。
凫茈是古时的叫法,现在叫荸荠,另外有的地方还叫它马蹄、磨荠、地栗子,吃起来还是香甜可口。
但这些东西是有数的,采挖不多久就渐渐稀少了。谁也不想饿死的老百姓一看这些东西越来越少,就都争着抢河汊,占湖面,泥水地里的吵嘴打架便不断出现。但谁也没想到,正是由于这种争吵打骂,才引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暴\动。
暴\动的发源地在新市县,也就是现在湖北的京山县,其地在大洪山西南数十里。新市湖泽较少,可采挖的莲藕凫茈菱角也就少,因而争抢打斗的现象也就多。到后来,这种打斗竟发展到族群与族群之间的打群架,情况非常严重。
这时候出现了两个人,一个叫王匡,一个叫王凤。这俩人虽然每天也在湖池里挖荸荠,但相对来说还是有头脑。王匡见湖池里可挖的荸荠越来越少,就对王凤说:“凫茈越来越少了,等都挖完了,咱不是还得饿死?”王凤说:“是啊,所以大家天不明就跑来争啊抢的,好多人为争一片泥水地都打得头破血流了。”王匡说:“所以咱得想个办法,不能等着饿死。”王凤说:“想啥办法呀,到处都这样。”王匡说:“只有一个办法——造反。咱把湖里的饥民都鼓动起来,去离乡聚抢粮食,然后去绿林山落草,占山为王,怎么样?”王凤一听大喜,说:“好,离乡聚是官府的屯粮之所,里面有好多粮食;绿林山更是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就是几万官军也打不进去!咱抢了粮食再进绿林山,又饿不死又不怕官军来攻,真是好主意!”王匡说:“那就这么定了,回头看谁再争抢打架时,咱就鼓动他们造反!”
可巧,王匡刚说完,就有一阵喊骂厮打声传来——原来果然是两族群为争挖荸荠而打起了群架。王匡大喜说:“来得真及时啊!走,咱去给他们拉架,趁机把他们鼓捣起来!”
于是两人提着铁锸趟着泥水跑过去,冲进人群挥舞着铁锸向两边喊:“别打了别打了,都给我住手,住手!”
两边的人都认识王匡王凤,见俩人来拉架,便都停住。其中一边的人对王匡说:“老王,你给评评理,说好泥墩那边是他们的,这边是我们的,可他们挖着挖着就跑我们这边来了,你说气人不气人!”那边的人说:“你们多占了地方,还说我们不讲理?这湖池又不是你家的,凭什么你们都占?!”两边话语相呛,举家伙又要打。王匡喊:“等等,先别打!我有个好主意能让你们吃饱饭,你们要不同意就再接着打,打成个啥样算啥样,我再也不拉!”两边的人说:“老王,那你就说,只要能吃饱饭,谁为俩凫茈打得头破血流呀!”王匡说:“这凫茈挖不了几天了,就算你多挖两篓,他少挖一筐,又能咋样?谁也熬不过这一冬啊!现在离乡聚屯有官府的不少粮食,咱不如去给他抢了,怎么着也够咱吃一年的!”王凤也帮腔说:“总之是个死,不如造反!”两边的人说:“可抢了粮更得死呀,你以为官府不抓咱?”王匡说:“这个我早想好了。咱抢了粮食就进绿林山去,那里山势险要,能攻能守,就是官军来了咱也不怕!”众人一听进绿林山,一下子都兴奋起来,纷纷说:“对,进绿林山是个好办法,那里面有好多山洞子,能躲能藏,官军进去也找不着咱!”有的说:“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