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帝国时代造反实录>第三十二章 有人抢咱们的地盘!

沉墨如今占据的来州府位于山东东部,但是却又不是最东边府,而是夹在了登州府和青州府之间。

青州府在来州府西边,是山东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府。古代天下分九州,其中就有青州。

可见青州干系之重大。

青州领一州十三县,治所在益都城,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商贸繁华,是山东的腹心之地。

如果说山东是大明北方最重要的粮食基地,那么青州就是山东最重要的产粮区。

所以要想控制整个山东,青州必须先掌握在手中。占据了青州之后,沉墨的实力会极大地增强,无论是人口还是粮草都会得极大的补充。

而登州府则是在来州府东边,也是山东最靠边的一个府,三面临海,周边岛屿众多,大明沿着海岸线建立了许多卫所,是大明在东海的最重要的前哨基地。

登州府治所在蓬来,蓬来沿海而建,是大明到辽东海上距离最近的边境城池。

若是将来攻打满清,以蓬来作为前进基地,将会非常的方便。而且沿途还有诸多岛屿可以作为中转站,因此登州府战略地位非常的重要。

欲称霸北方,必取山东山西。

山东为粮道,山西为商道。

而欲占据山东,则必取青州和登州。

这是沉墨集团所有人的共识。

在沉墨决定了派遣那些前来投奔的士子们去徇县之后,青州府和登州府各县就成了第一批要徇的目标。

青州府一州十三县,登州府则是一州九县,因此沉墨将手下的士子们分成了二十二队,每一组由三名士子组成,一人为首,两人为辅,再派数十名护卫随性保护,让他们带着由傅建道拟写,沉墨盖章的招抚书前去各县招降,并且承诺只要成功招降,就会任命他们为该县的主官。

沉墨给他们亲自送行,并且每人赐酒一觞,这让士子们更加意气风发,满怀信心的离开了来州府,向着自己的目的地而去。

时间关系,以下内容非正式更新内容。看到这里的兄弟们明天刷新再看正式更新内容。

定陶大战之后,山东复辟势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依大势说,这一转折是中国历史的又一个堪为十字路口而可供假想的选择点。若章邯具有一流名将的大局洞察力,认准了楚乱乃天下乱源之根,一鼓作气继续追杀项羽刘邦余部并擒获楚怀王复辟王室,彻底根除楚乱根基,则秦政依然有再度中兴可能。毕竟,胡亥赵高的倒行逆施在最混乱最危急的情势下尚被秦政余脉所清除,若章邯大军能稳住山东战场大局,帝国庙堂在震荡中恢复活力并非没有可能。

然则,秦军大胜项楚军主力后,章邯秉持了古老的“穷寇母追”兵训,放弃了追杀楚军,立即举兵北上对赵作战了。

这一方略,是章邯在平乱大战场最根本的战略失策,其后患之深,不久便被接踵而来的酷烈演化所证实。

然则以实情论之,也有迫不得已的缘由:其一,当时天下烽烟四起,章邯身负平乱重责,急于首先扑灭已经复辟的六国主力军,使天下大体先安定下来;

其二,章邯职任九卿之一的少府,对皇室府库与国家府库的粮草财货存储很知底细,更知四海大乱之时的输送艰辛,若立即追杀残余楚军则必然要深入南楚山川,粮草接济实在无法确保;

其三,其时项梁为名将,而项羽刘邦等尚是无名之辈,击杀项梁后则楚军已不足为虑,是章邯与秦军将领的一致评判;其四,当章邯秦军与项楚军在中原大战时,复辟的赵国势力大涨,号为“河北之军”的赵军已经成为北方最大的动乱力量。

须当留意的是,此时天下兵家对各方军力的评判,依旧是战国之世的传统眼光:除秦之外,赵楚两大国的军力最强,战力最持久。身为老秦军主力大将之一的章邯,亲历灭六国之战,自然有着秦军将士最强烈的直觉,认定楚军赵军是秦军大敌,击溃楚军之后必得立即转战赵军,绝不能使复辟的河北赵军继续扩张。

“击溃楚赵,先解当胸之危,余皆可从容而为也!”

幕府聚将,章邯的这一大局方略人人由衷赞同。将士同心,章邯立即乘着战胜之威开始铺排大军北上事宜。此前,尚未入狱的李斯已经请准了胡亥诏书,授章邯以“总司天下平盗战事”的大权,统辖山东战事。定陶之战时,帝国庙堂格局已经倏忽大变:李斯骤然下狱,冯去疾冯劫骤然自杀,赵高忙于坑害李斯,胡亥忙于昼夜享乐,天下大政处于无人统辖的瘫痪状态。定陶之战后的章邯,面临极大的两难抉择:停止平乱而过问朝局,则山东乱军立即卷土重来,大秦便是灭顶之灾;不问朝局而一心平乱,则李斯无以复出,庙堂无法凝聚国力撑持战场,大秦立即可能自毁。

为解危局,章邯亲率一支精锐马队星夜北上九原,要与王离会商出路。

此时的王离,是九原三十万大军的统帅。

依照秦军法度传统,九原抗胡大军历来直接受命于皇帝,不属任何人统辖。

更有一点,王离乃两世名将之后,又承袭了大父王翦的武成侯爵位,且手握秦军最后一支精锐大军,可谓拥有动则倾覆乾坤的绝大力量。

章邯则除了老将声望、九卿重职与年余平乱的赫赫战绩之外,爵位不如王离高,刑徒军的实力分量更不能与九原大军比肩。

更有一点,章邯素来敬重靠拢李斯,与王翦王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有人抢咱们的地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